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轮廓还太笼统,不太清晰,下面我就给诸位详细说说。”

“诸位,毫无疑问,懿安皇后做的很好,非常好。如果易地而处,我绝对做不到像懿安皇后这样,举重若轻,润物无声。但是,懿安皇后的运气不好,因为她的对手是我。”

“很遗憾,在我和懿安皇后这场斗争中,决定最终胜负的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政治的基本面,也就是农村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土地和宗族结构。”

看着众人,陈海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魔鬼的微笑,看得人人心里毛毛的。

“如果再具体点,那就是货币的问题。”

“货币有多重要,人人都知道,但具体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了。这个问题解释起来相当麻烦,但我不必细说,我只要举个例子,我想大家就都会明白的。”

“诸位,这么说吧,通过货币,具体到个人,我可以让你们人人都遭受巨大的损失;具体到国家,我可以让整个南方都陷入生产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缺少货币,货物交换就无法有效完成,而无法交换,货物自然也就无法流通。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大家只要想想就会明白。”

“那怎样才能让你们缺少货币呢更简单,我只要改变龙凤币和银子的兑换率就可以了。”

“银子本来就不够用,每年都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现在我有绝对的能力让银子贬值,那以前需要一两银子买的货物,今后就可能需要一两三分,或者更多的银子才行。所以,我只要让银子贬值一成,你们的银子缺口就会增加一成,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诸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行纸币,但你们的纸币不可能发行成功,所以,我随时都可以用货币对付你们,让你们蒙受巨大的损失。”

在座的人有几个没有万贯家财,现在他们让陈海平给炸的,已经不是心寒了,而是心疼,仿佛真有把刀字在割他们的肉。

“发行纸币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三个。首先一个条件是我们有足够的银两,可以支撑我们把银两和龙凤币混合使用,这样就可以迅速地建立起龙凤币的信誉。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建立了信心,建立了百姓对这个新国家的信心,而这对龙凤币发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就是我们对农村的彻底改变。”

“第一第二两个条件,我想大家很容易理解,不好理解的是第三个条件,下面我就专门来说说这个。”

“大家都知道宝钞发现失败,但为什么失败,我想很多人都深思过这个问题,但却没有一个人真的弄明白过失败的真正原因。”

“宝钞失败的原因当然很多,但起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来告诉大家,宝钞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知道应该发行多少宝钞。这个问题是发行纸币成败与否的关键,纸币要想发行成功,是既不能发多,也不能发少。发行多了,纸币必然要贬值,而一旦贬值,想要再把信用建立起来就千难万难了。发行少了,货币不足,造成的问题就像现在银子不够一样。”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发行多少纸币才是合适的呢这就跟我说的第三个条件有关了。要想得出准确的数字,就要必须知道全国一年产出的准确数字,但你们的朝廷只能管理到县这个层级,所以,你们根本无法知道一年的产出到底是多少。”

众人一听,人人傻眼,他们自然都清楚这其中的猫腻。所谓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当官的没有世袭的,但吏则是世袭的,原因就是因为赋税。

因为朝廷只能管到县这一层级,所以对下面的事儿那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的。

来了个县官,要想保住乌纱帽,每年就必须保证要上缴一定的赋税,但要是弄个新人来干这个,那不仅新人对下面的事儿什么也不清楚,而且当地的地主士绅也会联合起来抵制,所以县官要想干下去,就必须依靠原来的吏。

这样一来,衙门里的这些吏自然就和当地的地主士绅勾结的铁板一块,这种结构如果是单一的,那还有辙,但要是普遍的,那天王老子来了也没辙,除非是像陈海平这样的,先来个彻底砸烂才行。

按道理,赋税多少自然和产出多少挂钩,产出多,要上缴的赋税就多,所以,朝廷想要知道一年产出的真正数字,那是绝无可能的。

“我说你们发行纸币不能成功,除了这个三个条件之外,还有一条对你们更不利,那就是我不会允许你们成功发行纸币。”

陈海平说完,所有人的脸都木行行的,欺负人也不带这么欺负的

第二百九十章 警告

第二百九十章警告

见刘宗周等人没人有说话的意思。于是陈海平转过身来,面对主人席,轻声道:“孔衍植孔先生。”

孔衍植坐在头排靠前的位置,听陈海平叫自己,赶紧站起身来,走到陈海平面前,抱拳躬身道:“领政大人。”

孔衍植比辩经团到京城的日子还早。

那日徐从治来了之后,孔衍植心里就有底了,既然陈海平不在意这些,那他就以旧礼款待刘宗周等人,而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寒了江南士林的心,坏了孔府的名头。

刘宗周等人走了之后,孔衍植开始在孔家进行海选,选那些聪明伶俐的、年纪在七八岁的孩童。

由于徐从治也不知道应该送几个孩子过去,所以孔衍植就自己拿主意,最后一狠心,他选了三个七八岁的男孩,和四个六七岁的女孩。

到了京城之后,孔衍植一扫听,亲家徐从治说的千真万确。包括领政大人的孩子在内,几乎所有高官显宦、名流巨贾的小孩子都在内城的一所书院内学习。

孔衍植送孩子入学,竟然是教政部尚书向彩英亲自陪同,而且到了书院之后,向彩英竟然还把领政大人的孩子和她自己的孩子都叫过来,让他们一定要跟新来的孔家孩子好好玩,不要打架。

孔衍植都晕了。

以前,孔家的地位虽然特殊,但也没有过这样的荣耀啊

不过,有一点,这所书院竟然是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在一起学习。

这有点奇怪,因为其他所有的学校都是男女分校,没听说有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同一个学校的。

照理,孔衍植应该看不惯才对,但是,实际上,孔衍植非但没有看不惯,反而极为欣喜,因为这就意味着一个可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