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主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1 / 2)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本书下载官网

领主

关于设定的诸多事宜

更新时间2008716 11:34:51字数:190

最近心血来潮,突然想画地图了。

我知道我的手绘很恐怖,但无奈s不怎么会玩,地图的绘制估计会要很长时间,只能让想看地图的读者再等一段时间了。

至于其他相关的设定会整理后陆续放出,当然也包括文字地图,以及一些自己胡乱编造的奇怪物种、民俗风情。

嫌罗嗦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些部分直接阅读主要剧情,不过我想有耐心看我书的应该不会介意我在前面规划出一大堆设定。

反思与探讨

更新时间20081215 12:10:19字数:926

昨夜反复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大修。

反复修改其实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书写到这份上,再继续下去,我也很痛苦。

从05年的学徒开始,码字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老实说我最近很难受,写的很痛苦。

如果,不做点什么改变,或许,这本书会被太监掉。

真的,我一直写的很郁闷,不止是你们看的郁闷,我自己也感觉很失败。

最初的学徒,让我感觉很愉快,尽管当时有点赶,但确实是很高兴的心情在写。

到了罗兰,我立求突破,但无奈文笔实在有限,或许我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以至于罗兰并没有达到我心中所想的境界。非常遗憾的,完结了

到领主,我努力调整心态,尽量不去想的事,仅只是想把遗失的东西找回来。

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种在码字时整个人沉浸在编织故事中的快感,以及博得读者喜欢的满足感。

或许走了极端,或许,偏离了方向,我总觉得自己陷入了思考的死胡同,再没有以前的随意。

学徒整本书其实是在没有大纲下完成的,每日的更新都是现想现码,虽然出现了一些瑕疵和bug,但总体上并无太大的影响,到罗兰时,我依然沿袭了这种习惯,但为了追求文笔的变化,舍弃了一些简单的描写手法,结果不言而喻。虽然文笔是有所进步,但丢失的东西和心情,却难再找回来了。

领主这一本,写到现在差不多也快一年了,反复的修改,反复的出现难以维持下去的状况,我检讨和反思了很多次。

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江郎才尽

不,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不止是思维枯竭的问题,我丧失了写作的乐趣,码字变得让人难受,仅只是为了读者而继续维持实在是痛苦。

作者本身没有从写作中获得任何快乐的话,这本书必然是枯涩而无味的。

夏尔这个角色在三个版本的反复修改中变得面目全非,原本,我不是想把她描写成现在的状况的,怎奈越写越觉得烦躁,角色的本该有亮点也越来模糊,使得很多人都有重很弱啊,很白啊,很xxoo啊的感觉。

原本说好不再修改的,但只能说抱歉了,大修必须进行,不止是已上传的章节,包括已经整理好的大纲也要做调整。

请假一星期吧,望诸位能理解并支持。

大盘点及总结学徒篇

更新时间20081221 19:22:05字数:1997

这一年来,书评区最常见的就是“莫亚怎么会这样”、“罗兰变了”等评论。

其实,变的不是她们,而是时间。

什么,是我心态变了

不、不、不。

我很清楚我对这两个主角的定位,也很清楚自己所描写的关于她们的性格。

我唯一迷惘过的,其实只有夏尔,这本书我倾注了最多的心血,因为我立求改变。

莫亚是敢爱敢恨的典型,她做事果敢,有决断,雷厉风行的性格当然会博取到最多的喜爱。虽然有人一直觉得她太过强势,以至于西斯塔尔沦落为影子一样的存在。我对他心态的描写也不少啊,只可惜莫亚光芒太甚,盖过了所有角色。

其实,这是描写手法上的过失。

“第一次”对我影响至深,第一本小说是构建在幻想中的文字,随着时间的累积,当初青涩而蹩脚的文字终于小有突破,虽然这牺牲了我最喜欢的简约与流畅,但我依然不悔当时的决定。

由于初次尝试,文学功底不够深厚的我选择了间歇性失明,把不太重要的配角以轻描淡写的手法来表现。这种完全为了凸现主角而做的铺垫虽然某些方面加强了读者对主角的感受,但同时也体现出了我描写方面的单一与笨拙。

纵览学徒,能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有几多

除去一个贯穿全文的复仇主题,就连描写得比较多的拉克西斯也未能很好的体现出“配角”的作用。

至学徒中后期,我已经察觉到这个致命伤,无奈时间太紧,加上又要出版的种种因素,让我大修的计划不得不搁置。

在续文还是另辟新书上,我犹豫了很久。

学徒是我的最爱,那个幻想出来的世界我投入了很多,也的到了许多。

终于在一些喜爱罗兰的读者的支持下,第二本书诞生了。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批判的声音多了。

罗兰,这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我想除了我,谁也说不清吧。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

同样的人物和角色,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或许都有属于你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是一个综合了矛盾的角色,在设计之初,我本不想把她写成如今的性格。

但是,我是个没有大纲的作者,所有写作都是在随性的基础上添加的。

随着学徒的故事逐一铺开,随着拉法性格的逐渐成形,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这种最终级大boss如果没有一个足够牵制他的对手,必然会产生失衡。

把莫亚作为对手

不,那样的话,就过与牵强了。

我创造拉法这样一个充满暴怒,怨愤的角色,并不是为了让莫亚来打倒的。

他就像一面镜子,从更深更高的地方折射出了主角身上的黑暗面,也是为了凸现莫亚的与众不同,这样的重要关键更不能沦落为打倒型炮灰。

于是,罗兰的性格有了转变。

从一个忠心耿耿的骑士转变为学徒中足以和莫亚分庭抗礼的重要角色,虽然很多人不喜欢第二部,但不可否认,她在第一部中的表现,当之无愧的值得我如此多篇幅的描写吧。

很多书里的配角为什么会让人产生不亚于主角的喜爱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异于常人的性格,以及为数不多描写才更显出他们的特别啊。

若没有第二部,抛开不成功的一小部分描写,大部分读者对罗兰的影象应该还停留在她坚韧与果敢上。

可是,若没有第二部,若没有那些痛苦的自我反思,这个角色也就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配角而已。

喜欢而已,谈不上爱。

为什么第一部的莫亚会有那么多人念念不忘,因为她有作为主角最重要的特质特别。

一个描写成功的角色,必然要有让影象深刻的地方,若没有特殊之处,那么主角和其他配角,乃至是炮灰型跑龙套又有什么区别。

写到这里,很多人又要说,莫亚在第三部里太失败啦。

失败么

我还是想说,还是功底不够的原因,我还无法把心中所想的第三部莫亚应有的完整展现出来。

一直以来,我的描写方法都不是有很大的悬念,总是一股直线的铺垫与陈诉,以至于当我想用其他方法表现时,我的描写就引起了部分读者的失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