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目前来说,杨鹤干的还不错,招抚了不少人,局势大体还算平静。而且,招抚合于王道,崇祯喜欢,很多大臣也喜欢,所以招抚是主流。

不论主剿,还是主抚,大家都一致同意,暴之起在于饥荒之极,民不聊生。主剿的一派认为,饥民达千万之众,国家根本无力负担,所以唯有以杀止乱。但主抚的一方认为,主剿一来是杀戮过重,二来是一味主剿,激起的反抗也必然随之愈发激烈,那样一来,兵祸连年,粮饷耗费巨大,后果堪虞。

双方都有道理,所以就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在总的势头上,和以前一样,主抚的一方依然占据了上风。

争论越来越激烈,但不管多激烈,始终都没有上升到吵架的高度,因为懿安皇后虽然静静地坐在那儿,但任何人都无法真正把她忘了。

懿安皇后不是崇祯皇帝,这已经深入人心。

因为上升不到吵架的高度,所以争论的再激烈都有个尽头,很快,在过了争论最激烈的瞬间之后,大殿上就慢慢静了下来,人们都目光投向了懿安皇后。

大殿上静了下来,懿安皇后抬起头,向杨鹤看去,问道:“杨大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争论是旁人争的激烈,杨鹤和洪承畴这两个主角反而在一旁默不作声,他们一直在跟懿安皇后学,当个看客。

听懿安皇后点到了自己,杨鹤走出班列,躬身道:“皇后,臣还是主张以招抚为主。”

轻轻点了点头,见杨鹤再没有什么要说的,懿安皇后又向延绥巡抚洪承畴看去,道:“洪大人呢”

自从上殿以来,洪承畴一直都很紧张,直至懿安皇后问过杨鹤之后,他才轻松下来。现在听懿安皇后垂询,洪承畴浑身轻快,走出班列躬身道:“皇后,臣也主张以招抚为主。”

这一下,大殿上的人都向洪承畴看去,因为这位洪巡抚看着虽然面善的很,却一向不仅主剿,而且杀降。洪承畴是崇祯三年六月才升任的延绥巡抚,但仅仅两个月,他就杀掉投降的贼军两万余人,震动朝野。

现在这是怎么了

自从争论开始,懿安皇后越听越失望,这一刻心中大动,但依旧不动声色,问道:“哀家知道洪大人一向主剿,现在怎么变了”

洪承畴道:“皇后,臣变,是因为陕西之乱已不在流民。”

沉吟片刻,懿安皇后道:“洪大人,你详细说说。”

“是,皇后。”洪承畴躬身应道,随后直起身来,慨然道:“北方逆贼所图者大,所谋者远,但亦有视我大明无人之心,是故才有纵放太子和朝臣南归之举。然,天幸我朝有皇后振衰起弊,重亮天宇,而北贼则必然心生戒惧,再也不敢小视我大明。”

懿安皇后的神态依旧,但心却重有千钧,洪承畴说中了她心头最为忧虑的事情。陈海平当日签订那份北京协议,根子就在于认为大明朝就是在等死而已。如果陈海平要是能够预料到今天的局面,那懿安皇后相信,是绝对不会有这份北京协议的。

现在看来,陈海平撕毁北京协议,悍然出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陈海平的力量虽然强大,但要统一天下还远远不够。如果陈海平出兵,横扫大江南北都是有可能的,但要稳定局势那则是妄想,何况陈海平身后还有袁崇焕,还有皇太极,还有蒙古人。

在目前的局势下,警觉之后,陈海平可能出击的方向唯一的就是陕西,借助陕西的流民暴拖住她。

该怎么办或者说该如何取舍对这个问题,孙承宗都没有答案。孙承宗曾要求督师三边,但被她拒绝了,既定的步骤不能乱。

这个洪承畴会不会有什么办法

懿安皇后虽然还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地,但在没有表明态度之前,外人也不容易看出她内心的想法。现在,竟然在懿安皇后眼中看到了欣赏鼓励之色,洪承畴精神大振,他继续道:“臣以为,逆贼心生戒惧之后,必然就要有所动作,但由于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逆贼撕毁协议,出兵犯我疆土,近期的可能性不大。”

这时,懿安皇后问道:“洪大人的意思是他们会介入朝廷陕西剿匪”

洪承畴沉声道:“皇后,这是必然的,逆贼定然不会容我们剿灭贼匪。”

怎么应对这个局面,懿安皇后不知想过了多少遍,现在看来洪承畴似乎和她想到一块去了。这件事儿太过重大,朝堂上人多嘴杂,沉吟了一下,懿安皇后道:“此事关乎国运,诸位大人回去都好好想想,此事改日再议。”

懿安皇后突然叫停,洪承畴心头狂喜,但杨鹤的脸色就不怎么好了。

“皇后,臣有本奏。”这时,温体仁出班,躬身奏道。

“何事,温大人”看着温体仁,懿安皇后平静地问道。

温体仁道:“皇后,臣以为朝廷当为前辽东督师袁崇焕昭雪冤狱。”

这老家伙是不是疯了当初给袁崇焕定罪,温体仁是蹦达的最欢的人之一,今天这是怎么了很多人都惊异地看着温体仁。

“袁崇焕死有余辜,何来冤狱之说”没等懿安皇后说话,文震孟第一个跳了出来,指着温体仁的鼻子质问道。

辩驳这个问题毫无意义,温体仁默然不语。

温体仁不说话,懿安皇后也不说话,她清楚文震孟等人的立场。文震孟认为,仅擅杀毛文龙一事,袁崇焕欺君罔上,就罪在不赦,至于其他的,都是小事,不足挂齿。

文震孟这些人虽然迂腐,但站在皇家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文震孟这样迂腐的人越多越好,要不是情势太过危及,懿安皇后定会对文震孟大力嘉奖。

见温体仁不说话,文震孟愈发地愤怒,他嘲讽地又质问道:“当日给袁崇焕定罪,不是温大人一力主张的吗”

不能不说话了,温体仁不温不火地道:“当日给袁崇焕定罪没错,今日给袁崇焕平反冤狱同样也没错。”

文震孟当然明白温体仁这话的意思,但越是明白,就越是咽不下这口气,他对温体仁怒目而视。

不再理会文震孟,温体仁又转身对懿安皇后躬身道:“皇后,臣闻袁崇焕五月份要娶一位蒙古公主,不知是不是确有其事”

沉默半晌,懿安皇后向文震孟看去,淡淡地道:“哀家知道文大人的心情,但要是不想再有这种事发生,那文大人就要把份内的事情做好。”

懿安皇后的语声越是平淡,就越是能让人感到其中蕴藏的愤怒,文震孟也感觉到了,他咬着牙道:“皇后放心,臣不会让朝廷少收一粒米。”

文震孟和温体仁退回班列后,懿安皇后向钱龙锡看去,道:“钱大人。”

钱龙锡出班,躬身道:“臣在。”

懿安皇后道:“钱大人,你和内阁商量一下,为袁崇焕昭雪冤狱,并派出贺婚使代哀家赴辽东致贺。”

“臣遵旨。”钱龙锡躬身应道。

―――――――下午,申时,懿安皇后在武英殿再度召见杨鹤和洪承畴。这一次,在场的官员少了很多,只有钱龙锡等六位阁臣、兵部尚书侯恂以及参议司的人。

参议司的人现在不是九位了,前几天,张采和陈贞慧随秦良玉入川了。

一上来,懿安皇后就直截了当地问道:“洪大人对陕西有什么想法可畅所欲言,哀家洗耳恭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