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懿安皇后谦道:“大帅过誉了。”顿了顿,又道:“大帅,皇太极答应之后,哀家也答应皇太极,今后哀家跟他们的合作将会是公平交易,百无禁忌。”

袁崇焕知道这八个字的份量,尤其是后面的那四个字“百无禁忌”。今后,为了对抗陈海平,懿安皇后必将提供给皇太极所需的一切,尤其是火器,各种精良的火器。

见袁崇焕沉默不语,懿安皇后道:“今后大帅将拥有辽西之地,百姓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袁崇焕默然,以目前而言,宁远和锦州的人口都加在一起最多也不过四十万,辽西之地自然富富有余,但问题上,这能维持多久呢世事难料,谁能说的清以后的形势会如何发展如果一旦兵锋再起,那在懿安皇后的帮助下,他们面对皇太极将再无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自己要阻止,现在还是能阻止的了的,只要他跟陈海平站在一起就行,所以懿安皇后才会来跟他说这件事。

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把女真人彻底同化无疑是最重要的,否则将来就是把大金灭了,也还是个隐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开,所以同化才是一劳永逸的。而且,在将来注定要上演这场争霸天下的大战中,他的戏份不多,他唯一要维护的就是辽西军民的利益。

思索片刻,袁崇焕道:“皇后,我还要和将士们商量一下。”

“应该的。”懿安皇后点了点头,随后又道:“大帅,关于当初签订的那份协议,尤其是南北通商的这一块,哀家想趁着我们都在,是不是再重新确定一下,把一些细节都明确了”

这个没说的,由于当初的那个协议内容很模糊,使得不论是懿安皇后,还是陈海平,这两家都有合理的空间,但唯独他们不行,因为他们本身既没有这方面的筹码,又极度仰赖南北通商,所以两家的结果就他们最吃亏。

虽然陈海平现在对他们可说是仁至义尽,但那只是现在,谁知道今后会如何。而这样一来,又等于是给陈海平紧了紧龙套,懿安皇后这真是一环套着一环,当真厉害。

虽然有点对不起陈海平,但袁崇焕还是点头道:“皇后,这个可以。”

第二百四十七章 担忧

第二百四十七章担忧

袁崇焕答应,这是预料中事,但真听袁崇焕答应,懿安皇后心下却不由得又是黯然,她又不由自主想到了陈海平。

非常奇怪,陈海平这个人真是奇怪到不可思议,能做出这些事的人必然会有极为冷血无情的一面,但她在陈海平身上却偏偏没有发觉这些。

研究陈海平其人是必然要做,也不得不做的头等大事之一,而且因为这个人太奇怪,种种作为让她百思不解,所以只要脑袋稍微空闲下来,陈海平这个人就会冒出来。

陈海平是好人,是好男人,是个温柔的好男人。这既是最直观的感觉,也是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得出的结论。

这样的结论太奇怪,也太不可思议,所以尽管是最直观的感觉,尽管是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得出的结论,但也根本没想到要利用这个做什么。

见到孙茜,尤其是和孙茜熟识之后,懿安皇后对自己的判断再无怀疑,所以才有了随后的邀请,她要利用一下陈海平是好男人这一点。

本来,这个计划即便不成功,对自己也没有丝毫坏处,但万没想到,她自己的心境竟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压下心头浓烈的惆怅之情,懿安皇后道:“大帅您一定清楚,现在的局势极为微妙,各方相互掣肘,以致谁都不敢轻起战端,但不论局势如何微妙,只要天下未能归于一统,就总有打破的那一天。”

袁崇焕苦笑,当前的局势真是亘古未有,皇太极、他、陈海平和懿安皇后,由北而南,他们处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彼此掣肘,以致谁都动弹不得。

四方之中,他的力量最弱,但却最为关键,如果他靠向了陈海平,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陈海平可以首先把皇太极灭了,统一整个辽东,然后挥师南向,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对天下万民,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他能这么做吗,又愿意这么做吗答案很清楚,他不能这么做,更不愿这么做。

四方之中,他的位置最为关键,但形势却是最为不利的,因为他没有发展的空间。或许,将来迫于形势,他还是不得不投靠陈海平,但那是将来,至少现在他不想。

只是,懿安皇后现在提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对懿安皇后,袁崇焕也和其他人一样,好像一下子就变笨了。

“皇后您的意思是”袁崇焕试着问道。

“我们怎么打,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哀家不想我们斗的时候,篱笆外趴着一只狼,而且还是一只原本受伤很重的狼。”懿安皇后道。

这是什么意思谁是狼这应该不是指皇太极,因为皇太极即便是狼,但也不是一只受伤的狼。忽然,袁崇焕明白了,他问道:“皇后,您指的是蒙古人”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道:“蒙古人虽然没落了,但实际上,他们的实力仍在,他们没落的唯一原因就是分裂,而且彼此视如寇仇。”

袁崇焕默然,有时候真不能不相信运气这东西,这些年,女真人的运气简直好到了不可思议。如果林丹汗不改宗红教,造成内部分裂,又或者即便改宗,林丹汗能稍微有些政治头脑,不那么霸道,弄得人人都视其为寇仇,女真人都是不大可能有机会的。

懿安皇后说的对,蒙古人虽然没落了,但实力仍在,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蒙古人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可一旦他们打起来,那情势可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就是蒙古出现新的强者,就是重新出现成吉思汗那样的绝世枭雄,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制约,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就是大势。

可如果他们打的太过激烈,以致谁都顾不上蒙古,那就不同了。到时候,非但顾不上蒙古,反而还可能倚重蒙古。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是蒙古没有出现多么了不起的豪杰,但所谓利字当头,蒙古人自然就会有劲往一处使。在更大更诱人的利益驱使下,以前的那些利益纷争自然就容易化解了。

理是这个理,但懿安皇后的这一计也真是够毒的。

除了懿安皇后够不着,对他们另外三家,蒙古都是块大肥肉,但这块肉肥则肥矣,想要吃到嘴里却不那么容易,原因没别的,还是因为他们彼此顾忌。

三方之中,他没有主动吃肉的能力,而皇太极和陈海平都各自经营多年,但他们吃肉也都还只能小口小口地吃。

现在林丹汗就是只兔子,皇太极逼的紧了,林丹汗就可能跑进陈海平的院子里;同样,陈海平要是逼的紧了,林丹汗也可能会跑进皇太极的院子里。

林丹汗不傻,一定知道如何利用现在的形势。

按懿安皇后的意思,是要他们把这块肥肉分了,这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怎么分

此事之难不在他,也不在皇太极,而在陈海平身上。陈海平是绝对不希望看到皇太极的势力膨胀的,这是很清楚的底线,所以懿安皇后这一计虽毒,却很难施行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