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57

分节阅读 2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是年久失修,起不了多大的防护作用了。

如果皇太极拿下归化,并进而威胁山西,那陈海平就必然会退兵。何况,陕西群寇要是也趁势出兵,那即可威胁山西,又可直接策应河南的战场。如此,陈海平必然左支右绌,到时的天下大势必然真正地均衡起来,任何人都很难破坏了。

真是个很美妙的前景,人人都向懿安皇后望去。

沉吟片刻,懿安皇后问道:“对归大人此言,不知众卿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没人说话。

等了一会儿,懿安皇后道:“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好,哀家决定固守江北,寻机待变。”

“皇后,臣有一言。”

出班的是温体仁,懿安皇后点了点头,道:“温大人有话请讲。”

温体仁道:“皇后,天下和解,人心所望,所以我们不能拒绝和谈。”

温体仁说完,归庄也跟着道:“皇后,温大人所言甚是,如果北方真有诚意,那我们也不是不愿意和解的。”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道:“温大人,就由你领衔与北方和谈,如何”

温体仁躬身领命。

事情已经定了,懿安皇后问道:“诸位大人还有没有别的事儿”

懿安皇后话音落下,文震孟走出班列,躬身道:“皇后,此番决战,干系重大,而河南、陕西两道总督身责最重,所以,臣以为洪大人心意不坚,已经不适合再担此重任。”

神色不动,懿安皇后问道:“文大人,那依你看谁可担此重任”

懿安皇后这话一出,一旁的杨嗣昌心里就是一哆嗦,暗骂文震孟这个混蛋多事。这个坑本就是给洪承畴挖的,但现在可好,不仅洪承畴跳出坑去了,弄不好,还得他自己跳进去。

果然,杨嗣昌料事如神,就听文震孟道:“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大人素知兵法,腹有良谋,又久在河南、陕西两地为官,所以,臣以为杨嗣昌杨大人可担此重任。”

“文大人此言甚是,河南、陕西两道总督非杨大人莫属。”

文震孟说完,不少人纷纷出言附和。

沉吟片刻,懿安皇后向杨嗣昌问道:“杨大人,你可愿担此重任”

杨嗣昌心里简直把文震孟的祖宗八代都骂翻了,但这个时候又实在推脱不得,只好走出班列,躬身道:“臣愿为朝廷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懿安皇后道:“那好,传旨,免去洪承畴河南、陕西两道总督以职,由原兵部尚书杨嗣昌接任。”

心头滴血,杨嗣昌跪倒,高声道:“臣杨嗣昌谢主隆恩”

对这个结局,洪承畴是非常满意的,他不仅满意,而且是极为痛快的。洪承畴清楚,杨嗣昌跟他一样,对北方的实力都极为清楚。所以,可想而知,杨嗣昌跳进自己挖的火坑,这会儿该是个什么心情

只是,可惜了那数十万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将士

第三百章 工会

第三百章工会

杨嗣昌成了河南、陕西两道总督。那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自然就得让出来,自然也就要有一个新的兵部尚书。

原本这个兵部尚书,洪承畴自然是最合适的,但既然已被文震孟把大帽子给扣上了,那就断无再出任兵部尚书的可能。

可,不用洪承畴,那又用谁呢

懿安皇后对文震孟确实不错,先是按照文震孟的要求把洪承畴撤职,又把杨嗣昌顶了上去后,然后又问文震孟,道:“文大人,现兵部尚书出现空缺,你看由谁继任合适”

毫没犹豫,文震孟道:“皇后,兵部左侍郎史可法忠勇廉能,臣以为史可法可升任兵部尚书。”

文震孟说完,懿安皇后面向群臣问道:“兵部左侍郎史可法晋升为兵部尚书,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除非傻子,没人看不出来懿安皇后的动向。也是,要是按照陈海平的和解提案。皇权虚位,权力都归内阁掌握,那懿安皇后还混个屁啊

搁谁谁能愿意搁我,我他姥姥的更不愿意,打死都不愿意

实际上,这道理,本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但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一时迷糊,那是被懿安皇后一贯的圣明形象给骗了。

这有点奇怪,但说穿了也不奇怪,因为懿安皇后实在是太圣明了。

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想法,但也有些人感觉非常奇怪,比如温体仁,比如洪承畴,因为要是往深里想,这完全不是懿安皇后的作风。

如果真的不想和解,要誓死抵抗,那以懿安皇后的心胸和手段,是绝不会这么做的,是绝不会把洪承畴撤下来的,懿安皇后会做的是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但现在,懿安皇后完全不是,而是根本不理会想要和解的那些人。

没人反对,懿安皇后拍板,史可法的任命通过。

看到史可法的任命通过,洪承畴心头的疑团就更大了。

史可法曾是他的旧部。跟了他好几年,洪承畴对史可法了解极深,史可法其人的操守那是没得说的,说是圣人也不为过,把这个人安排到一个一板一眼的位置上,那是再合适也没有的了,但这人的脑筋不行,论见识,连普通人都比不上,至于应变之才,那更是提都不要提。

这样一个人,以懿安皇后的眼光,是绝不会看走眼的。实际上,也就是在刘宗周、文震孟这些以操守、立场定能力的人眼里,史可法才是个宝。

史可法是六君子之一左光斗的弟子,完全继承了左光斗的气节操守,而六君子又是刘宗周、文震孟这些东林党人心目中的神主牌,所以尽管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但仍然力推史可法上位。

这件事定了,也就没什么事了,懿安皇后退朝。

----

下殿之后。孙承宗回到家中不久,秦良玉就来府上拜访。孙承宗把秦良玉刚接进来,卢象升紧跟着也来了。

三人在书房落座之后,秦良玉看了卢象升一眼,然后向孙承宗问道:“老大人,今日殿上发生之事,良玉不解,特来向老大人请教。”

“是啊,老大人,象升也和秦大人一样,特来跟您老请教一二。”卢象升也道。

同时具有政治上和军事上两方面的才干,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孙承宗是,而秦良玉和卢象升两人都不是,所以今天金殿上发生的事儿,他们都看了个稀里糊涂。

对秦良玉和卢象升,孙承宗都是钟爱有加,所以也不避讳,就道:“二位大人,你们是赞成和解,还是反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