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件事牵扯到皇上。

他们都是高级军官,清楚内幕了解大帅的做事风格,所以都知道这件事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惹出大事来。

四人相互看了,然后祖大寿问道:“大帅想怎么做”

袁崇焕道:“宁锦、山海、登莱三都已大致整合完成,现在只余东江一镇还没有任何动作,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决定近期就把这件事处理了。但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从事,一个不好果不堪设想。所以,我想最好是能让毛文龙主动放权,他或是离开,或是听本督号令。”

皱了皱,郭广道:“大帅了解毛文龙的为人,让他主动放权,这可难办。”

袁崇焕道:“此一时一时,现在朝廷情势已经变了。以前朝中大臣有四分之三都是替毛文龙说话的,但现在则不然在至少有四分之三都是希望毛文龙死的。”

祖大寿有点吃,他不解地问道:“大帅,这是怎么回事”

袁崇焕说了狗狼的事,众人笑了。而后,袁崇焕又道:“我利用这种情势,提请户部查核东江到底有多少军队。这么做,既是希望让毛文龙明白形势已经变了,他最好是知道进退,但如果毛文龙还想着像以前那样,那这么做也是造势,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赵率教道:“大帅,毛文龙其人不足道,这件事的关键还在皇帝身上。”

郭广一听,立刻附和道:“是啊,大帅,赵将军说的对,这件事的关键是在皇上。”

袁崇焕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要商量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

郭广道:“大帅,只要皇上同意,毛文龙不是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

袁崇焕看了郭广一眼,问道:“你不担心把毛文龙逼急了,投降建奴吗”

笑了笑,郭广道:“大帅,决不会的。”

袁崇焕问道:“为什么”

郭广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过来问祖大寿和赵率教,道:“二位将军,如果你们是毛文龙,要是皇帝让你交权,你们会怎么做”

想了想,两人都摇了摇头,祖大寿道:“到江南做个富家翁,也远远好过投降建奴。”

他们的回答不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而纯粹是出于衡量利害后作出的判断。现在的形势明显对建奴不利,如果照大帅这么个干法,大金很快就会成为历史。这种情势,毛文龙不会看不出来,他又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只是再掌不掌东江的兵权而已。

赵率教道:“大帅,毛文龙现在一心只是在想如何享受,对练兵基本没什么兴趣。从这点上看,这个人没什么大的野心,也就不大可能因为朝廷要剥夺他的权力就铤而走险。”

“赵将军说的是。”郭广点头赞同,随后又接着道:“大帅,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东江的军民大都是辽东人,与建奴几乎都有毁家灭族之血海深仇,所以就是毛文龙想投靠建奴,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袁崇焕点头,赞道:“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就更有信心了。”

见四人都看着自己,袁崇焕道:“能取得皇帝同意这自然是再好也不过,我也反复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后我觉得这行不通。”

郭广一听,大急,他追问道:“大帅,为什么行不通”

沉吟了一下,袁崇焕有些无奈地道:“这些年来,不断有人指责毛文龙开镇东江,虽然对建奴有牵制之功,但不受朝廷节制,基本形同割据。只是不论是天启皇帝,还是当今圣上,他们都怕逼反毛文龙,所以只要毛文龙还抗击建奴,那就对毛文龙施行优抚的政策。你们说的都极有道理,但皇帝看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式都跟我们不一样,所以认识问题的结果就会和我们大相径庭。”

袁崇焕说的很婉转,但其实说白了,意思就是皇帝愚蠢。四人都清楚袁崇焕说的有道理因为不要说皇帝和一般人不一样,就是那些豪门子弟和一般人也不一样。凡是这些人思考问题的角度能与普通人切合,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这是生长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对普通人而言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但他们却往往根本无法理解而这种现象在崇祯皇帝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袁崇焕继续道:“如果皇帝不同意,那毛文龙必然就会知道我们要对他动手了,而更因为知道了皇帝的态度,那他就会愈加有恃无恐根本不理会我们。所以,这样一来,毛文龙只要加强防范,同时向皇帝催讨粮饷,那我们几乎就对毛文龙无可奈何。”

祖大寿点头道:“大帅说的对,就是这个理。”

祖大寿赞同赵率教却双眉紧锁,他忧心地道:“大帅,要是不经过皇上,那处置毛文龙,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入其军其帅,但要是这样一来,那几乎就只有立斩毛文龙一途。”

郭广还没有想到这一层他比其他人更明白袁崇焕要是擅自杀了毛文龙,那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郭广急问:“赵将军什么非得要立斩毛文龙”

赵率教解释道:“郭大人,入军擒帅那就是虎口拔牙,而毛文龙这个人经营东江多年,上上下下都是他的心腹,只要他不死,大帅就可能无法震慑住那些人,而当时只要稍有任何犹豫、拖延,一旦那些人缓过神来,那就极可能演变成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如果既要保证拿下毛文龙,又能平稳地接收东江的军队,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把毛文龙就处决,几乎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郭广一听,脸色刷地一下子就白了,他站起身来,走到袁崇焕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恳切地道:“大帅,此事断断不可行”

袁崇焕起身,扶起郭广。重新落座后,袁崇焕郑重地道:“本督五年平辽之诺,东江是关键中的关键。东江对建奴的牵制之功是有,这我不否认,但那充其量只是局部性的,无关大局。你们想想,前努尔哈赤往攻宁远,近皇太极血战宁锦,在这两次决定大战里,东江的影响何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代败军而回的唯一原因又有哪一次不是因为我辽东军民誓死抗争到底”

顿了顿,袁崇焕又道:“如果东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也就罢了,但不是,如果东江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如果我们能把东将军训练成关宁军,那你们想想,到时的形势将会怎样”

这时,何可刚激动地道:“大帅,那时,建奴就是腹背受敌之局,我们面临的压力就会凭空减去一半,而建奴的压力就会相应地增加一倍。”

袁崇焕点头,道:“可刚说的对,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层面,如果这种局面形成,更重大的影响还在于人心。到时,先是建奴治下的汉民人心浮动,而汉民占据了建奴绝大多数的人口,他们一乱,建奴整个也就乱了。而外部一乱,那建奴内部也就会跟着乱,届时想来跟我们示好的建奴一定所在多有,不在少数。”

袁崇焕描绘的美好景象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下去,郭广绝对相信一定会实现的,但他依然面色凝重,没有丝毫兴奋之色。

袁崇焕说完,郭跟着道:“大帅,尽管如此,我觉得此事还是不可行,如果您擅杀了毛文龙,后果实在难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