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必须要孤注一掷。

他狠狠瞪了一眼北皇平一郎道:“不渡海,你难道想让我困死在九州吗”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大军登陆九州的决策失误,立刻转身对军官们喊道:“你们想过没有,大内家的游兵散勇只凭借一些破船,就能把明朝打得闭关锁国,他们明朝会有什么实力至少海上没有,我已派军船前去阻拦,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突破,咱们一鼓作气渡过海峡,把明军赶出日本列岛”

“战斗战斗”

军官和士兵们群起呼应,振臂高呼。足利义满满意地点了点头,断然下令道:“上船渡海”

无数日军士兵列队跑上了渡船。渡船晃了一下,第一批八艘渡船满载三千士兵,开始缓缓启动,虽然马关海峡最窄处仅不到两里,但最窄处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而且没有登陆的地方,所以足利义满并没有选择最窄处,而是选择了一处宽约五里的海域,两边都是浅滩,是渡海的最佳位置。

足利义满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命第一支军队手执盾牌、拿着长矛。只要能渡过一半,他便能在天平上得到一分砝码,毕竟李维正要攻打京都,不会在对岸留太多士兵,只要登陆的士兵越来越多,此涨彼消,他一定会夺回海峡。

足利义满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了。可他却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儿子足利义持是在三天前被击溃,而他从长崎赶到马关海峡也用三天时间。这三天时间里,明军为何不摧毁渡海船只

随着鼓声响起,士气高涨的日军开始渡海了,足利义满一把夺过鼓槌,亲自为军队鼓劲。

“咚咚咚”五丈大鼓发出震人心魄的鼓声,海面上日军大声呐喊,奋勇争先,五里海域,只要一刻钟就能过去,但对岸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动静。

就在这时,海峡北面阻拦明军船只的两艘楼船发出了尖利的锣声,随即爆炸声传来,明军果然不出所料地动手了,足利义满站在高处眺望北边海面,果然看见了黑瞳瞳的数十艘明军战船,而自己的两艘楼船满载士兵,近处用弓箭射击,远处用投石机防御,明军虽然大炮助威,而且数量众多,但它们慑于投石机的威力,始终无法靠近自己楼船,火炮也没有什么作用。

足利义满冷冷一笑,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明军虽然武器先进,但他们士气不如自己,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和不要命的日军硬拼,战争打的是人,光凭武器犀利有何用

“再渡二十艘大船”足利义满放弃了试探,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最快、最火速地登陆。

这时,对岸的明军也出现了。他们用枪射击,用火炮轰击,子弹密集。打得日军抬不起头,用盾牌也没用,不断有人惨叫着跌下船去,火炮射出的炮弹或落在海面上,激起滔天白浪,掀翻大船,或直接击中船只,把大船炸得粉碎,明军压倒性的优势出现了,只片刻时间,八艘渡海船便被炸沉三艘,海面上飘满了日军的尸体,但其它军船已经距离岸边不到五百步。

足利义满面无表情,这完全是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他已经摸清了明军的虚实,他毅然抡起鼓槌猛地敲击起来,“传我的命令,所有渡海船只全部启用。”

五十艘海船已经全部出发,近两万目军出现在海面,密密麻麻、铺天盖地,仿佛将海面也遮住了。

一座小山上,陈万里见日军渡船已经全部压上,他忽然下令道:“改变战术,动手”

随着小山上黑旗招展,进攻两艘楼船的明军战船忽然变了,他们一字排开,撕去了伪装的怯弱,开始用最犀利的火炮轰击楼船,炮弹如雨点般落在这两艘船上,顿时船体撕裂,碎木飞溅,火光冲天,尽管楼船上有投石机,但发射速度远远跟不上火炮,只一轮火炮,两艘楼船便被炸得四分五裂,迅速沉入海底了。

数十艘战船一举冲破封锁,兵临渡海船只面前,他们抢先拦住海峡。用密集的火炮轮番轰炸,渡海船只纷纷被炸翻、炸烂,顷刻间便有十几艘海船翻覆了,海面密密麻麻都是求救的日军士兵,剩下的海船大惊失色,纷纷调头,但已经晚了。明军的新式火炮没有什么时间间隔,数百门各种大炮无情地向海面上轰炸。海面上布满了大火,只听见无数绝望的惨叫,焦臭气弥漫在海峡上空,整个马关海峡都被血染红了。

而岸上的明军也同时发威,将十几门火炮改成了一百多门,配合明军战船前后夹击快到岸的渡船,日军死伤惨重,随着最后一艘渡船被炸沉,海面上一片冷清,海风拂来,二万多渡海日军全部葬身鱼腹。

岸上,所有的日军官兵皆目瞪口呆,足利义满脸色惨白,呆呆地望着这一切,忽然,他手中的鼓槌落地,一口血喷了出来,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这就是李维正部署的策略,等足利义满快爬上陷阱时才割断绳子,再狠狠地将他踹下去。

洪武二十六年七月中旬,李维正率领俨如航空母舰般的战列队,抵达了距日本北朝首都京都不足三百里的若狭国海面上。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东征日本八

“大人,我父亲七万军队被困九州,情况已万分危急,恳求大人出兵救援,明军人数并不多,大人若坐视不管,任由明军肆虐日本,大人将成为日本的罪人啊”

大堂上,足利义持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而在他对面,北朝关白一条经嗣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坐在矮桌前依然出神地鉴赏他的瓷杯。在他身后,十几名北朝大臣冷眼旁观,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丝幸灾乐祸,从前权倾一时的足利义持也会有今天吗

一条经嗣约五十岁,皮肤白皙。一举一动像女人般的轻柔,长得非常温文尔雅,关白就仿佛明朝的太师一样的官职,地位崇高,而且不仅仅是虚职,一条经嗣家族是日本四大名门之首,手中也有数万家兵,事实上他在北朝是仅次于足利义满的权臣,如果他点头相救,那他至少可以动员十几万大军。

可是一条经嗣没有半点相救的意思。任凭足利义持头上磕出了血,他也只是淡淡一笑,“大将军吉人自有天相,你就不必担忧了。”

足利义持终于看出来了,这些人非但不想救自己父亲,还有落井下石之意,他“腾”地站起来怒道:“那好,我现在就去招募兵勇,不求你们”

说完他大步向堂外走去,就在这时。一条经嗣的眼中迸出一道杀机。他轻轻一挥手,只见从两旁的夹壁中冲出数十名身材魁梧的刀斧手。他们一下子将足利义持按到在地,手起斧落,砍下了他的头,足利义持一声惨叫,命归黄泉。

一条经嗣见满地是血,他眉头一皱。用一条洁白的毛巾擦了擦手,起身到里间去了,十几名大臣面面相视,人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惧意,杀了足利义持,那意味着关白和太政大臣彻底翻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