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怎会想到,中华大地上会出现一个以殖民心态来统治的王朝。

近代中国有几个两百年可供蹉跎如果真如徐光启所言,那中国必非今日之中国,但明末,令后人扼腕的事情太多太多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和奠基者,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徐光启是西学集团的领袖,其他人大都是徐光启的朋友和弟子,他们这批人掌握着天文历法、农业种植、机械制造、矿山冶炼、火器制造等等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如果徐光启能留在京城,自然会对这些人今后的走向有极大的影响,意义自是非同凡响。

留下徐光启,科学院就能尽快地建立起来,也能尽快地发挥影响。但是,要想说服徐光启留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崇祯这个人有千不好万不好,但有一点无可否认。在对待科学技术这方面,崇祯要比把这些当业余爱好的那位康熙圣主好得根本没法比。

如果崇祯接手的不是这么个烂摊子,如果情况能稍好一点,那以崇祯的勤勉和对科学相对开放的心态,或许崇祯的成就当真可以拳打秦皇汉武,脚踢唐宗宋祖。

对徐光启,崇祯的恩德是实实在在的皇恩浩荡,不仅如此,更是最难得的知遇之恩,崇祯对徐光启堪称信之,任之,爱之。

考中进士时,徐光启已经四十三岁。考中进士后,徐光启大部分时间都在翰林院闲呆着,始终没有机会施展满腔抱负。阉党时,徐光启不受笼络,引起阉党不满,被劾去职。

崇祯继位,徐光启迎来了仕途上的第一个春天。崇祯元年六月,徐光启奉诏入京,官复原职。八月,充日讲官,经筵讲官,为天子师。崇祯二年,徐光启又升为礼部左侍郎,三年升礼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臣。

崇祯五年六月,徐光启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予机要。十一月,加徐光启为太子少保。崇祯六年八月,再加徐光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至此,徐光启位极人臣。

当然,崇祯五年之后的事还没有发生,但这也从中可以看出崇祯对徐光启的倚重程度。

相较于仕途上的春风得意,陈海平觉得,崇祯在科学上的开明态度可能更令徐光启感激和敬重。

编制历法是关系到“授民以时”的大事历代王朝所重视,但是到了明朝,由于长期执行不准私习天文,严禁民间研制历法,有“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的严刑峻法,结果到了明末法已经严重不准。

徐光启始终强烈建议修改历法,但最终都不了了之,直到崇祯二年,因崇祯的大力支持,修改历法的工作才真正走上正轨。

感恩图报,人同此心同此理,何况是徐光启,更何况是徐光启还极可能把崇祯视作明君圣主以说服徐光启的困难可想而知。

淡淡的墨香流连,轻轻抚摸着手中的几何原本,陈海平感慨万端。几何、直角、钝角、锐角、平行线、相似这些个早已融在血液里的词语在这一刻是多么亲切

几何原本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原本翻译而来的。欧几里得的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拉丁文和中文语法不同汇也很不一样,书里的许多数学专业名词在中文里都没有相应的现成词汇。要译得准确、流畅而又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的中国人所习以为常的词汇都是当年徐光启呕心沥血,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

不知不觉间,陈海平已经在徐光启的府门前默默伫立了半个时辰。肃杀的秋风中,几片黄叶飘落轻掠过陈海平的脸颊。

承平时期,礼部尚书的府门前本该有人的现在诺大的府门前空无一人,伏在门旁两侧的石头狮子这会儿显得特别孤单寥落。

屏息凝神海平缓缓步上石阶,又缓缓抓起门环轻叩打了三下。不一会儿,旁边的角门开了,走出一个六十多岁的家人模样的老者。

疑惑地看着陈海平,老者躬了躬身,客气地问道:“先生,请问您找谁”

陈海平也向老者躬了躬身,请求道:“大叔,烦劳您通禀一声,说陈海平求见徐老大人。”

“陈海平”老者似乎觉得耳熟,就随口念叨了一下。忽然,老者抬起头,吃惊地看着陈海平惊讶地问道:“你就是”

问出这几个字,老者就问不下去了。及至看到陈海平微微点了点头,老者的身子就开始颤抖。

内城并没有严格封锁,只是有些地方不让去。像这些没有被扫地出门的官宦人家,他们还是可以出门的,出内城都可以。只是,很多人都怕惹出事来,所以大多都关门闭户,严禁府里人外出。

显然,徐府的消息并不闭塞,这个老者知道他的名字。

老者有点发懵,一来是担心有祸事上门,吓的;二来是也不知该怎么办,一时僵在那儿了。进去通禀,领政大人在门外等会儿,没这个胆儿;直接让进去,对。

这时,陈海平微笑道:“大叔,烦劳您进去跟徐老大人通传一声。”

见陈海平人真的是很和气,这会儿老者就没那么紧张了,赶紧道:“您您稍等,稍等。”

老者边说,边往门里退去,及至退入门里,陈海平看不见了,忽然转身撒腿就跑。

“叔,您跑什么火上房了”老者跑进二门,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正从门里出来。看见老者矫健的步伐,年轻人吃惊地问道。

一见年轻人,老猛地停下脚步,慌里慌张地低声道:“孙少爷,出事了,那位领政大人来了”

年轻人一时也怔住了,吃地问道:“哪位领政大人”

老者急道:“我孙少爷,京城里有几位领政大人”

反应过来,年轻人脸色有点发白,结巴巴地问道:“叔,他来干什么”

老者道:“不知道,说是来求老爷。”

老一说完,年轻人返身就往回走,老者也紧跟着年轻人往里走去。

到内院的书房,年轻人也没敲门,一头就撞了进去。

书房里,徐光启正在奋笔疾书。房门忽然被撞开,徐光启吃惊地抬起头来,见是孙子徐尔爵,徐光启脸沉下来,问道:“干什么这么慌张”

徐尔爵慌张地道:“爷爷海平想要见您,在门外呢。”

“陈海平陈海平是谁”徐光启楞了一下,紧跟着就反应过来,吃惊地问道:“是那位什么领政大人”

“就是他”徐尔爵道。

这时,老者也进屋了,徐光启问道:“徐中,怎么回事”

徐中道:“老爷位领政大人就在门外,说要来拜访您。”

对这位领政大人,徐光启还是蛮有好感的,虽说他逼死了崇祯皇帝,但既然是造反,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徐光启对陈海平有好感因为死的人太少了,除了逼死崇祯皇帝,也没听说真有什么惨事发生。

这是改朝换代而且是武力夺权,不是内部的政变。陈海平能做到这一步,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说实话,徐光启也挺好奇的。略微沉吟了一下光启转过书案,向门外走去。

见徐光启如此,徐中和徐尔爵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怕老爷子一翻掘,给这位领政大人来个闭门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