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诗中的后人是谁那还有什么说的,自然就是陈海平了。

认识到这一层的人都纷纷点头,尤其是看到李凤玉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神态举止竟然如此刚烈,众人在惊叹的同时,也都深怀戒惧,决心回家一定要好好管束家人。

见识过今晚的这一幕又一幕,谁都明白,要是犯事,天王老子是也保不住的。即使暂时保住了,而一旦让报纸给登出来,那还是个死,所以要是不想死,那今后就都老实点。

目光森森,陈海平盯着李凤玉的眼睛,道:“凤玉,你要记住今天你说的话。”

“少爷,凤玉死也不会给您脸上抹黑的。”李凤玉的眼眸开始燃烧,跳跃着丝丝烈焰。

“好”陈海平点了点头,然后道:“好了,沉重的事儿说完了,现在大家伙就开心地玩吧。”

说着,陈海平走下丹墀,向着殿外走去,众人随后都跟了出来。

广场的中央搭有一个长方形的台子,三丈长、两丈宽、五尺多高,四周红灯高挑。

这完全是自由的才艺表演,凡是从训练营出来的对此自然习以为常,都踊跃参加。渐渐地,那些不是从训练营出来的,也有人开始上台表演。

气氛越来越热烈。

陈海平陪着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等人,坐在最前排,欣赏着台上的表演。随着气氛越来越热烈,这些老人都慢慢变成了老小孩,情绪也被调动起来。

这里的气氛是他们从没有经历过的,这里流动的是一种纯朴的欢乐,纯朴的幸福。只要身处其中,无论是任何人,都会不知不觉就被感染其中。

忽然,当台上的那个诙谐的主持人宣布,最后的舞会开始,并高声叫道:“有请领政大人和李大人上场”

众人愕然,随即,就见陈海平站起身来,大踏步向舞台走去。

陈海平不是一个人向舞台走去的,是和李凤玉并肩而行。在众人愈加惊愕的目光里,陈海平和李凤玉两人同时抬手,牵在了一处,然后两人又以一种跳跃式的步伐向舞台走去。

“来来来来来来,我们跳起来”距离舞台还有三丈左右,陈海平边走边唱了起来。

“来来来来来来,我们跳起来”陈海平的声音未落,李凤玉的声音就跟着唱了起来。

陈海平的声音低沉浑厚,李凤玉的声音高亢激越,两人的声音纠缠在一起,回荡在古老的殿阁中。

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随着陈海平和李凤玉向舞台涌了过去,那种气势磅礴极了。

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等人的眼睛越睁越大,因为他们又看到了一幕更难以置信的场景:他们看到了孙茜,被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牵着手也向舞台跳了过去。

好久,鹿继善回过神来,他向孙传庭看去,问道:“孙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孙传庭苦笑道:“鹿大人,这也没什么,习惯就好了。”

成基命问道:“不会出事”

孙传庭道:“好多年了,没出过事。”

皱着眉头,鹿继善问道:“孙大人,领政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孙传庭又苦笑道:“他说要建立一种良好的男女关系。”

鹿继善道:“这不是胡闹么”

孙传庭苦笑。

在一处角落,田秀英的眼睛亮的像天上的星星。

――――――鹿家出事了。

凡事有利有弊,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真理在鹿家又一次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鹿太公也是极有学问的,但他生性放达,一身道气侠气,因看不惯官场的龌龊,又没有儿子那样强烈的济世之怀,所以连个秀才也没有考过,终生都只做个闲人。

时代变了,鹿太公比鹿家任何人都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鹿家也是地主,靠地租过活,现在土地都充公了,今后想要靠地租过活那是不可能了。鹿太公虽然放达,但也不会希望儿孙们真的都去作农民。鹿家也没有经商的习惯,所以进入政府体系就该是鹿家人必然的选择。

现在进入政府体系和以前的从政尽管不完全是两个概念,但真的是有太大的不同了。完全从私人的角度考虑,现在进入政府体系,那就会得到一份足以使一生无忧的工作。所以现在进入政府体系,不仅可以报效国家,更是个人所能得到最好,也是最安稳的前途。

进入政府体系,鹿家和成基命家一样,他们的儿孙都有先天的极大优势,并不需要靠什么特权。为此,鹿太公一反常态,当儿子征询自己的意见时,他力主举家都搬到京城。

进城好啊,何况还是进北京城,但人和人就是不一样,鹿继善的大儿子鹿鸣之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反对。

鹿鸣之的学问也不错,但人却极为古板,比他老爹古板多了,对田地被充公一事愤怒极了。但鹿鸣之反对无效,不说脑瓜顶上还有老爹和爷爷,就是妻子儿女也都没一个理他。

鹿鸣之有个小女儿,叫鹿春兰。同鹿鸣之不一样,这个鹿春兰的脾气极为爽利明快,大有曾祖父之风。

鹿太公一直都有点失望,因为儿子孙子一个个越来越古板,所以发现曾孙女很有自己的风采,自然对鹿春兰喜爱有加,而这也就使得鹿春兰的脾气秉性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发展。

鹿春兰今年十四岁,已经定亲了,本来过了年,明年春天就要完婚,但没曾想出事了。

鹿继善执掌的法事院主管立法,按照陈海平的交代,要先把有关男女婚姻的法律定下来。陈海平给了一个硬指标,就是女子的结婚年龄必须满十八岁,男子必须满二十岁。对此,鹿继善也是同意的,因为陈海平的理由足够充分。

陈海平告诉鹿继善,人口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想办法控制人口的增长。今后,国家会空前安定和富足,人口必然要呈爆炸式的增长,而这会带来极大的问题。所以,必须现在就未雨绸缪,而提高婚育的年龄就是办法之一。

鹿继善有很多学生,他们之中有些也精通律法,所以他把这些精通律法的学生都招致麾下。而这样一来,这些学生们自然会经常来家,他们也常常就某些问题争论的极为激烈。

鹿春兰知道马上要立法,女子必须得满十八岁才能结婚,于是立刻就跟家人坚决地表示,她也要等满十八岁才结婚,而且,她也要出来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