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脖子,忘情地亲吻着她苦苦等候的男人,不知过了多久,两唇分开了,李维正凝视着她的眼睛,柔声道:“今晚给我,好吗”

紫童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一刻,她渴望着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爱人,李维正将她拉了起来,一边脱去了她的衣裙,一边跪下来亲吻她的每一寸肌肤,紫童闭上了眼睛,轻轻抚摸着爱郎的头,她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任何障碍,过了良久,却感觉他没有了动静,她不由睁开了眼睛,见他正满眼惊叹地望着自己的身子,紫童不由羞涩地问道:“我美吗”

“美得简直无以伦比,这是属于我的吗”

李维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生了孩子,变得成熟了,却更加丰满白晢,她细长的腿,她柔软苗条的腰肢,她滚圆的以及高耸上翘的胸脯,再配上她高挑的身材,一切都完美无缺,简直就是造物者的杰作。

李维正心荡神摇,他迅速将房门反锁,吹灭了灯,一把将她横抱了起来,有些急不可耐地将她抱进床内,紫童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耳边娇嗔道:“今晚不准你像上次那样猴急,我要你慢慢地来,要温柔地对我。”

“我会的”

帐帘放下了,大床里渐渐传来紫童娇喘呻吟之声,春意盎然,时隔一年多,他们再一次地水乳交融了。

离他们不远地另一个房间内,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宝贝正头靠着头,香甜地沉睡着,她们似乎也明白父母的久别重逢,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安静过。

卷一 卷进大案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远方来客

夜,李维正忽然被一阵吵声惊醒,他披衣起床,来到了窗,只见城北方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街上人声嘈杂,不知有多少人赶去救火,李维正眉头皱了起来,失火的方向似乎就是周明的家。

“大郎,怎么了”里屋传来紫童的声音。

“没什么,好像有地方失火了。”李维正关上窗户,走回了里屋。

“又是饥荒,又是火灾,真是可怜。”紫童叹了口气,又对李维正道:“你明天还要起早,快进来睡吧”

李维正又凝神听了一会儿,便吹灭了灯,进帐休息了。

次日一早,李维出门前往军营,他骑马路过北门时,不由停住了脚步,果然是周明家所在的小巷,几乎已经被烧成了白地,残垣断壁,袅袅地冒着青烟,十几个衙役围成一圈,不准看热闹的人进去,废墟深处隐隐有哭声传来。

这时,两名昨晚负责在小盯梢的亲兵匆匆上前行礼:“参见大人”

“这是怎么回”李维正马鞭一指小巷问道。

“回禀大人,昨晚这里忽起了大火,火势实在迅猛,烧了二十几户人家,听官府人说,死了三十四人。”

说这里。亲兵压低声道:“大人。周明好像没有逃出来。”

“那你们可确他是被烧死了”

亲兵迟下道:“他地妻子逃出来了们一早见她正跪在一具尸体前大哭。只是那具尸体。我们实在辨不出模样了。不过尸体确实是在他家里被发现。”

“那他妻子现在在哪里”李维正又问道。

“和其他人一起到城外埋尸去了。”

李维正见灾情惨重。眼睛里不由闪过一丝怒色立刻回头对一名亲兵道:“命十三郎速来见我。”

他催马便向军营驰去,还没到军营,老远便看见十三郎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口,见李维正过来,他连忙上前行礼。

李维正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我让你放火了吗”

十三郎叹了一口气道:“属下无能,还没到地方,大火就烧起来了。”

李维正一怔,急忙问道:“难道火不是你放的”

十三郎摇了摇头,“属下绝不敢擅自放火火确实不是我放的。”

李维正吃了一惊,他急忙吩咐亲兵道:“速去将周明的妻子抓住,问她实情。”

没多久,亲兵便回来禀报“周明的妻子确实不知情,她说大火起来时周明本来是和她一起逃出门,后来又跑回去拿银子,便再也没有出来了。”

周明被烧死的可能性很大了,但这场大火的不明起因,让李维正心中总有一抹难以挥去的阴影,随着时间推移场大火也慢慢被人遗忘了。

就在这天下午,山东半岛上空乌云如墨电闪雷鸣,骤然间下起了沱大雨白茫茫一片,无论是百姓、官员还是士兵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冲进大雨里欢呼跳跃,笑声、哭声,整个山东半岛都沉浸在久旱逢雨的极度喜悦之中。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又连下了几场大雨,山东半岛的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难民们开始陆续返乡,李维正也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又去了几趟威海卫,处理那边的军务,准备安排军船将三十万两白银送往天津卫,就在李维正忙碌着军务时,他的述职报告也送到了兵部,再由兵部递上朱元璋的御案。

御书房内,朱元璋正饶有兴趣地站在窗前用李维正献上的千里眼眺望远方的景物,原本依稀难辨的物品一下子纤毫毕现地呈现在他眼前,原本根本看不见的风景也落入了千里眼中,从前天得到这具千里眼起,朱元璋便对它爱不释手了,随时带在身边,连睡觉也将它放在枕下,为此,他专门命人做了一个软套,将千里眼小心保存。

天空阳光灿烂,朱元璋最终克制住了用千里眼望太阳的冲动,在李维正所写的注意事项中第一点就不能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朱元璋向远方眺望半晌,便放下千里眼,回到御桌前,千里眼只是他的休闲放松,处理朝务才是他的正事,每天事务繁多,各部送来的奏折堆满了御案,朱元璋已经习以为常,他沉吟了片刻,又一次从御案上取过了李维正的述职报告,这本由兵部呈上的述职报告他已经看了三次,最初他的批示是以军功论赏,但被兵部的给事中驳了回来,兵部认为李维正无论耽罗岛之战还是日本长崎港海战均未得到兵部的批准,炮轰釜山虽事出有因,但有以上凌下之嫌,更不能表彰。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对李维正的海上临机决策权的解读,兵部与李维正自己的解读并不相同,兵部认为海上临机决策并非无限制的行使权力,一些小的作战,比如在海上遭遇海盗或者倭寇,或许他可以自决,但涉及到国与国争端这种重大军事行动,他李维正则没有这个权力,焦点就集中在炮轰釜山这个事件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