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关的各项技术都一定会得到飞速的进步。

除了极少数人,没人知道这个黑乎乎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人人都在用惊异的目光看着。

这时,一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中年人快步走到陈海平身前,打了个立正,然后高声道:“报告领政大人,我是司机长张鲁郑,请您点火”

摆了摆手,陈海平严肃地道:“这不该是我的荣耀。”然后对一旁的宋应星道:“宋院长,你看由谁点火合适”

对陈海平这位领政大人,宋应星早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他道:“大人,就由李锐大师和秦启贤大匠他们两人共同点火如何”

李锐是蒸汽机的发明人,蒸汽机车的点子最初就是由秦启贤提出来的。闻言,陈海平点了点头,道:“好,这份荣耀本该属于他们。”

李锐和秦启贤出来,他们两人都激动的脸孔涨红,不能自已。

当一声震耳欲聋的汽笛长鸣,一股巨大的白色烟柱腾空而起,懿安皇后眼睁睁地看着那黑乎乎的大家伙动了,沿着那两条铺在地上的铁棒子向前缓缓移动。

蒸汽机车沿着铁轨从厂房的后门开了出去,然后在大院内绕圈。

“它有什么用”懿安皇后问道,她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皇后,地上铺的叫铁轨,如果我们把铁轨向路一样铺出去,而蒸汽机车的速度提高到跟骑马似的,你想想,它有什么用”陈海平道。

懿安皇后目瞪口呆。

跟时间赛跑,这是懿安皇后以及所有明白这个什么蒸汽机车意义的人都有紧迫感。

与陈海平等人一分开,懿安皇后就把旨意传了下去。第二天,懿安皇后启程,回南京。

一个月后,懿安皇后刚刚回到南京,报告就送来了。

看到报告,懿安皇后再度目瞪口呆。随后就面容扭曲,真是气疯了。原来,江南各地的好工匠,十之都已经举家去了北方。

十天后,黄宗羲把评估结果送来,结论是:如果要想铁路发挥作用,即便现在就开始全力筹建,那至少也得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别说二十年,就是十年,黄瓜菜也都凉了。

这个王八蛋,总在她以为稍微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就再毫不留情地把她打入深渊。

----

一八五七年,七月十一日,消息传到南京,一支由万余人组成的西夷舰队出现在了东方的大洋之上。

据说这是一支联合舰队,是由好几个国家组成的。

果然又让陈海平说中了,听到这个消息,懿安皇后心里很是后悔。当初因为生气,所以就对陈海平共同经营外洋的提议一口回绝。

如果没有那几夜的癫狂,懿安皇后是不会这么做的,但就因为有了,懿安皇后有了一种感觉,感觉到即使她一口回绝,陈海平也绝不会翻脸。

陈海平果然没翻脸,就跟没有这回事似的,该怎么做依旧还是怎么做,答应的事情没有一样反悔,也没有丝毫刁难之处。

虽然郑芝龙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可以把西夷人的联合舰队打败,但这件事太重要了,一旦受挫,那影响就太严重了。

不要说战败,就是惨胜,后果都极其严重,因为还有一个陈海平,陈海平也有一支强大的舰队。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办法,现在只能相信郑芝龙,相信郑芝龙一定会大获全胜。

好在,懿安皇后对陈海平有一种信心,相信陈海平绝不会落井下石,暗中帮助西夷人的舰队。

如果换一个人,那这一刻,即使不和西夷人勾结,也会在他们和西夷人大战之后来趁火打劫的。

但,陈海平不会。

懿安皇后相信陈海平不会,不是因为相信陈海平和解的意愿真诚,为了和解才不会来趁火打劫,懿安皇后相信的就是陈海平这个人。

陈海平虽然会把她整的难受之极,如果他们的舰队损失严重,陈海平的舰队也一定会过来,但陈海平是绝不会做趁火打劫这种事的。

因为有这个信心,所以在艰难等待的日子里,懿安皇后还算好过点。

两个月后,捷报终于传来,西夷人的联合舰队被全歼,无一漏网,俘虏近三千余人。但,美中不足的是,郑芝龙之所以能全歼西夷人的舰队,是因为在关键时刻,陈海平的舰队出现了。

因为陈海平的舰队出现,他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而且,事后,陈海平的舰队随即便折返回师了。

看着报告,懿安皇后也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直到事情都发生了,都结束了,懿安皇后才把事情前前后后的脉络整个想清楚。原来陈海平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她,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陈海平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这件事,陈海平卖了一个天大的人情给南方,等到日后,陈海平把和解方案提出来后,有没有这件事,整个南方的反应绝对是有极大不同的。

可笑,真是可笑

懿安皇后冷笑,她不是在笑别人,而是在笑她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更笑自己怎会如此愚蠢,这么清楚明白的事儿怎么会想不到

就是现在的反应也是不应该的,冷静下来后,懿安皇后终于不得不承认,不论在哪一个方面,在她和陈海平的争斗中,她始终都是一败再败,就没有胜过,一次都没有。

----

就在懿安皇后担惊受怕的时候,北京城里风云再起。

这次的风云起,是因为要组建中华铁路集团。这个简称中铁集团的公司今后将经营铁路,从兴建到营运,一条龙,包到底。

谁都知道这其中蕴藏着多大的利益,以及多大的权势,所以也就可想而知,争夺会有多么激烈。

等到陈海平把条件开出来,人人傻眼,生气,但还是一点辙都没有。

中铁集团,国家占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给高官的股份占百分之七,其余的股份一律采取换股的方式入股。

国家的股份就不说了,给高官的股份是陈海平把以前拿自己的钱补贴高官的方式制度化了,他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

这个机构不是国有的,而是私人的。

凡是二品以及二品以上的大员,比如各省的军政大员的前几名,都可以进入这个机构的名单之内。

一旦入了这个名单,只要能顺利混到退休,也就是说没有混到被撤职被开除的地步,那子子孙孙就可以享用这个福利五代。

实际上,陈海平的这个设计,固然是极大地增加了高官违法乱纪的成本,但也因此而催生了一个影子内阁。

陈海平不知道这个影子内阁将来会不会异化成一个怪胎,但目前,对官僚利益集团的组建却是绝对必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