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骆驼大阵。

“少爷,有大批骑兵正向我们奔来”忽然,一个伏在地上听音的士兵跳起身来,向陈海平禀道。

转头面向陈启立,陈海平笑道:“叔,都交给你了。”

陈启立点了点头,命令道:“吹号。”

激越嘹亮的号声刺破了滚滚的风沙。

而后,陈启立对陈海平道:“少爷,我去了。”

陈海平道:“放心去吧,我在这里给你做总预备队。”

傲然一笑,陈启立道:“希望不用。”

眼神一暗,陈海平低声道:“狠狠地杀”

“是,少爷。”说完,陈启立一转马头,飞驰而去。

在这样的大风天,即便顺风射箭也是没用的,但弩不同。

弩是一种威力极其巨大的武器,在真正现代意义的枪械出现之前,火枪的威力是远不如弩的。在射程、准确性、使用难易程度,弩都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单兵强弩的射程超过六百米,准确性也奇高,新兵稍加训练就可使用。

弩之所以被淘汰,被火枪取代,固然是火枪使用更方便,但真正的原因是造价,一张好弩要比一杆火枪贵得多。

清朝太不争气,不仅不发展火器,连弩都彻底放弃了。陈海平对弩情有独钟,他和工匠一起研制了三种弩。

第一种是单兵强弩。为了减小体积和重量,操作更简单些,射程定在了三百米。

第二种是轻弩。这种弩更轻便,射程定在一百米,即可用作骑弩,也可用作步弩。

第三种是腕弩。这种弩非常小,射程只有十米,是专门给骑兵用的,它固定在不持武器的手臂上,装有触发式扳机,手臂抬起,手腕猛地下弯就可触发扳机。

因为不怕花银子,不管什么材料都用最好最合适的,这样一来,在保证射程的前提下,就使得弩的体积、重量都最大限度的减小,操作最大限度地简便容易。

单兵强弩是试验性质的,造了三百张,轻弩和腕弩则人人都有。这一次,骑兵留下了一千张轻弩,配给那些接受基本训练的驼夫和招募的蒙古勇士,那三百张单兵强弩则由留守的骑兵发射。

万马奔腾,啼声如雷,终于敲击在了人们的心头。

乘着狂风而来的马匪就如传说中裹着黑云的妖兵妖将,张牙舞爪而来,很是吓人。

驼队摆成了燕行的阵势,陈海平立马最前端,在他两侧是三百男骑士和所有的女骑士,再外侧是那些持轻弩的五百多驼夫和四百多蒙古勇士,最外侧是五层驼队。

骆驼阵的核心区围绕着一个高坡,高坡四周都是非战斗人员,他们被战士们护在中央。

训练营的战士受到的训练可能不是最严酷的,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他们受到的训练一定是最科学的,所以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从本质上来说,军队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杀出来的。不管训练有多好,没有经过战场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练,那就算不得真正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但这只军队稍有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训练效果,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誓死维护陈海平的心。

这颗心足以弥补一切,战胜一切。

陈海平如定海神针,他静,就没有人乱。

一开始,前面的五百驼夫兵都很慌张,但慢慢地,他们也静了下来,不再慌张,他们感到身后咫尺的那些人向山岳一般沉稳。

“重弩。”陈海平的声音平静,平淡,没有丝毫紧张,也没有丝毫兴奋。

陈海平令下,身旁的号手立刻吹响了军号,一长两短。紧跟着号声,骑在马上的三百骑士把手中的重弩平端起来。

“射。”

短促的号声响起,又戛然而止。

“自由射。”

号声响起,两个长音。

三百支利箭射出,骑士立刻把重弩丢在身后,然后把轻弩拿在手中。轻弩不比重弩,换箭很是迅即,三五息之间就可以换好。

激战开始,弩箭疯狂地收割着一条条的生命。

----------

注:弩的威力比那时的火枪大,士兵操作的难易程度也比火枪优越,但为什么被火枪取代,我没能查到资料,所以就推测一下,觉得弩的造价可能是原因。

对不对不知道,请了解的朋友指正,谢谢。

第八十三章 立威

这等规模的商队的骆驼阵是亘古未有之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没看到之前却是任谁也想不到的。

顶着索命的铁箭,当马匪的铁骑呼啸而至,到了近前却傻了,骆驼阵挡住了他们势若奔雷的攻势。

不要说长时间阻挡,就是攻势短暂受挫都是了不得的事,何况这又岂止是攻势短暂受挫

这个时候,骆驼阵后的人几乎不用瞄准,抬手就是索命。

慌乱了一阵,有些机灵的翻身下马,想从缝隙间钻进来,但这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没有指挥,缺乏协调性,大都死在了利箭之下。

就是钻进来的,也要面对明晃晃的马刀,而在步下的战士,即使面对没有冲锋的骑兵也只有一个结果。

虽然死伤无数,但马匪的人数太多,一层又一层像大浪冲向礁石一样,尽管被撞碎,但会向两旁漫去。

不知何时,风停了,天地一片清朗,但却飘散着浓浓的血腥气。

一切都明朗了,渐渐地,攻入阵内的马匪越来越多,战斗越来越激烈,死伤也越来越多。

就在最危急的关头,忽然,刺耳嘹亮的军号声响彻了大漠。

从四个方向,像扇面一样,四支黑色的铁骑如旋风般卷入了马匪的大队之中。每一队铁骑都在四百人左右,都像箭头一般笔直地向骆驼阵的尖端射去。

毫无悬念,这就是屠杀。

这时,陈海平和三个大喇嘛已经立马在高坡上,俯视着下面惨绝人寰的杀戮之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