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驿站外面火光通明,黑压压的军队将驿站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栓在驿站院内的战马也不见了踪影。

“将军,好像是明军。”一名亲兵悄悄提醒平安道。

平安顿时醒悟,这不是燕王来追击他们的军队,是明军,他一颗心放下,便大声问道:“你们是谁的部队”

这时,火光中走出一名年轻的将领,向平安微微一笑道:“平将军。认识我吗”

火光中,平安见来将虽也穿着普通的铁甲,但他却戴一顶金盔,显示着他身份的高贵,似乎有点面熟,他略一思索,忽然想起来了,惊讶地道:“你是李维正”

“不错,就是我,我已经等你多时了。”李维正得到斥候在青县发现平安的消息,他立刻率军赶来拦截,他的大营就在沧州以东的海边。急赶一天,终于在沧北驿站截住了平安。

平安心中疑惑,他沉声问道:“李总兵,你率军赶来拦截我是何用意”

李维正淡淡一笑道“我是来救平将军一命。”

“救我一命”平安更加疑惑了。他连忙问道:“你此话怎讲”

“平将军或许还不知道,李景隆在你和何福偷袭燕营失败后,已经派八百里加急快报,向朝廷告你们二人不听主帅将令,擅自领兵出击。破坏了他的大计,要求严惩于你。”

平安勃然大怒,指着北方顿足大骂道:“无耻小人,分明是他勾结燕王,出卖了我们,他还倒打一耙,我就不信朝廷会相信他的鬼话”

李维正却冷笑一声道:“平将军。恐怕你到京城时,李景隆已经兵败如山倒了,那个时候,他为了保命,自然会将全部责任推在你和何福将军的身上,他可是皇上最信任的黄子澄两次推荐,黄子澄为了掩饰自己的推荐之责,他会让皇上听信你的话吗再说,李景隆是舟许人,李文忠之子,皇亲国戚,皇上赐他通天犀带,还亲自给他行了推车礼,这是何等宠信,如果皇帝听信你的话。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耳光吗你自己想想看,皇上会把罪责加到李景隆身上吗打败仗总要追究责任,李景隆已经先下手为强,告了你们。这个责任不由你来负,会由谁来负”

“这”平安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抹痛苦地神色,他知道李维正说得对,前一次大败后。皇上仍然让李景隆为主帅,可见是何等相信他,在自己和李景隆之间,皇帝怎么可能会选择自己自己前去京城,真的是回去送死。

李维正见他已经明白了,便叹了一口气,诚恳地说道:“平将军,我实不相瞒,驿站里的两个管事也是我的人,我如果想活捉你,只要在你们饮食中放点迷药就可以了,但我不想那样做,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谈一谈,让你知道自己的处境。”

平安抬头呆呆地望着李维正。半晌,他迟疑地问道:“你莫非是想让我加入辽东军”

李维正点了点头,道:“我非常清楚,那三声炮响,就是李景隆事先泄露给了燕王,就因为你们在前一天的战役中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才想借燕王之手除掉你和何福将军,你没有证据证明他勾结燕王、但他却能指责你们是擅自出战,破坏他的战略,这是已经定论之事,而普天之下,也只有我才能为你洗潸冤屈,平将军,我爱惜你这个人才。我非常希望你能加入辽东军,与我一道扫除燕王、蓝玉,平定天下。还大明一个朗朗的天空,你可愿意”

平安动心了,他沉思一下,对李维正道:“大人,能否让我想一想”

“好我等你。”

平安转身向驿站内走去,这时,李维正在他身后大声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焉能含冤郁郁而终”

平安身子猛地一振,他眼睛里射出了深刻的感情,他竟不再犹豫,转身走到李维正面前跪下,昂声道:“平保儿愿办大人效犬马之劳”

第二百五十九章 小露锋芒下

长江的水流在夜幕下如黑色丝绒带般奔流着,与天空上的银河带遥相呼应。几颗大星星发出璀璨的光芒,这个神秘幽远的夜色中,一支庞大的船队在浩淼的江面上劈波前行,东风劲吹,风帆鼓起,这支船队竟延绵五十里,足足有千船之多,满载十万辽东军向大明腹地而去。

李维正站在宝船船头上,望着夜空中漫天星斗陷入了无限遐想中,他并没有去想象星斗之中的奇幻仙怪,而是在想象着星斗下的大明江山,二十天前,他终于接到了朱允炆任命他为五军大都督的正式诏书,阻截燕军南下,一切可便宜行事。

他这两年一直在等待的,就是这份诏书,这就意味着他将来的一切行动,都是在披着合法的外衣下进行,意味着他取得了大明政治上的入门券,这是燕王所不能给他的,这也是他最终选择朱允炆,而不是燕王的根本原因,如果他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那他和蓝玉又有何异。

可以说这份诏书就是他的翅膀,带他遨游九天,李维正望着无边无垠的夜空。他的心也变成了一颗在银河中闪烁的星星。

天亮时,李维正率三万军在和州上岸了,剩下的七万大军在大将陈晖的率领下。向武昌驶去,李维正首先要对付的,就是燕将张玉的率领的三万先锋。张玉的先锋军在打到滁州后,便遭到了徐辉祖所率领的朝廷军队的顽强抵抗,又退回了凤阳,而这时,从湖广紧急调回的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抵达了亳州,截断了张玉军的后路,另一路则抵达颖上县,而辽东军大将罗广才率五万军进驻徐州,再加上李维正的军队从西南面的和州上岸,实际上便已经将张玉的军队包围了。

李维正的这支军队,是当年跟随他远征日本的老兵,其中包括一万火枪手和六千精骑,另外还配备有五百门轻型后膛炮,是他的精锐部队,先锋大将便是李维正刚刚收服的猛将平安。

从和州上岸后,他们一路北上,过桑根山、皇甫山、翻越大枪岭,这一天,大军抵达了凤阳府定远县,这里离凤阳府大约还有百里路程,大军便不再前行,在定远县驻扎下来。

城墙上,李维正默默注视着北方,考虑着下一步的行动,这时,大将平安慢慢走到他身后,沉声道:“大人,我觉得有点诡异,我们大军已经到了定远县,离凤阳不足百里了,却没有能看到燕军的踪影,这不符合张玉作战风格。”

平安当过密云指挥使,也曾随燕王北伐蒙古,和张玉十分熟悉。

李维正回头笑道:“说说看,你觉得张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符合他的风格”

平安沉思一下便道:“本来我以为翻越大枪岭时会遭遇他的埋伏,他擅出奇兵。但这一次,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隐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