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乌纱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造技术他认为对军械的有效控制,是控制军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地方想反叛中央,就会立刻失去先进军械的支持,那些枪炮寿命有限,没有的军械供应热兵器军队立刻就会落后成冷兵器军队,官军本来就最注重火器训练,如果没有了枪炮,战斗力可想而知。

待宋应星和章照出去之后,张问又开始处理那些奏章因为奏章实在太多了,长期亲自处理实在受不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平衡制度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于是现在张问采取的办法是“贴黄”,先叫通政司摘取奏疏中要点黏附在奏疏后面,然后每份奏疏他就只看后面的贴黄,不重要的直接丢在一边让王体乾处理,自己专门挑重要的奏疏批复。

饶是如此,他还是觉得累,这时候他心道:今天早上顾秉镰建议让朱燮元尽快结束辽东战事,如果朱燮元回来了,以他的资历和功劳,下旨让他入阁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张问偶然现太监庞承平在门口缩头缩脑的,过了一会在一旁侍候的李芳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出去也不知这两人在捣鼓什么玩意,张问也懒得去管,佯作没看见,继续处理奏章。

李芳走出西暖阁之后皱眉道:“没见咱家正侍候皇爷呢,有啥事吃饭的时候再说不成”

庞承平的脑袋上窄下宽,面有奸诈之相,这时候鬼鬼祟祟的看起来加奸猾,他把大嘴凑到李芳的脑袋边上低声道:“二祖宗,是王体乾那边的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

二祖宗这个称呼还是李芳的专用“谋士”冯西楼叫出来的,这么一来,庞承平也跟着这么叫了。

李芳一听忙把庞承平带出乾清宫,找了一处屋子进去,又叫身边的小太监在门外看着,这才沉声问道:“是以前的东厂番子办的那事儿”

庞承平点点头道:“可不是那事么。”

李芳道:“东厂那些人的手艺还没落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庞承平面有激动之色:“这回非叫他王体乾吃不完兜着走,纰漏正是出在他的得意儿子李朝钦身上,这家伙跟着王体乾附庸风雅,可又只学到皮毛,弄成贪财又好色的本事,在正阳门外边和宣南坊各有一处宅子,养着好些个姑娘”

李芳脸色一变:“就差出这个这算什么事,有鸟用啊”

“二祖宗您别急,小的不是没说完么,李朝钦这么一折腾还不得缺银子,他只好收外朝那些当官的贿赂,这不两天时间番子卧底就探明了一次他和外朝官员秘密往来的事实,那官儿叫龚鼎兹,刚从江左调任中央,不知怎么勾搭上李朝钦的,送了一大笔银子,时间地点,还有他们秘密相会时说的每句话都有记录,还有人证,这货就算有三张嘴都没法子抵赖。”

李芳听罢大喜,说道:“这件事暂时保密,咱家先和冯西楼商量商量,看怎么寻个机会让皇爷知道,王体乾那帮人是怎么吃里扒外的,哼哼。”

司礼监衙门里和以前一样,深灰色的基调,照样得阴沉王体乾的管家覃小宝急冲冲地走了进去,寻到他时,王体乾正在案边批阅从乾清宫递过来的奏章,旁边还有李朝钦帮忙,另外还有两个小太监端茶送水。

覃小宝一看有不相干的人在,便没敢急着说出来,刚要开口提醒,王体乾已抬起头来看到了覃小宝脸上的神色,便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李朝钦在旁边这时王体乾才说道:“有什么急事儿,现在说。”

覃小宝看了一眼李朝钦,沉声道:“老奴得到消息,李芳掌握了李公公和外朝大臣密会的证据,好像要借机挥,在皇爷面前谗言,这事儿不仅对准李公公,老爷也得受牵连。”

李朝钦一听,他那张猴子一样的脸顿时变得就像猴子屁股一般,用极其无辜的眼神看着王体乾。

王体乾的脸也拉了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消息可靠么”

覃小宝道:“绝对可靠,办这事的人是东厂番子那帮人以前东厂还没撤销的时候,老爷兼了这么些年的东厂提督,老奴也因此认识里面的不少人,现在他们改换门庭,到了御林军手下做事,可和咱们的交情还在不是不想李芳那厮竟然找东厂的人办这事,立刻就有熟人跑来和老奴通气,这不老奴才知道有这事儿。”

就在这时,李朝钦突然从椅子上直接扑倒在地,脑袋磕得咚咚直响:“儿子该死,儿子死也罢了,没想到会连累干爹,干爹一剑捅了儿子,这样儿子心里还好受些。”

王体乾闭上眼睛,看也不看李朝钦一眼,不气也不恼的样子,让李朝钦心里面反而加害怕李朝钦知道这次是真捅了篓子,跟着王体乾混了这么些年,有些道理他还是清楚的,除非遇到不理事的昏君或者别有目的的君主,一般情况下皇帝比较忌讳内外勾结的状况出现要是李芳再在皇帝耳边这么一谗言,后果可想而知。

不料王体乾却没事似的,睁开眼睛淡淡地说道:“那么紧张干甚起来。”

“干爹”李朝钦是二仗和尚摸不着头脑,怔怔地看着王体乾,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王体乾道:“不就是收点银子吗咱们没贪内府的银子,就是拿点贿赂,又怎么了,啊”太监不比文官,他们可不在乎什么名声,名声拿来也没用所以王体乾并不责备李朝钦一个太监还养花姑娘什么的事。

不过李朝钦却真的懵了,难道干爹想不到皇爷忌讳内外勾结的状况出现他自知自己的那点心思都是和王体乾学的,他能想到的事,王体乾肯定也能想到,可王体乾没事似的,难道有什么玄机

段十一 千两

开元元年五月,各地的夏粮已开始征收了,大乾朝的税收政策延用明朝“政”之后的办法,依然使用一年两次征收的法子,分秋夏两季一到这个时候,无数的官吏就会绞尽脑汁想出最隐秘的方法公报私囊。

大部分文官虽然以道德清廉标榜自己,但贪官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其中有个姓王的盐都转运使被御林军的密探查获了证据,被逮捕下狱,这位王大人的事儿传出来之后在京师流行了好一阵:说是三司法问案,问他“你知道贪墨是犯法的,却如此明目张胆知法犯法,难道你不怕律法治罪么”,那王大人的回答十分搞笑,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穷。”

一时那句“我什么都不怕就怕穷”成了京师民间的流行语

不过每个汉人王朝,还真不缺那种不怕穷的官,这种人是打心眼里信仰他读的圣贤,以济世为民为人生目标,自己却穷得叮当响目前乾朝名气最大的这种清官,当属吴兆兴,明朝万历时的进士,干过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一直克己奉公甚得民心,有人密查过他的家当,基本是家无余资。

永历年间,吴兆兴出任过广西布政兼视鹾政,管着官盐那实在是个肥缺,不料干了几年他竟然没捞一文钱,张问听说之后便调他到中央担任都察院都御史一职,一直到现在。

五月初十这天,吴兆兴得到了一份太监李朝钦收受户部官员龚鼎兹贿赂的材料,其中细节十分详尽送密文的人把东西交给了吴兆兴的管家,也没留下名字便走了,管家只好把东西转交给了吴兆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