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189

分节阅读 1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也还有土性,让姓张的长点记性没什么不好。而且,要让别人尊敬我们江家,该软的时候软,该反击的时候也要反击,这件事你做的没错。”

话虽如此,但事情怎么办苦笑一下,海道:“但这个烫手山芋该怎么离手呢”

海在乎的自然不是张万林,他在乎的是王元程,是王佑礼。王元程还好说,关键是王佑礼,王佑礼现在可是军方位在三甲的人物。

商人最怕的就是军人,现在看似平静,一旦战乱来了,那谁知道会出什么事而且,即便不提这个,和王家的关系对江家的重要性也绝不是区区十几万两银子可以衡量的。

虽然这件事他海占了所有的理,但恩怨这种事又岂是一个“理”字可以说得清的而这件事最让他心中不安的,就是不知道王家父子的反应到底如何。

银子是必须要从张万林那里拿过来的,如果不要,那张万林倒是高兴了,可这就等于打了王家的脸。

现在的问题是银子拿过来之后该怎么处理

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和王家有关,实际上,方方面面都在看着呢,所以这笔银子尽管对江家也是巨款,但留是绝对不能留下的。

“爷爷、三叔,我有个主意,不知合不合适”这时,一旁的江立仁道。

对于没有留下来参加晚会,江立仁丝毫都不觉得遗憾,他明白,三叔是不是真心对他,关键就在这些事上。

现在他坐在这儿,并不是要他出什么力,而是为了让他从长辈处理事情的方式中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江德奉道:“立仁,说说看。”

江立仁道:“戴夫人不是要成立个女人会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银子捐给她们”

江德奉眼前一亮,他向海看去。海点了点头,道:“立仁说的可以考虑。”

闭上眼睛,沉思片刻,江德奉睁开眼睛,吩咐道:“立仁,备车。”

―――――听到江德奉来访,王元程轻轻叹了口气,这些个大家族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唯有这个不争气的女婿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王元程亲自接到了大门外。

落座,上茶,王元程道:“老东家,实在是不好意思,我那个女婿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轻轻摆了摆手,江德奉道:“老东家,说实在的,张东家不好,犬子也有不对的地方。”

轻轻叹了口气,王元程道:“老东家,你我都这般年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万林不长进,青海给他个教训是对他好。”

江德奉道:“老东家,话是这么说,但这笔银子可怎么处理是好”

王元程自然明白其中的关节,江德奉既然登门来了,那就说明江家人看的够远,不为眼前的小利所惑,所以江家是绝不会把银子留下的。

王元程道:“老东家不论怎么处理这笔银子,我都不会有意见的。”

沉吟了一下,江德奉道:“我听说戴夫人要成立个女人会,老东家,是不是把这笔银子捐给她们”

戴小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王元程自然知道,而且他跟陈海平接触的最久,清楚戴小蓉尽管有些胡闹,但实际上这也是在贯彻陈海平的主张,所以陈海平才会默认戴小蓉胡闹,没有加以阻止。

江德奉这一手真可谓里面三光,既暗合了陈海平的经国大计,又讨好了戴小蓉,而江德奉既然今晚登门,自然会让戴小蓉知晓,捐银子也是他的意思。

江家决不可小觑,沉思片刻,王元程道:“老东家,十万两银子不是小事儿,之前是不是和领政大人知会一声”

心头一震,这个江德奉还真没想到,衷心谢道:“老东家提点的是。”

笑了笑,王元程道:“老东家真有福气啊,俞佳姑娘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本事,真了不起”

心头一动,江德奉摇头叹道:“丫头这么野,将来不知嫁不嫁得出去”

哈哈一笑,王元程道:“如此佳妇,不知哪家儿郎这么有福气”

从王家出来,坐在车里,江德奉嘴角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自打三子带孙女入宫,这件事一波三折,而每一处转折最后的结果却都出人意料,竟是想象不到的好。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能力所能解释的,这是运数,江家的运数。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臣服

第二百二十八章臣服

周皇后的元宵灯节是在紫禁城里的坤宁宫过的。

正月十三,赶在元宵灯节之前,坤宁宫和慈宁宫大致修缮完毕,总算可以住人了。

如果要是让照周皇后定,那慈宁宫是不会和坤宁宫一起开始修缮的,但决定这事的不是她,而是南京的留守太监翁德云。

作为陪都,南京有相对齐全的衙门,但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是北京派到南京的留守太监。

一知道北京协议的内容,翁德云就开始着手布置,修缮慈宁宫和坤宁宫。周皇后抵达南京后,只高兴了不长时间,所以也就没顾上这事儿。

进了紫禁城,住在了坤宁宫,周皇后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反而愈发的恶劣。

皇宫这种地方不同于别处,对没有权力的人而言感觉是极为阴森的,所以周皇后住在紫园时还好点,感觉还不怎么强烈,可一住进了坤宁宫,对自己的处境就愈发地敏感起来。

天大地大没有吵架大,这是大明朝近百年来的传统,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立刻处理,可这些天,朝野上下还是吵,只为了一件事吵,而且看这架势,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吵下一件事。

复社挑起争端,想要削减宗室待遇,但被温体仁插手之后,就成了两难之局,一时骑虎难下。后来在东林党人的压制下,复社打算偃旗息鼓,暂时把这事儿放放,但没曾想,宗室却不依不饶起来。

宗室虽然没什么力量了,但闲人多,这些闲人整天到处乱窜,四处鼓噪,逮谁跟谁唠,说江南这些大地主大商人一方面收取高额地租,一方面却偷逃国家赋税,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负担要江南的普通百姓来承担。

道理很简单,而且南京城的百姓别的不知道,地租多少那还是知道的。这些年来,粮食没见多收,但地租却没停了长。现在,收五成租子的那就是大善人了,因为有的租子高大八成,甚至是九成的都有。

这是常识,不是读书人著书立说、口沫横飞就能改变的。舆论在渐渐转向,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不少复社中人。而且,宗室在朝堂上公然宣称,为了共赴国难,他们愿意消减自己的待遇,但也要这些总是以道德自许的江南士大夫和读书人遵守国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