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好医生 > 分节阅读 334

分节阅读 3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的更斗道:“还不如一刀两断,把这些突厥人都砍了,倒也省事”

古蓝田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条鸡腿,正在大啃。他和别的将军不一样,不是太喜欢吃牛羊肉,而是喜欢吃鸡肉,冬天养鸡,开销不因为鸡不吃草,吃的是谷子,要不然长不肥,鸡和人的食物有冲突,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古蓝田有品位,身份特殊。在玉门关这种地方。冬天吃鸡,可是和中原人夏天吃冰镇西瓜,都属于最高级的享受。

古蓝田咽下一口鸡肉,满嘴油光光地道:“听说这次来的突厥人,和关外那些大不一样,不能全算是废物,俱说突厥兵就有五万之多。

将军们却都道:“真正能上战场的,不见得有五万,挑挑捡捡,和咱们辅兵一样的,顶多两万,如果和府兵一样的,最多也就五千人吧,可能这都不到”

古蓝田扔掉鸡骨头,擦了把嘴,道:“就算五千人,那也不少了,我有个打算,想从里面挑四千人出来。凑出一营府兵,那咱们就有三营府兵了,可以向朝廷多申报些粮草兵械,大家也能多些油水。”

将军们笑道:“咱们的油水已经够多。成天吃肉,实在无趣。如果能多吃些青菜,那就好了,哪怕是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顿,那也好过成天吃肉啊”

古蓝田笑道:“中原各州县的人要是能天天吃肉,就如同天天过年了,你们天天吃肉,却反叫无趣,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一名参军道:“大都督,如果我们要分王平安的士兵,怕他不肯啊兵权这东西,没有时无所谓,可一旦有了,换谁谁也不肯轻易撒手啊”

古蓝田想了想,道:“说的也是,那怎么能让王平安分兵给咱们呢”

参军道:“这个简单,还得从粮食上想办法。大都督请想,咱们三天给关外那些突厥人一次粮草,那个阿史那家的小崽子,见着你就象孙子见着爷爷似的,巴结得不行,要是咱们给王平安的粮草,妾成一天一给,再时不时地断他的炊。保准他也成了你的孙子,求你都来不及”

将军们哈哈大笑,吼道:“那平安汗。岂不就变成了孙子汗”

古蓝田摸了摸下巴,道:“前些日子。朝中有位大将军给我送来书信,让我放一个和尚出关,那个和尚曾说他和王平安关系不错,而且还是王平安去求的那位大将军,这才讨得信来。要是逼得王平安太狠,他去向那位大将军告状,我可有些兜不住啊”

“哪位大将军替他写的信”参军问道。古蓝田并不回答,一摆手,道:“你们只要知道王平安上面有人就行了,他的兵马并不好分,所以还得想办法啊”

参军眼珠转了转,道:“要是他上面有人,那事情就不好办了,不过也不是全无办法”

将军们一起看向他,这个参军一向鬼点子多,算是军中的智囊。

参军向西边指了指,道:“关外那个阿史那家的小崽子,不是他的弟子么,他可有个娘呢,听说姓吴,是中原人,并非突厥娘们儿。大都督要是不嫌弃她是寡妇的话,不如娶了她,到时阿史那家的小崽子便成了你的继子,把他往手心里一捏,还怕王平安不听话么”

古蓝田皱起眉头,道:“这个,,不过是个弟子而已,不见得能要挟得了王平安吧”

参军嗨了声,道:“王平安是中书舍人,必是酸丁无疑,这些文人骚客最重名誉,大都督要是以继父的身份。对阿史那家的小崽子动点小粗,那小崽子必会求王平安庇护他,到时王平安抹不开情面,肯定要来求大都督手下留情,那时再提条件,不怕他不答应。”

将军们拍手大笑,都笑道:“这招够损的,不过当爹的打儿子。天经地义。要是王平安想插手管一管,那他就得出点血了,咱们不要他别的,就要他一营的突厥兵”

古蓝田也高兴了,拿起一块鸡肉放在嘴里大嚼,笑道:“好 那就这么办。去个人带些礼物,告诉那个吴氏,大爷要讨她做明天就成亲嗯,这鸡屁股真香,油多”

那参军晃晃悠悠地站起身,道:“这事就交给末将了”一步三摇地出了屋子,去找阿史那奇钵儿。

第四百四十五章 葫芦河

具望着前面的雪地,不平安道“快丫,就要到达玉门唉川,一出玉门关,就是我的封地了”

苏定方跟在他的马后,道:“侯爷,末将以前来过这里,再往前走就能看见山了,山路之间有一条大河,名为背芦河,玉门关便建在河的那边,沿着河有烽火台一百余座。”

他用马鞭一指南面,道:“现在咱们的位置不太好,往西南方向二十来里是瓜州,而往西北五十来里,便是葫芦河了。咱们今天是去瓜州休整,还是在雪地里过夜,明天接着去玉门关”

王平安向南望去,却望不到有城池,冬天的天空有些灰蒙蒙的,能见度不高,他道:“咱们要去瓜州,怕是那里的刺史又要抱怨,这一路上我尽听抱怨了,不想再听。还是在雪地里对付一宿吧,反正五十来里,明天也就能赶到了。”

苏定方却道:“五十来里是到葫芦河的距离,并不是到玉门关。五小门关建在山口要隘之处,还有二十来里的路程,而且道路难行,至少得后天才能赶到。”

王平安哦了声,唐代的玉门关和现代的位置不一样,当然现代的他也不清楚在什么具体位置,但既然是重要关口,那肯定周围地势险要,道路难走,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想了想,他道:“算了,还是在雪地里对付一宿吧,也不急在一时。”

苏定方便不再说话,传令下去,再赶一段路,今天仍在雪地里扎营。

突厥人一路走了数千里,要说疲惫,只就疲惫不堪了,可人只要有希望,不管多苦多累,就都能支撑下去,人人均知,过了玉门关,那就是折柳县了,是他们可以休养生息的地方。所以,就算是再累,他们也没人抱怨,不管男女老弱。都在拼命挣扎着往前走。

雪地里行路艰难,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