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这个人,而那话她也根本就没有说过。

“皇后,臣已查实,传闻无误。”

心底那根已经被拨动过的琴弦再次被拨动,懿安皇后终于把目光从摇曳的树枝上移开,她转过身来,看着跪伏于地的朱勋有,轻声问道:“还有什么是哀家该知道的”

“皇后,臣听说女真国主皇太极明日也要到宁远,而且臣还听说皇太极带来的贺礼是整个辽西之地。”头依旧不敢抬起分毫,朱勋有额头贴着地面,低声回禀。

懿安皇后转回身,走到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沉思不语。半晌,懿安皇后抬头向朱勋有看去,问道:“有林丹汗的消息吗”

这时,朱勋有已经调整了自己的身体,他依旧面对着懿安皇后跪伏于地。听到懿安皇后突然问起了林丹汗,他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就道:“皇后,目前没有听说林丹汗要来的消息,但林丹汗的使者已经到了宁远。”

懿安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紧跟着又突兀地问道:“事情还顺利吗”

“托皇后的鸿福,事情还算顺利,臣已经发展了一些人”见懿安皇后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朱勋有就开始详细地说了起来。

懿安皇后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待朱勋有说完,懿安皇后道:“事情做的不错,你下去吧。”

又磕了三个头,朱勋有跪爬后退三步,然后起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朱勋有走了,屋子里又剩下了懿安皇后一个人。灯光似乎更暗了,气氛也愈发地显得阴森。懿安皇后坐在椅子上,双目微合,一动不动,就似一座会喘气的又美丽之极的木雕。

决定北来,这无疑是正确的,仅仅在船上和袁崇焕的这一席晤谈,懿安皇后就确定了这一点。

袁崇焕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在争霸天下的这个层面,袁崇焕几乎就是被推着走的,到现在仍是如此。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袁崇焕似乎变化不大,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辽东本就没有多大的机会,又因为袁崇焕没有强烈的进取心,所以将来,辽东更不可能有多大的作为,但另一方面,辽东和袁崇焕对江南却又是重要之极。

袁崇焕念旧,袁崇焕现在不仅不记恨朝廷,而且心里似乎还有很重的怀念之情。虽然在谈话时根本就没有谈及那位领政大人,但也感觉的出来,袁崇焕对陈海平的好感是远远比不上对她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袁崇焕对北京那个新政权的好感是远远比不上对朝廷的。

这无疑很重要,她此番北来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加深了袁崇焕对她和对朝廷的感情,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个传闻被确实了。

那个叫什么布木布泰的蒙古公主竟然与陈海平有那么深的瓜葛,袁崇焕没儿子,如果这个蒙古公主要是能够为袁崇焕生个儿子,那情势就截然不同了。

袁崇焕有没有儿子,不管对袁崇焕本人有没有影响,但对辽东大军和百姓而言,那影响必定是极大的,而袁崇焕既然是被推着走的性子,那将来辽东的形势必然会有极大可能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太重要了

现在要让袁崇焕和辽东跟陈海平兵戎相见,那不太可能,袁崇焕和辽东现在对江南最大的作用是牵制住陈海平,不让陈海平直接动用军队,破坏她的布局。

这个牵制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袁崇焕和辽东本身对陈海平的牵制作用,另一个就是因为有袁崇焕和辽东在,陈海平无法全力对女真人用兵,而女真人只要存在一天,那陈海平也就无法对江南大规模用兵。

时间,现在她最需要的是时间,而现在,也只有袁崇焕和皇太极才能为她赢得所需要的时间。只是,太可惜了,这次盛会缺了一个人,缺了蒙古大汗林丹。林丹汗此次不来宁远,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彻底的无足轻重了。而蒙古人,原本是可以成为陈海平最大的威胁的。看来曾经称雄天下的大元帝国,注定是要消亡了。

这是最不好的消息,但不好的消息还不止这个,还有,那就是在朱勋有之前,听余大成说起的龙凤币。

实际上,余大成的担心并不是懿安皇后所担心的,或者说不是她最担心的,她最担心的是龙凤币对女真人的影响。

陈海平这一手真是太厉害了,除了粮食和军需品,他不仅放任关内关外的贸易,而且还必定大加促进。这样一来对女真人而言,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即使皇太极深知其中的严重性,恐怕也是欲罢不能。

陈海平最厉害,也是最可怕的就是造势,让明知如此,却无可奈何。

怎么才能帮到女真人呢形势真是太复杂了,懿安皇后想的脑仁疼,她习惯地抬起右手,轻轻地揉搓着右边的太阳穴。

――――――锦州,城西北,有一处宅院内外都戒备森严,人人脸上都难掩紧张的神色。

今夜,这里是皇太极的住所。

皇太极是今天下午到的锦州。

现在今非昔比,皇太极和袁崇焕是亲戚了,要是真论起来,袁崇焕还得管皇太极叫一声姑父。当然,在这个层面上的人,这种关系一点都不重要,但要是双方的关系好了,那这种关系还是有一定用处的,至少辽东的官员军将不敢对皇太极太过失礼。

皇太极只带了八百铁卫,而且到了锦州,他让八百铁卫驻扎在城外,自己却进城来住。

虽然人人都清楚,皇太极跟着八百铁卫住在城外,还是独自进城,在安全上没什么区别,但护卫的人都还是极为紧张。

夜深了,皇太极睡不着,他一个人在庭院里漫步。

历朝历代,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改革之剧之烈之成功,从未有如今日之大金者。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设置了相当于明朝内阁的内三院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监察院,彻底地以完善的行政体系取代了旗主贝勒的权力。

条件不同,事情的困难程度也跟着不同,大金就是这样。原本根本实行不下去的,现在却是最简单的;原本是最简单的,现在却是最困难的。像易服色,把女真人都变成汉人,而这也就意味着剥夺了女真人所有的特权等等举措,在巨大的压力下,反而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像选拔人才,完善行政体系这等在以前是相对容易的事情,现在反而变成最困难的事了。

改革的成效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现在大金的局势空前稳定和强大。但可惜的是,大金的命运并不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的再好也还是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来锦州的路上,看到大地里到处都是繁盛的景象,皇太极每每深深为之叹息。以今日之势,不论关内汉人如何争雄,他们都是没有机会的。而一旦关内大局底定,他们的生死关头也就到了。

窗下,大福晋哲哲满眼忧虑地望着夜色里来回走动的丈夫。

-----

难为知己难为敌

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午时,离城三里,袁崇焕和皇太极这两个原本的生死大敌终于见面了。

真正惺惺相惜的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但这样的敌人很少,而袁崇焕和皇太极这两人就是。以前,他们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但现在事过境迁,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袁崇焕向以边事为生平之任,他深知皇太极改服色对大汉的深远意义。皇太极此举,使得过往的仇恨变得毫无意义。何况,强凌弱自古皆然,李成梁主政辽东之时,对女真人的残害未见得就比女真人后来残害汉人轻多少。

相较于袁崇焕,皇太极的心情就要沉重的多,袁崇焕今后将可能是他最直接的敌人,但对这个敌人,他现在却要千方百计使之安于辽西之地,因为这才是大金的最大利益之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