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力,我就这点本钱了,如果没了,我拿什么保护自己。”

“殿下多虑了,其实殿下可以积极出兵,但消极作战,听说平安是个急性子,等他和朱能打得差不多了,然后殿下再去收停,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朱爽恍然大悟,“你说得对,我只要出八万军便可,驻扎在平阳府一带,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便立即返回关中,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损失。”

说到这,他眉头又一皱道:“只是我和李维正结仇极深,他真的会放过我吗我很担心。”

“殿下,这件事可以问问邵先生,他毕竟是殿下的旧人。”

朱爽点点头,又回到了内殿,他坐下来便道:“李相国的条件我同意了,我会按照他约定的时间出兵,不过我想私下问一问先生,李相国他真的会不计前嫌,放过我吗”

邵闻达微微笑道:“殿下请放心,于公于私,他都会放过殿下。”

朱爽精神一振,“此话怎讲”

“殿下,李维正现在已经是大明宰相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应该有这个肚量,再者殿下虽然和他有旧怨,但也不是什么血海深仇,说起来当年广东之事还是殿下吃亏得多,他当然可以不计较。”

朱爽一想,此话说得也对,确实如此,自己和李维正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当年自己不少人还被他杀了,赵无忌、虞光清、谭雁翎等人都是死在他的手上,自己还因此被父皇一度削藩,应该是他李维正占了大便宜,朱爽一颗心放下,又笑道:“那于私又怎么说”

邵闻达向两边侍女看了一眼,道“这件事我只能私下告诉殿下,不可让旁人知晓。”

朱爽连忙把命侍妾退下,便问道:“先生请说”

邵闻达压低了声音道:“我猜李维正是想另立新帝,但又怕朝廷和宗室强烈反对,所以他想找一个有资历的藩王替他压制住宗室的反对,而殿下是先帝长子,最符合他的条件,所以他才看中了殿下,这件事殿下心里有数便可以了,切不可外传”

朱爽醒悟了,一定是这样,自己还有可利用的价值,他李维正当然不会放过,朱楔心中顿时喜出望外,这样一来,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不就保住了吗

想到这里,他欣然对邵闻达道:“先生仍念旧情,让我感激不尽,请先生转告李相国,我愿意和他结盟,按时出兵山西,而且将来他的一切决策,我都会大力支持”

第二百八十五章 奇袭关中

从汉中入蜀道路艰难,但从汉中到关中也一样难行,须翻越茫茫的终南山也就是现在的秦岭,一般有三条道路,一是走褒谷,二是走骆谷,三是走子午谷,其中最近也是最便捷的道路是子午谷,三国演义中魏延献计诸葛亮,就是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子午谷故名思义,就是半夜子时出发,到次日中午午时走出,一共只需走六个时辰,当然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但用时最短却是不争的事实,用时最短必须要同时满足两种条件,一是峡谷呈直线,距离最短,第二是道路平坦,能走骑兵,否则只能走步兵的话,半天时间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穿越终南山。

这天半夜,夜色漆黑,乌云遮蔽了月亮,远方是黑黝黝地终南山巨大山体,一支犀利的骑兵在子午谷里疾速行军,这是一支庞大的骑兵队,约两万余人,而且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支骑兵队的装备,它由三万匹战马组成,其中一匹战马不是驮人,而是驮着一门虎蹲炮,没错这就是辽东军中最威名显赫的炮骑军。

这支骑兵由大将邓戬率领,奉李维正之命奇袭长安,应该说这是继出兵四川灭掉蓝玉后的最重要一步棋,趁燕军南下进攻山东,又以同盟的诱饵将关中之军调至潼关,然后对秦王下手了。

队伍在崇山峻岭间疾速行军,他们是从下午时出发,应该在第二天天亮时抵达西安城,三更时分,队伍停下来休息片刻,邓戬立刻命随军参谋拿来沙盘地图,邓戬是在李景隆第一次战败时投降了辽东军,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他却是所有投降将领中运用辽东战术最灵活的一人,因此被李维正任命为这次奇袭关中的主将。

辽东战术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报和地图的运用,情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军事情报,包括驻军、人数、装备、将领、战斗力等等情报,另一种则是政治经济情报,人口、税赋、官员的人心向背等等,关中的这两大类情报都有收集。全部都报往京城,其中军事情报则录副本转送给邓戬一份。

在这些军事情报中就有子午谷的驻兵情况,子午谷中自古就有三个重要的堡垒,大明建立后,子午谷成为了民商道,失去了军事机能,大明便在其中一个堡垒中设立了巡检司,以盘查往来的民众,同时收取商税,而秦王占据关中后便将巡检司改成了驻军堡垒,最多时曾驻扎了千人,但随着关中军腐败盛行。大量士兵逃走,但军官们却隐瞒不报,以便于吃空饷,所以子午谷的驻军名义是千户所,应有一千名驻军,但实际上已剩下不到二百人。

这些重要的情报都全部传到了邓戬的手中,甚至在子午谷的守军中还有两名辽东军的斥候,使他对这次行军了如指掌。

一只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露出一丝微弱灯光,帐篷中两名随军参谋将一面小黄旗插在子午的尾段,“将军,这是我们的位置,离子午谷口还有不到三十里,离西安城还有五十里。”

“子午谷的防御堡垒在哪里”邓戬问道。

“在这里”另一名参谋将一面红旗插在不远处的一座山腰上,“离我们还有十五里。”

邓戬呼地吹灭了蜡烛,站起身对帐外的亲兵道:“传令继续前进十里后停下。”

大军继续前行,大约又行了五里后,两名探路斥候返回禀报:“子午堡内十分安静,守军并没有发现南面大军前来,而且已经和潜伏在堡垒内的探子联系上了。”

一个不到两百人的堡垒邓戬是不会放在心上,但他担心堡垒中有人会走脱前去西安城报信,从而使他奇袭的行动失败,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他立刻命令一支千户军以步行的方式疾速前行,绕到子午堡的前方截断子午堡守军的退路,其余两万大军继续前进,终于,在距离子午堡还有三里时,大军终于被子午堡的守军发现了,城堡内顿时一片混乱,镇守堡垒的守将,一名姓刘的千户将一面吼骂着命士兵准备战斗,自己却收拾贪污的白银黄金逃跑,但此刻已经没有人听他的话了,在辽东军两名暗探的煽动下,近百名愤怒的士兵将他包围在院子里,用乱刀将他砍死,数千两白银被士兵们一抢而空。

在朝廷大军还有一里时,子午堡的二百名守军便已经丢弃刀枪,跪在在山道两边向朝廷大军投降了,另有几十名不愿投降者向北逃窜,全部被截断去路的先锋拦住,几十人或被杀被俘,一个也没有逃走。

子午谷的行军顺利极大地鼓舞了大军的士气,邓戬一声令下,两万骑兵加快了马速,浩浩荡荡向西安城杀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