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好医生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牛不拉听后惊讶道:“九阳白珍菜亏你想的出,小白菜就叫小白菜呗,还什么阳呀珍呀的,这玩意儿也能治病”

王平安道:“这孩子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只是有点虚热,原因是胃气未升,只要将小白菜做成汤,给这孩子喝了,他的病就能好。给他开药的医生远在长安,只开药方,却没见过孩子本人,没能食养尽之,所以这孩子的病才被拖住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牛不拉却道:“可咱家地里的小白菜还没长出来呢,没法给他吃啊唉,糊涂了,去街上买不就得了”

王平安肚子很是饥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他叫来仆人,详细说了该怎么做菜,嘱咐一番。刺史府里办事当然快,不多时饭菜便送了上来。

说来也怪,贺楼奇家里什么没用,饭菜可谓食不厌精,但这孩子偏偏不肯吃,而在牛不拉这里,喝小白菜汤却挺香的,竟将一小碗饭全都吃了

牛不拉笑道:“这孩子胃口不差啊,为什么说他不爱吃饭”

王平安道:“小白菜虽非名贵蔬菜,却是养生之佳品,可解虚热,对于这孩子的病来讲,小白菜正是对症之物,他当然吃得多,吃得香了。等过两天你再看,他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那吃的就更多了”

他站起身,道:“我去跟贺楼老先生说一声,让他也高兴高兴”

出了小楼,直奔偏厅,等进了厅门,他发现牛正宏一脸的无奈,而尉迟恭和贺楼奇相对而坐,都是莫不做声。

原来,牛正宏跑回来谈判,把条件开出,好处坏处统统说明,可贺楼奇就是不松口,不肯调用军粮,一来军粮事关重大,虽然现在情况特殊,可让贺楼奇松口,也实为不易,二来贺楼奇老得毛儿都白了,什么阵仗没见过,想说服他,那是开玩笑了,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别人说啥都是白搭

王平安进厅之后,道:“贺楼老先生,你家的孩子肯吃饭了,你过去瞧瞧”

贺楼奇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道:“你,你不是骗我,他真的吃饭了”

王平安笑道:“你看看便知”屋里几人一起出来,赶往小楼。

待进了屋子,贺楼奇到了孩子身前,道:“我儿,你吃了饭了”

孩子扬起头,看着父亲,将空碗举起:“爹爹你看,孩儿将这一碗饭都吃了”

不由自主地,贺楼奇眼眶湿润了,他俯下身子,抱住孩子,道:“心尖尖啊,你把爹爹吓坏了”

牛正宏也跟着俯下身子,道:“贺楼老先生,那你看刚才咱们说的事儿”

贺楼奇抬起头来,没给本州刺史半点儿面子,而是对王平安道:“平安小神医,多谢你救了我孩儿一命,今天的事儿,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应”

王平安深施一礼,道:“多谢贺楼老先生了”他冲牛正宏点了点头。

牛正宏满脸喜色,冲他一挑大拇指,尉迟恭却很直接地道:“好平安,道爷更喜欢你了”

牛正宏告了个罪,飞步出了小楼,奔到前堂,叫道:“所有人都来,本官有话要说”

官员们谁也没走,见他出来,忙分列站好,听他讲话。

牛正宏道:“粮食一事,全仗总管斡旋,已然解决,赈灾新法可以实施了”

官员们一听,都感惊讶,这么大的事儿,说解决就解决了,那王平安看来有两下子啊,怪不得尉迟恭让他当个总管,果然没看走眼

牛正宏又道:“如果赈灾新法有效,那我徐州就可以平安渡过灾年,我们要好好做,做出个样板出来,那么全天下的州府便可效仿,以后再遇灾年,按法实施,可解无数百姓倒悬之苦,此为善政,我等需尽心尽力去办,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这个是大大的政绩,千古赈灾,无不以施粥为主,而今徐州以工代赈,如果一旦成功,那必会上达天听,朝野称赞,并且定会被记入史书,流传后世。官员们谁都希望史书里能记有自己一笔,听牛正宏说得恳切,尽皆答应,一定竭尽全力的去办

牛正宏又道:“大家齐心协力地办事,先去贴告示,通知全城百姓。还有,把本州富户都请来,本官要和他们说明利弊。自古天灾不可抗,可我徐州如今却要逆天行事,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共抗天灾,本官相信,人可胜天”

“人可胜天”官员们跟着他大声叫了起来。

牛正宏正了正官帽,转出桌后,走出正堂,站在众官员之前,对着天空大声叫道:“赈灾新法,自我徐州始”

“赈灾新法,自我徐州始”无数的声音响了起来。

--------

附:

视力减退食疗方

肝肾不足

枸杞菊花粥

配方:枸杞子15克,白菊花4克,糯米150克。

制法:将枸杞子、白菊花切碎,与糯米一同加水放置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养阴清热,补肝明目。

用法:早晚分食。

第一百一十五章 皇帝给你取表字

凡事难的是如何做计划,而计划一旦做好,照着执行,只要没有人掣肘,那么还是很容易做好的

这次赈灾,牛正宏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要给自己拼个升迁的资本,在他的带动下,徐州官场整个动了起来,官员们人人卖力,各尽其责。一时之间,情况大变,再无先前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事情发生,赈灾事宜,迅速展开

以工代赈的告示贴满徐州城的大街小巷,城外的各个乡村小镇也都贴了出去,为了让不识字的百姓了解告示上所讲的内容,王平安又跑到了咸同书院,把事情和邱问普说了。邱问普当然要大力支持,这是善举,做为徐州名士,他当然要参与进去

于是乎,咸同书院的学生们全体出动,每张告示下面都有一人守候,专门给百姓念告示,并详细解说。以工代赈是新法,百姓们都不了解,能有咸同书院的学生给解说,既可以让百姓们明白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又增强了新法的可信度

本来王平安还怕耽误了学生们的功课,引起不满,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