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漠烽烟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同时,随军的鼓乐班子,演奏起了雄浑的军中大乐。这乐章传自唐朝的秦王破阵曲,乃是颂扬当年李世民武功和唐军的煊赫威势的乐曲。后来中原离乱,这首曲子渐渐失传。倒是在契丹国中保存了下来,因为契丹对大唐文化颇为敬重,倾慕。所以一切典籍制度,乃至于宫殿,乐曲多取自大唐的遗风。

到了后来金国灭亡了契丹,他们就把这首曲子也继承了下来。因为他雄浑多姿,气势宏大。所以一直被保留到今天。

此刻,军中乐师演奏此曲,山上金军的士气立刻高涨了起来。同时,博古论同志借用胡沙虎同志的留守仪仗,也在山上排开了。只见对对肃静,回避的牌子,乘放尚方宝剑和官印的亭子都陈列在山坡上。

在火红色旗锣伞盖下,一员大将,身穿金甲,跨下一匹神骏异常的白马。只见他在马上指指点点,和手下谈论神情自若。好象根本就没看见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那些华丽的仪仗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绚目的光芒。仿佛是天上神仙使用的器物。金朝败兵看到了,心情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兵士们逐渐的向山坡这汇集过来。

不过,失去了再战之心的金军可不想再面对蒙古大军,看着部下们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博古论谈了一口气,知道事不可为。不过,现在那些被蒙古大军放了羊的金军溃兵还是不能放弃的。他毫不犹豫的带着身边完整的近万大军冲下了山坡。

金军溃兵在主帅的接应下,失魂落魄的退回了西京大同。蒙古大军随即就包围了大同城。一日后,蒙古第三路大军,由拖雷指挥的少年军团现在是青年军团了也赶到了大同城下,参与了蒙古大军的围城。

七日后,大同守将胡沙虎同志率兵突围,大同城破。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大同城破之后,损失超重的蒙古大军是会对大同城进行一场报复性的屠杀的,可这次就可原来历史有所偏差了。

在拖雷的大军赶到三日后,郭进手下的后勤马车对就赶到了大同城外,等到大同城破的时候,还不等脾气暴烈的赤老温发作,大开一番杀诫,早已和过金达成末期的铁木真连忙将赤老温招回到身边,并下令进城蒙古大军尽量俘虏城中百姓。

这些蒙古士兵们野蛮是野蛮了点,可他们也不是傻子,有钱不攥那就是xxx,更何况他们大都是穷人出身,自然想得到更大的实惠。不说成吉思汗的威望如何,只要是对自己利益有利的事情,大家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接下来,蒙古大军进城,接受金军留下来的大同城,而后勤车队代表,郭进手下的得力干将郭七,也带着后勤车队进了城,和先期进城,抢到了不少好东西的蒙古军事们热火朝天的作起了以粮食换金银,以军械换附录的生意来。

随着一车车战利品运送到蒙古腹地,一群群奴隶被送回蒙古各地,牧民们沸腾了,商人们沸腾了,整个蒙古王国沸腾了,人民在兴高采烈的议论着蒙金大战的同时,对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充满了惊叹,原先心中的不安和惶恐早就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也很好理解,蒙古各部,被金国欺压得实在是太久了,心中的阴影可不是那么好驱除的,在加上蒙古大军的开局其实并不是怎么顺利,一开始大家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如今打了个大大的胜仗,打下了金国的西京大同,这事的意义可是非同小可啊牧民们在兴奋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心中的热情如何能不被激发

第十九章先锋拖雷

蒙古出兵金国,郭进虽然不知道历史的详细进程,可大致的脉络还是清楚的。蒙古大军一定胜利那是可以肯定的了,只是不知道过程如何而已。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郭进对于蒙古大军的主力进程,其实是不太关注的,这也没什么好关注的,无非就是派手下的后勤车队及时跟上主力的脚步,跟在他们身后打秋风,和获胜之后手中有不少好玩意的蒙古军事们大做生意,并且还充当人贩子的角色。

郭进更加关心的是跟他关系密切的蒙古大将们的消息。没办法,这也是人之常情,抱团拉山头的事情在哪都不可避免,在中古时代的蒙古更是如此。只是蒙古现在正处于上升阶段,再加上铁木真的威望,到是一时间没有怎么爆发激烈的斗争。

而和郭进关系最密切的当然要数拖雷和哲别了。

这两人却都是蒙古伐金的主力大将,尤其是郭进的最大靠山拖雷,其表现更加的出彩。

在蒙古伐金之初,依照事先的安排由拖雷的老师者别和术赤的老师木华黎,分别率领一万骑兵担任全军的先锋。由成吉思汗率领中军五万作为中军主力。他的四弟铁木格率领殿军,掌管辎重。

按照蒙古的习惯,父亲的财产主要留给幼子,他是家灶的守护者,蒙古传说有火就有生命,因此幼子被尊称为“火王”,在名字的后面加上一个“翰郗赤斤”。

这次,成吉思汗南伐金国,没有让四弟在家守灶,而是把统帅殿军的佩剑,挂在了弟弟的腰间。由于有大批的牲畜随行,形成了天然的活动粮仓,这样就巧妙的解决了远征途中的粮食问题。当然,该有的预防还是有的

从克鲁论河到金界壕有一千多里的路程。但是由于有活动的粮食补给基地,再加上石抹明安地图的指引。大军翻山越岭,没费一刀一枪,就渐渐的逼近了金朝的外围防线金界壕。

金界壕是金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军事防御体系。这是一座东起嫩江,西至河套的庞大国防工程。自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城堡。到章宗初年,因为边事紧迫,原来修筑的城堡工程质量差,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再次开挖长壕,以此来连接边堡。

虽然金国朝廷长时间议而未决,但是章宗仍然增加了大量的人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