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南宋当名将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满手药泥的赵皇帝吩咐道,只见他一脸的郑重,连额头溢出的汗水都没空去擦拭。满脸疲惫的小根子应了一声,转身跑到药架前开始翻找起来,可是连着三个时辰都在捣药,早已累得是头昏眼花,面对满满一架子的药材小根子只觉得犯晕,翻了两遍也没发现夹杂在其他药材中的那根小人参。实在是没力气了,小根子回头看了一脸专注的赵皇帝,忍不住坐在地上想着歇口气再找,要不然今天自己得晕在这堆药材前。

一边喘着粗气,小根子一边琢磨,这皇上怎么就这么精力旺盛呢,看他那样子再干三个时辰也没什么问题,也许那时候自己已经累死了,胡思乱想着小歇一气,小根子咬牙站了起来,还是赶紧找出来吧,要不人等会儿皇上生气了可就不好玩了。又是一阵翻找,小根子总算是把人生抓在了手里,嘿嘿一笑,也不敢过多耽搁,直接扔在药罐里就是使锤捣,撞击声如骤雨般响起,传入赵皇帝耳中是那么的让人感到亲切。

加入人参,这料就算是齐了,看着满满一小罐药泥,赵皇帝满意的笑了笑。这罐东西可是自己查阅了大量的医典,包括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以及千金方等等,这还不算,还有这些年来派人四处打听来的民间偏方若干,经过仔细的思考,赵皇帝在这味药里面添加了滋气养血的阿胶、鹿茸,更有大量的壮阳药物,譬如珍贵的虎鞭、熊胆等药材,这东西一般人可使用不起的,另外就是些便宜的了。诸如雄黄、锁阳、阳起石等等。一算下来,竟然有近五十中药材,对于这么多壮阳的药材加在一起,赵皇帝可是信心满满,这一次,一定会只好自己的病

45278941954

第348章 杀机

小李将军左等右等,直到天色暗下来也没见消小褚,心中不由得叹口气,看来这铁皮的事情是没得指望了,否则小褚早跑回来。

事情确实不好办,小褚走街串巷,带着两名下属将临安城内有点名气的铁匠铺子几乎转了个遍,一个个久负盛名的老师傅一听他的要求就摇起头来,这么薄的东西打造出来倒是可以,可是根本就无法弯折,除非直接在打造的时候弯折,可是尺寸要求太过苛刻,这种东西自己做不来。

一圈下来得到的答复几近相同,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小褚只好苦着一张脸回府交差,不是自己不尽力,实在是没人能拿的下这活。小李将军听他一说,人不摇头叹息,看来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什么时代都不乏聪明的人,自己想得到前人又怎么会想不到,只不过也和自己现在面对的状况一般,根本就没人做得出来罢了。

摇了摇头,小李将军对这一脸疲惫的小褚说道:“算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去吧,这是咱们再想办法。”

时间飞快,杨沂中不愧是个实在人,一接到圣旨就带着几名侍卫轻装飞奔临安,张俊倒也高兴,一看见这人就觉得心烦,现在皇上倒是绑了自己一个忙,总算是把他掉走了,却是不知道杨沂中鸿运当头这次是去升官去了。按照张俊的想法,这杨沂中呆头呆脑,一不懂溜须拍马孝敬上司,二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在京任职,京城的一帮大老爷们那里会识得他,这一去说不定就被派往哪个犄角旮旯任职去了。

趁着杨沂中在路上这段时间,赵皇帝一边配制药丸一边督促着赵鼎安排整军事物,有了张浚早先的规划,赵鼎虽然刚刚接手这一摊子事,却也没觉得如何棘手,带着新任的同枢密使秦桧指挥着枢密院的一帮干吏算算这个,算算哪个,想着如何才能将这五路大军分配妥当。

杨沂中一到临安,赵鼎把差事也办的差不多了,拟出一份折子就递到了赵皇帝面前。关乎朝廷未来,赵皇帝抛下手头其它事务就拿着折子仔细阅读起来,不时的点着头,可见赵鼎这差事办的不错。

“韩世忠领行营中护军,兵马十万;岳飞领行营前护军,兵马十万;张俊领行营左护军,兵马八万;李子玉领行营右护军兵马八万;杨沂中领行营后护军,兵马六万。”赵皇帝念着念着就笑了起来:“赵爱卿,你这般安排兵力倒是不错,和张爱卿的当初的想法倒是一般无二,深合朕意。”赵鼎微微一笑,躬身道:“皇上,此前微臣特意去拜访了张大人,这些事情都是和他一起商量的。”赵皇帝哈哈一笑,点头道:“嗯,张爱卿领兵多年却是精于军事,如此,那就按这上面说的来吧。”“皇上,微臣还有一个想法。”赵皇帝话音刚落,一直站在那里默不作声的秦桧就冒出头来,赵鼎一见,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哦,秦爱卿你也有什么好主意不成快说来听听。”“皇上,依微臣之见,这后边最好还能加上一条:凡遇攻击,领兵之将防守即可,若需出兵必须请命于枢密院,得到枢密院的勘合后才能主动出击。”秦桧把自己提了数次却都被赵鼎拒绝的想法提了出来,心也跟着提了起来,生怕赵皇帝拒绝。

赵皇帝眉头微皱,接着点起了头,笑道:“不错,确实是一个好想法,若此一来倒是能防止将领们任意行事,破坏了朝廷的统一布局给金兵寻到可乘之机,赵爱卿,你把这一条也加上吧。”赵皇帝说的冠冕堂皇,可是对于秦桧话中的含义他可是一清二楚,这以想法分明就在限制武将的权利。不过这正合自己的心意,省的到时候这些人也已抓住机会就擅自北伐起来。

赵皇帝都这样说了,赵鼎也没法拒绝,躬身道:“微臣遵命。”心中却是有些不快,自己都和他说了很多遍了,如此一来必定会对大军的行动加上诸多限制,对己方不利。却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固执,竟然跑到了皇上面前直接提了出来,着实不像话。

第二天一早,赵皇帝在此举行了一次大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这次整军的事情的给定了下来,朝堂之内自然没人敢发对,这事闹的不小,大家早有耳闻,虽然有一些人觉得如此一来这些个武将的权势再次加大,可是一想这事是由如今的朝堂第一人赵鼎亲手抄刀,赵皇帝也首肯了,,倒是不敢冒出头来往枪口上撞。

因为张俊距离太远,而且宗望的兵马虽然撤退了,可是杜充却又派出一路大军继续在唐州和他对峙,想着辖宗望余威收复这座重镇,是以张俊未能赶到。剩下的四个人高兴之余,却也有些发愁,几个人都是领兵多年,对于战场之上的忌讳自然一清二楚,凡出兵须由枢密院勘合后才可行,这打起仗来可要束手束脚不少,战机稍纵即逝,这从前线至临安一来一回的时间可是不短,到时再出兵机会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还打什么胜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