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98

分节阅读 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没曾想,大学士们个个都说不知道,崇祯不禁大怒,令廷臣劾奏。这样一来廷就像炸开了锅,热闹非凡。

李觉斯又立即上书刘鸿训接受了惠安伯张庆臻的贿赂。御史吴玉也上疏说妄改敕书一事,是由刘鸿训一手操纵的。

崇祯非常细心,他亲自去查阅内阁的有关文书,现在兵部呈进内阁的揭帖原件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刘鸿训的批语:“批西司房。”

这说明刘鸿训是看过这份文件的并明确批示把这份揭帖下到西司房制敕房去的。一现这个,崇祯立即下令内阁事情已十分明白,要内阁立即拿出处理意见来。

谁都清楚,这件事实质就是个失误,而且失误的环节还有很多个,现在皇帝要上纲上线,这显然是小题大做这个时候,崇祯什么也听不进去下令:大学士刘鸿训撤职削籍,谪戍代州。兵部尚书王在晋削籍惠安伯张庆臻因是世袭之臣,被停禄年以示处罚。

此案很有点糊涂账的味道,刘鸿训即使有罪,也不至于要被处罚到这种地步。崇祯一直想要在朝臣面前保持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但在实际处理事情上,却痕迹太重,很容易落在有心人的眼里。

温体仁正是这样的有心人。

刘鸿训走了,自然要有人替补上来,于是又一番龙争虎斗必然就要上演了。

这次不是枚卜,而是会推,大家推举。处置刘鸿训的第十天后,十一月初八,崇祯下令廷推阁臣。

结果,朝廷大臣推举了吏部侍郎成基命、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以及郑以伟、李腾芳、孙慎行、薛三省、盛以宏、罗喻义、王永光等12人为候选。

朝廷里的事,只要有利益在,就有猫腻在。进入内阁,当官干啥来地,不就是为了位极人臣吗而进入内阁,就是位极人臣必须的一步,所以那猫腻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

在朝里,一个人掌握的权力大小和官职自然有直接关系,但却不是根本,掌握权力大小的根本是在于影响力的大小。

这种影响力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朝中官员的影响力,另一个层面则是对皇帝的影响力。

像是此次推选,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名,而与之平级的礼部左侍郎周延儒,甚至是顶头上连门都没进去,连个资格都没弄到。

这就是对朝中官员影响力的体现。

现在是东林党当道,温体仁这位大孤鸟就不说了,但周延儒也是东林党人,而且底子比钱谦益更厚,却连个入门的资格都没混到,这就要问个为什么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钱谦益除了礼部右侍郎,他还有个身分。钱谦益号称东林浪子,是东林党在朝中的领袖。

这次会推阁臣,钱谦益志在必得,但之势却并非舍我其谁,他有一个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周延儒。

面对周延儒,钱益有两个劣势:一个是周延儒是状元,而他不是,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另一个就是周延儒比他更会讨皇帝的欢心。

但是,虽然有这两个劣势,谦益却有一大优势可以扭转乾坤,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他有能力提前做掉周延儒,让周延儒连跟他争一争的资格都没有。

周延儒如何闷,自然可想而知,但他有气也没处撒去,他没辙,一点辙没有。但就在他最孤立无助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贵人出现了。

这个贵人就是顶头上体仁。

温体是个大孤鸟,但不是个简单的大孤鸟,而是个修炼成精的大孤鸟,他的那双眼睛已经锐利到可以洞察一切。

温体仁找周延儒,说朝廷的地最近不怎么平,他想踩踩。

这种候还有人帮忙,周延儒自然是高兴,但对温体仁踩地的法子却没抱什么希望。

第二天,温体仁上疏,弹劾钱谦益钱谦益在天启二年主持浙江乡试时,曾关节受贿,人品不佳,不应入阁。

温体仁判断,崇祯性刻而察,而此时又正急于肃清吏治、严惩贪官,所以他此举必会引起皇帝的重视。

果然,温体仁法眼无差第二天,崇祯就召集阁部科道大员进文华殿并令当事人温体仁、钱谦益当场对质。

七年前的旧事,现在重提,即便钱谦益真的清如水,但在一无所知的皇帝面前,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何况是突然袭击,钱谦益根本就没有心理准备温体仁自然早已精心准备,他甚至连钱谦益每一步的什么反应都估算到了。

对质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最厉害的还是温体仁最后的结案陈词,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我职非言官,本来不应该在此多说。而且这次会推阁臣,我也没有入选更应避嫌,不能说三道四。但是这种关系到宗社安定的阁臣推选之际,朝廷上下竟无一人站出来钱谦益结党纳贿的丑行作为臣子,我实在不忍心皇上孤立于上人蒙骗,因此不得不说”

真是一番肺腑之言,字字入心,崇祯环视群臣,当即要他们表态。

当然了,多数大臣就算不是东林党,也和东林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另外也不愿因这种和自己无关的事得罪东林党,所以大部分大臣都说钱谦益无罪,帮他说话。

谁都可能帮钱谦益说话,但周延儒不会,何况现在情势已然很明显,对他们有利。到了这种时候,不出面来踩两脚,那就不是周延儒了。

到了这会儿,周延儒已经领会了弹劾的关节所在,所以他只反复说一句话:“田千秋关节是真”

期间,大学士钱龙锡等人则说:“关节实与钱谦益无干”

最后,崇祯插话问道:“关节既真,他为主考,如何说不是他”

吏科给事中章允儒是钱谦益的死党,他争辩最力,指责温体仁说,温体仁是热衷大学士的位置,才会揭钱谦益的。如果钱谦益应当惩处,你早就应该揭,怎么要等到今天

这种指责,温体仁早有准备,他马上反驳道:“在此以前,钱谦益只不过是个闲曹轻职,问题不大,所以就没有揭,而现在揭他,正是因为他要入阁,关系重大,目的是要朝廷谨慎用人。如果真要像章允儒说的那样,在此以前就打击他,那才真叫党同伐异呢”

章允儒不服,又影射温体仁道:“党同伐异之说,是小人陷害君子的借口,天启朝之事可鉴”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不耐烦了,随即下令调阅当年科场舞弊的案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