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金权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次传奇

当然,陈金自己并不知道这背后还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原本前途似锦的未来竟然拐了个大弯,要最少等多两年才会真实地出现在他的身上;事实上,只是通过某些报纸转载或者某些图书馆冷门书籍中知道一些金融词汇意义的他,自己都不太确定自己填到试卷上的答案是否一定正确。原本按照他的想法,是这次证券交易所的招募考试都未必能够通过的,就算通过了,自己的年龄好像也不合格,估计很难被选上,所以这次被无意中选中,成为证券交易网点正式工作人员,哪怕是最底层的柜台交易员,对陈金来说,也是意外之喜了。

因为这个意外之喜,陈金回家里和一家人好好庆祝了一番,因为家庭贫困,一个月前陈金还有自己失业在家的母亲才被人从住的地方赶出,现在只好住在好心的小舅家里。

陈金舅舅林程原本是做工程队的,前些年日子好的时候,脑子灵活的林程干脆将手下国营工程队私人承包了下来,过了两年又干脆成立了自己的私营小型建筑公司,一时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那时林晓娥和陈金两母子的日子不好,还经常接受舅舅林程的帮助。

可惜好景不长,林程承包的原国有工程队继承了大量原来工程队破旧的工程器械,前两年这些破旧的工程器械修修还能勉强使用,加上生意不错,所以林程的日子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好。

只是这两年林程工程队里面的破旧工程机械却几乎同时进入了报废期,连修都没法修了,没有工程机械,就无法完成承包下来的那些建筑工程,而购买新的工程机械又是一个林程绝对拿不出来的天文数字,加上这两年经济大环境不好,工程难接,林程的小建筑公司日子过得越来越惨,慢慢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了,甚至被迫将家里原本宽敞的新房给卖了去还债,眼下全家四口人也是挤在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租借大通间里面。

小舅林程原本是个快乐开朗的性子,被艰辛的生活这样一折磨,渐渐也沉默寡言起来,也是今天看见外甥陈金来,才多笑了几次。

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了顿饭,临走的时候,心疼儿子工作辛苦的母亲林晓娥,还把自己最后的积蓄一千五百元塞给了陈金,害怕陈金因为没钱,在工作中吃亏。

陈金抓着母亲给自己的钱,眼泪都几乎要流了出来,他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和家人都越过越好,所以为了这点,他要掌握金融的权力

一转眼,陈金已经在这家鹏城八卦路上的股票交易所分点工作了半个月,只是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却和他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

当时国家高层刚刚决定要开办上海和鹏城的股票交易市场,但是这时还没有正式开放,连两个股票交易市场具体正式开放的日期都暂时还没有公布。

既然股票交易市场仍然没有开放,那么陈金他们这里,当然是不能买卖股票的,于是业务便清闲得可怜;他们这个交易所分点,也只能按照上面的意思,帮忙做一些公司股票预托发行证之类的闲杂业务。

这些股票预托发行证其实就是那些公司向原始股东募资后发给的凭证,等到公司正式上市后,就可以正式一张凭证转为一百股流通股,进入市场流通。中国股市一手一百股的最低交易单位,似乎就是从这里出来

当然你要是不想要这种股市预托发行权证了,也可以在陈金他们这里进行柜台寄存交易买卖,登记交易价格后,只要有别人愿意以这个价格购买你这张权证,你就能将手中这张权证换成现金。

可惜目前拥有这些预托凭证和对交易这些凭证有兴趣的人实在是太少,上午有时还热闹点,下午的时候,陈金这些交易柜台的员工经常很久都做不成一次交易,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整个鹏城所有证券交易所分点所有公司交易预托权证一天加起来的交易总额甚至不到两万元这是蛮搞笑的事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下资料。

于是原本在陈金想象中,每天出现在这个证券交易所分点的成员,都应该和电视剧大时代里的那种高级金领金融精英形象一样,一脸精明酷相外加混身高档西服皮鞋领带,可惜实际情况却是和陈金开了个大玩笑,每天有兴趣前来陈金他们这个证券交易所分点做交易的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没有半点金融精英的影子,反倒都是那些退休了实在没有事情干,穿着短袖大裤衩的老人家们经常来逛逛;心态方面,抱着好奇心尝试玩玩的心态前来交易的人也远比认真做交易的人更多。

其实老爷爷老太太们每天大多也就是随便看看,偶然做些交易,大部分时候却是在这个股票交易市场分点颇为宽敞的大厅当中聊天打屁,下棋说书,家长里短,搞得陈金经常双目发直,觉得自己宛若身处政府公办的老人活动中心。

想在这样的人群中找到陈金想知道的那些答案,就像要他在沙漠里找到活蹦乱跳的鲜鱼那样艰难。

其实这也算正常现象,陈金印象中电视剧大时代里面那个香港的股票交易市场描述的是香港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时候的情况,那时候的香港证券交易所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经数次世界金融危机的考验,早已发育成熟,甚至为香港带来了东亚金融中心的美誉,每天在这个交易市场中流过的金钱,比长江黄河中的河水还要浩瀚,夸张点来形容足可以填满整个太平洋;有人更说,香江里面流淌的全都是滚烫的黄金;前来香港证券交易所做交易的职业精英们,自然衣冠楚楚,少数走颓废朋克鸡窝头独特路线的,手上也会不经意地带上一只百达翡丽手表,借以隐射自己身价不菲的事实。

宽宏壮丽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和陈金所在的这些鹏城证券交易所简陋分点相比较起来,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的可比性。

没有可比性并不是问题,陈金觉得自己可以等,等到自己身处的这个鹏城证券交易所分点多少像点样子的时候。

可真正更为糟糕的问题是,生活在看不到希望时,通常还会变得越来越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市场交易量实在太过稀少,加上参与交易的人们大多数基本没有什么金融常识,几乎都是团体性地凭借本能在市场上乱搞的关系,自从陈金上班以来,在陈金这个股票证券交易分点交易的那些股票证券交易权证的价格,几乎没有上涨的,绝大多数公司的预托交易权证,倒是宛若陷入沼泽中的千斤大石一样,每天怀着一个固定向下的微小斜率,义无反顾地向下,向下,不断地缓慢下跌着。

陈金毫不怀疑,要是日子够久,这些在柜台交易的公司预托权证,总有一天价值会跌到零去如果不能跌成负数的话。

这样诡异的情况下,每天来交易市场交易的人们哪怕所知道的金融常识再少,也知道事情恐怕是有些不好了,虽然具体哪里不好,他们也有些说不上来。

首先产生变化得是在这个证券交易所分点里每天来交易的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脸上都是好奇、好玩的表情,可是这么多天的下跌过后,人们的表情开始慢慢变化了,变得越来越严肃,阴沉,欢声笑语变得越来越稀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