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的对手,又何况是如此对立的江南了。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来越多。

懿安皇后是放弃了,要不绝不会放任不管,而放弃之后的懿安皇后心灰意懒,对这些江南士绅的死活也就根本不放在心上了。

很显然,南北双方和解的主要矛盾不是在皇室,而是在江南士绅的利益上。只要皇室放弃皇权,那对皇室的任何照顾都是小事一桩。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多,对刘宗周这些主战派的压力就越大。终于,一八六四年三月初七,爆发了愤怒的江南士子把阎尔梅生生打死的事件。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对立由文斗开始向武斗的方向转化。

----

金殿之上,气氛阴森而诡谲。

今天,所有人都在。

懿安皇后今天升殿议事,是因为北方发出了明确的威胁:如果再不能进入实质性的谈判,他们将于明年元月十五日封锁外洋,击毁所有进出的船只。

水军大帅、镇海大将军郑芝龙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面对众人的质询,没有丝毫含糊,郑芝龙承认北方完全有这种能力,因为北方的船炮是他们的船炮根本无法比的。

事实胜于雄辩,人人都知道北方是如何攻克辽阳和沈阳的,所以也就可想而知,郑芝龙说的是实话。

在陆地上,火炮再厉害也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但在海洋上,面对威力比自己的大,射程比自己远的火炮,那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弥补的。

没有人说话,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宗周、文震孟等人的身上。

刘宗周本来看上去就很苍老,这一刻,刘宗周又好象是老了二十年。

这些日子,刘宗周身上承受的压力一天比一天更重。

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刘宗周毕生信奉的坚持,但是,陈海平对他的挑战亘古未有。

陈海平给他的挑战不仅仅是力量方面的,更有道德方面的,而后者才是最致命的。

死,刘宗周从来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怎么死,但陈海平现在就已经击败了刘宗周。

仿佛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刘宗周木然地走出班列,跪倒在地,又木然地道:“请皇后允准老臣致仕还乡。”

看着刘宗周,默然半晌,懿安皇后道:“老大人,你错了。”

刘宗周木然地问道:“皇后,不知老臣错在何处”

懿安皇后道:“老大人,和谈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我们斗不过北方,哀家以为绝对是非战之罪。而且,即便和谈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没有玉碎之心,那我们自己还有什么”

懿安皇后这话说完,刘宗周的目光里多了一丝生气,很多人眼里也多了一丝豁然,原来懿安皇后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懿安皇后继续道:“刘大人,哀家之所以愿意和谈,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对手是陈海平。”

包括刘宗周,众人都有些不解。

懿安皇后道:“陈海平要做圣人,所以在谈判上,我们可以足够的强硬,但我们能强硬到何种地步,还需要多多仰赖老大人您这样的人。”

一句话,刘宗周的心由死转生。

看着刘宗周眼里越来越强烈的光彩,懿安皇后蓦地站起身来,走到丹墀边上,停住身躯,炯炯的目光扫视着众人,昂然道:“诸位大人,哀家今天就把话撩这儿,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是和谈的底线,如果北方不答应,那哀家定要死战到底”

这可能吗很多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既兴奋,又忐忑。如果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那还有什么可争的,但要是不成,真要开战,那可怎么办呢

刘宗周忘了刚才说的话,激动地请命道:“皇后,请允准老臣赴北京谈判”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照准。

----

懿安皇后确实厉害

放下大明日报,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原本,这两年的消极态度使得很多江南士绅对懿安皇后非常失望,但仅仅这一表态就一举扭转了形势,使得懿安皇后在江南的威望不减反增,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就是典型的民粹。懿安皇后要是生在后世,那搞选举一定是专家中的专家。

傍晚,陈海平设宴,宴请袁崇焕、布木布泰、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陈启立、祖大寿。

自陈海平和袁崇焕双方合一之后,袁崇焕是军务院第一副总理,布木布泰是政务院副总理,祖大寿是军务院第三副总理,三人都是国事局的成员。

此外,关宁一系的文官武将都得到了远远超过期望的安排。

对这样的安排,陈海平麾下的中低层部属极不满意,但他们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陈海平早先在人事上的安排使得这些人的力量聚集不起来,而且,对关宁一系的安排不仅给了袁崇焕交代,收取了关宁将士的心,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自己嫡系部属的制约。

得益于陈海平在人事上的安排,重用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等明朝重臣,袁崇焕、布木布泰和祖大寿等人虽然加入进来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都已经彻底地融入了这个团体。

其中,尤其是布木布泰,满意的那是没边了。

以前在辽西,布木布泰虽然也是说一不二,但实际上并没有名分,那只是因为她是袁崇焕的夫人。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她不折不扣是堂堂的政务院副总理,握有实际的权力。

天下一统在即,在这样激动人心的大时代,她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外族的年轻女子,竟然在堂堂天朝身居高位,仅在三五人之下,这是何等的荣耀

对自己夫人的安排,说实话,袁崇焕心里是不愿意的,但用不着陈海平说,袁崇焕也明白,布木布泰做这个政务院副总理对整个蒙古的影响将有多大。

再者,袁崇焕是真宠爱布木布泰,对布木布泰的才华也是钦佩之极,所以,当陈海平提出这个建议时,袁崇焕也就顺手推舟,并没有反对。

今晚,既是宴请,也是国事局的全体成员开会。

席间,陈海平道:“江南人做江南人的官儿,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这样一来,就必定会造成各地群起效尤,而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此一来,这会不会造成各地百姓相互疏离,从而埋下国家分裂的隐患”

不管本心如何,实际上,在座的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并不需要再从战争中获得什么,所以对南北和解,从而实现天下统一都是极为赞成的。

众人都看过了懿安皇后的声明,成基命道:“领政大人,天下大势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家大族割据一方的情形绝不会出现。而且,只要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本地的人做本地的官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