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振,连忙对姚广孝道:“大师,王明禄估计是带来了药方。”

“快请他进来,随便把无忧先生也一起请来。”

片刻,那名太监被领进了房内,贾医士也被请了过来,这名叫王明禄的太监在宫中是名小头目。负责食材的采办,是纪纲把他拉拢到燕王的旗下,他不认识姚广孝,纪纲刚要介绍,姚广孝却给他使了个眼色,意思让他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纪纲醒悟,不再多说什么。

王明禄是和徐寿辉联系。他从怀中取出一包被压扁了的药,放在桌上道:“药方被锁起来了。我弄不到,不过这是皇上每天要喝的药,我弄了一份。”

旁边的贾医士笑了笑道:“有这些药就足够了,半天之内,我便可以重新改造好那支红参,让燕王殿下如愿以偿。”

这时姚广孝忽然问道:“没有红参做药引,他便开始服药了吗”

王明禄见姚广孝坐在首位。他不敢小视,连忙答道:“皇后娘娘今经得到了一支,属下亲眼看见皇后娘娘把它切成了许多片,放在一只玉盒里锁了起来,钥匙她自己保管。”

事情出乎意外,姚广孝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他又问贾医士道:“先生看一看这药方,是否一根红参便足够了”

“大师稍等。”贾医士把药包打开,仔细辨认了片刻,便笑道: “莫说一支,恐怕三支也不够用,两支红参最多也就够用五六天。”

“这就好。”姚广孝又对王明禄道:“明天你再想法出来一趟,在延嗣药房把这支红参买回去,你明白吗。”

“属下明白了那我先告辞。”

姚广孝对徐寿辉笑道:“徐大人,王公公这次立了大功,你可赏他一千两银子。”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王明禄千恩万谢地跟徐寿辉去了,姚广孝等他走了,这才冷哼一声,对纪纲道:“此人要及时把他杀掉,还有延嗣药房的掌柜,事后把他调走,不能再留在京城。”

“属下遵令”

一刻钟后,王明禄拎着沉甸甸的一只包裹从徐寿辉府中出来了,他心花怒放,此刻他的手上足足有二百两黄金,连同他的积蓄,已足够他后半生养老了,他决定做完这件事后,他就恳请娘娘放他回家,去买田买宅,舒舒服服地安度后半生。

王明禄当然不会拎着这么多黄金回宫,他要找一家银铺寄存起来,银铺也是这两年才兴起的新生事物,以前朱元璋时代严禁民间用银,天下百姓都拿着一堆废纸般的纸钞交易,但实际上早已经用银了,地下银庄也蕴育而生,朱允炆即位后,允许天下用银,银庄也就随之浮出了台面。

现在还没有到发行银票的阶段,主要是用铜钱兑换金银,或者是寄存金银,王明禄一路兴冲冲地来到京城最大宝元银庄,他却不知到后面有一人一直就跟着他。

他来到柜台把黄金寄存起来,得到了一张存票,并约好了暗语,实际上这张存票就是银票的雏形了,这张存票可以在京城、武昌府、成都府和辽东四地的宝元银庄兑换现银。

存好了金子,王明禄便要回宫了,他刚要离开,忽然。有人重重地在他肩头拍了一下,王明禄一个激灵,回头见是两名彪形大汉,一左一右,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们要干什么”

一名大汉施一礼道:“这位先生,我们是宝元银庄的护卫,刚才里面传出消息,说你的黄金有问题,请你随我们进去再验一下成色。”

“刚才柜台上不都验过了吗”王明禄怒道:“现在才说有问题,我怎么知道是不是被你们换了。”

“我们只是奉命行事。有什么问题,你去给我们掌柜说。”

两名大汉半劝半架。几乎是把他拖进了银庄内室,一进房内。王明禄脸色大变,只见房内站在二十几名大汉,个个凶神恶煞。正中间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年轻的男子,他见王明禄进来,淡淡一笑道:“王公公,你可知这两百两黄金其实就是你的买命钱。”

这几天,李维正一直在忙碌着官员公布财产一事,这是他准备已久的事情,本来是准备在辽东先搞,不料形势剧变,他还没有来得及在辽东实施,便入京掌握了朝政。

李维正知道在明初实行官员财产公开是可行的,有朱元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朱元璋以一种残酷的手段推行廉政,连贪污一双袜子都要被杀头,正是因为他的吏治残酷,使明初的官员空前清廉,所以推行起来非常容易,几乎没有什么阻力。 但李维正也很清楚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官场的黑暗和贪污已经是一种常态,这并不是说朱元璋的法令被废除了,没有被废除。只不过成了一纸空文,他知道历史上的主要朝代,比如汉、唐、宋、明。刚开始时都是朝气蓬勃,经济社会的到了极大的发展,可到了中期后就逐渐腐败,直至最后灭亡,就像人生老病死一样,仿佛一个逃不过去的规律。

但李维正知道其实也并不是如此,后世清廉的政0府比比皆是,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制度,这种制度当然不是指财产公开化这么简单,而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先行者,秦以法家治天下,结果二世而亡,究其原因是法不上大夫,所以他李维正推行的制度,就是一种法上大夫,甚至包括他自己。是一种以唐制为骨、宋制为血肉、法制为魂的新型制度。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逐渐建立、完善它,在明初打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坚实基础,此时的西方,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兴起,大潮奔流,资本主义的初潮开始拍击地中海的长岸。

而在他治下的大明。也在东方起跑了。

这时,门外的禀报声打断了李维正的沉思。

“大人,方岚紧急求见”。

第二百八十九章 红参案四

“你是说姚广孝到京城了”

“那个太监并不能确定,他只说是个老和尚,徐寿辉也对他毕恭毕敬,众人皆称他为大师。”

被称为大师的老和尚除了姚广孝还会有谁,这是绝对是一个令李维正又惊又喜的消息。姚广孝是燕王的左右臂,如果能斩断这支左右臂,正燕王迟早会败下去。

不过李维正并没有冲动,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他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便对方岚道:“那个,叫王明禄的太监把他放了,让他按原计发行动,不过要安抚好他。不要出任何差错。”

“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

方岚快步去了。李维正坐在位置上久久望着窗外不语,对他来说,现在也是一次机会,只要朱允炆一天在皇位上,他的新政就一天束手束脚,始终不能放开手脚去做,而且以黄子澄为首的一帮死硬保皇党会一直与他作对,稍不留神他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