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儒家文明真是一个怪胎中的怪胎,缺陷似乎数不胜数,而且还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让人无可辩驳。比如,儒家社会的根基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社会,而这种结构的社会的一个极大弊病是对家族以外的人漠不关心。

眼前,众人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那一世,批判儒家文明的声音简直是山呼海啸,有些人对儒家文明的厌恶已经不是极端可以形容的了,他们因为对儒家文明的厌恶以致开始唾弃自己的民族。

陈海平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一世有一位很出名的学者,曾经放下了这样的惊世豪言:“西化与中国制度的区别就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没有和稀泥和调和的余地”。

“只有西化,人性才能充分发挥,所以我很讨厌民族性这个词。”

“中国社会正处在历史的农业文明阶段,必须补课。中国就要被殖民三百年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历史变革。香港一百年殖民变成今天这样,三百年够不够我还有怀疑。但历史不会再给中国人这样的机会了,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要说我叛国,我就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孝子孙,且以此为荣。”

“中国人压根儿就不会说真话。”

每每看到这样的话这样的人,陈海平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感觉。

但是,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文明又总是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类似像徐光启这样的耗尽毕生心血,以造福苍生为己任的杰出人物。

这样的人物,不论哪个文明都会孕育出来,但像中华文明孕育这么多的,则绝无仅有,绝对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儒家文明才成为了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而且这个古老文明不管曾经多么沉沦,也不管有多少不足,却总是能发出新枝,一次又一次从沉沦的深渊中跃起,重新攀上人类文明的顶峰。

尽管付出的代价无比沉重而惨痛,但比起那些彻底消失的文明和民族,显然,在这场残酷的文明淘汰赛里,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优势自不待言。

一瞬间,陈海平的思绪穿越了时空,而下一个瞬间,陈海平又在慷慨陈词:“现在我再来说说水稻,大家都知道漕粮每年都要南北转运,损失极其巨大,耗费惊人,是国家沉重的负担。徐老大人为此,十几年前在天津开始引种水稻。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北方稻米能够自给自足,那这又是多大的功德”

人们都静静地听着。

“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功德,但实际上,徐老大人最大的功德还不在这些,而是徐老大人的著述。农政全书就不说了,它的影响大家都清楚,我想大家不清楚是徐老大人译著的几何原本。”

“我们传统的学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泛道德化,而道德这种东西实际上见仁见智,不论是谁想要说出一套道理来,都很容易。受此影响,我们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大多都是见仁见智、模棱两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种习惯,在研究圣人的微言大义时还没什么,但在做具体的事情时,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知道这其中的危害。”

“在我看来,几何原本这本书比任何圣人文章都更重要千百倍,而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会教给我们一种态度,一种做任何事都一丝不苟、条理分明的态度。大家想一想,做一件事,这种态度是多么重要。”

“我们的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能够兼收并蓄,吐故纳新,而这本徐老大人倾尽无数心血翻译过来的几何原本,我可以断言,对我们子孙万代的意义必将空前绝后”

下面的人几乎人人都露出了震惊之色,因为陈海平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了他们完全不可想象的境地。

“诸位,我之所以把徐老大人的像立在这儿,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有形的莫大功德,我立徐老大人的像,更是因为他老人家的那颗心。”

“诸位,造福苍生,这是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相信很多人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说这句话的时候,你们心里真的纯粹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吗”

顿了顿,陈海平继续道:“至少我不是,反躬自省,我做的这些事儿有一部分绝对是为了造福苍生,但也绝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我自己的雄心,建功立业的雄心。”

“所以,面对徐老大人,我常常觉得惭愧,因为徐老大人的那颗心才完全是为了天下的苍生百姓,而绝不是像我这样参杂着自己的野心和。如果大家有谁不服气,那只要看看徐老大人这一辈子都做了什么,我想只要不是昧了良心,就都会有一个公正的答案。”

“我不当皇帝,也不会让我的儿孙做皇帝。只要今后没有人复辟成功,那我必定会被描述成圣人中的圣人,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我告诉大家,实际的情况是我比朱洪武聪明一点,仅此而已。”

“为什么我要说自己比朱元璋聪明呢因为对我来说,做皇帝不是给儿孙积福,反而是造孽,而且是造天大的孽。看看朱元璋的这些子孙,他们过的什么样的日子他们被万民血汗供养着,但他们过的真的好吗”

“就看看光宗朱常洛吧,身为太子,母亲被活活饿死,七个儿子竟然死了五个这是个什么样的皇家我觉得这就是天的报应,朱家被万民血汗供养,却不思感恩,反而肆意凌虐压榨用血汗供养他们的百姓”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是亡国了,一个天潢贵胄,缸里有米,灶下有柴,井里有水,但最后却被活活饿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知道缸里的那是米,至于做饭,那就更不会了。”

“诸位,这个故事我虽是道听途说,但大家只要想一想,就会知道其中的意涵。其实,这大同小异,富贵人家和皇家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在这里,我想再一次对大家说一句废话,传子孙万贯家财,不如让他们明白事理。”

陈海平说完,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轻轻吁了一口气,这种道理真是闻所未闻,但仔细一想,却还这是这么个理儿。

人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第二百七十九章 英灵

第二百七十九章英灵

陈海平也沉默下来。又过了一会儿,陈海平继续高声道:“这是题外话,我们言归正传,还是说心。徐老大人的心是第一流的,我的心是第二流的,这第三流的就是像刘宗周、文震孟那样的士大夫,那他们的心又是什么样的呢”

“诸位,在我看来,像刘宗周、文震孟这些士大夫,他们有学问、有气节、有操守,也肯为百姓做事,但是,对这些人而言,造福苍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发扬他们所谓的道统,为此可以不惜一切。”

“这个道统说穿了,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女子三从四德的那一套屁话,是刘宗周、文震孟那些人心里真正的神主牌。”

“我这么说,将来刘大人和文大人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不服气。好。要是刘大人和文大人不服气,那么请听我接下来说的是否还有点道理。”

“陕西年年遭灾,朝廷不仅赈济不利,当地官绅依旧盘剥无度,以致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对这些不反抗就得饿死的百姓,刘大人和文大人他们是怎么看的呢我想,对刘大人、文大人他们而言,不管什么原因,造反就是不对,就是大逆不道,就是罪该万死。”

笑了笑,陈海平继续道:“让我想想,刘大人和文大人听到我的话后会是个什么反应对了,我想刘大人、文大人会同意我后面说的,造反就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但是不会同意前面的话,他们依然会认为自己是在造福苍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