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801

分节阅读 80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甘陵国相许混、河间国相卫政、渤海郡太守宋文、平原郡太守祢衡赶来拜见。

自从臧霸把平原郡位于黄河南部的郡县交给河北后,朝廷便任命了一位太守。李弘在晋阳时就认识祢衡,当时他是朝中的议郎,非常有才华,所做辞赋在晋阳士子中广为流传,向有“天才”之称。此人恃才傲物,口锋犀利,常常语出惊人,在朝堂上屡有谏言。因为他那张嘴太厉害,朝堂上下的人对他都很冷漠,相反,晋阳大学堂的诸生们倒是很喜欢他。

长公主认为他太骄狂,不堪重用,连带举荐他的孔融都遭了殃,只能在兰台屈就。丞相蔡邕很欣赏祢衡,此次得到机会,力荐祢衡出任平原郡太守。长公主说祢衡是平原郡的人,按大汉律法的规定,他不能在平原郡任职。后来中书监令荀攸出面讲了情,说祢衡对新政理解透彻,尤其对土断和课租荫户重赋一策持赞成态度,在晋阳大学堂论辩的时候不止一次说到此策对大汉中兴的好处。荀攸说这个人不但可以用,而且还要重用,以他的手段,完全可以把此策在平原郡推广实施。长公主这才勉为其难,批准了对祢衡的任命。

李弘和诸位大吏稍加寒暄后,随即详细问询了近一年来朝廷新政的实施,财赋的征缴以及百姓生活情况。

几位大吏神情兴奋,都认为新政已经逐渐显露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计口授田制及其配套的新赋税制实施三年后,成效显着,各郡县的赋税都有很大的增长,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让几位大吏赞不绝口的是,官吏们的俸禄因为新政的实施,不但得到了保障,而且还有较大幅度地增长,这极大地改善了河北吏治。

翼州大捷后,百姓们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财赋征缴和从服徭役都很踊跃,冀州各方面的情况都很稳定。

李弘随即问到了土断和课租荫户之策的实施情况。这是长公主极力推广的一项政策,是对新田制和新赋税制的改进和补充,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可以保证大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长久的稳定。

几位大吏都把目光投向了祢衡。

“此策对各郡县的门阀富豪打击非常大,虽然在冀州大捷后,天子和朝廷的威信大增,但这种直接抢掠门阀富豪钱财的办法,还是在各地遭到了很大的抵制和反抗。”郭策指指祢衡,苦笑道,“除了我们这位天才的祢大人,其它诸位大人都有点束手无策。”

李弘诧异地望向祢衡,“祢大人有何高招”

“长公主为了顺利实施新策,特意制定了一道新律。”祢衡冷笑道,“谁敢隐匿荫户,朝廷就剥夺他九族之内的士籍。要钱还是要官,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剥夺士籍。”李弘惊讶地说道,“你照做了”

“这种人就是祸乱社稷的叛逆,应该判他们流刑三千里,把他们全部发配到大漠去放羊。”祢衡大声说道,“长公主太仁慈了。当年孝武皇帝为了稳定边塞开疆拓土,曾颁布告缗令,打击贪得无厌的商贾,短短时间内,商贾为之绝迹,国库充盈。今天,为了重振大汉,朝廷更应该严刑酷法,重击这些置租宗社稷于不顾的大汉蛀虫。杀了他们,大汉才会振兴得更快,社稷才会更加稳定。”

李弘和众人瞠目结舌。

第二十四节

十一月下,青州,平原郡,高唐城。

李弘在祢衡、高顺的陪同下渡河赶到了高唐城此时臧霸、孙观、管亥已经先一步到达。三人和北疆大将吴雄一起出城相迎。

初次见到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李弘,臧霸三人都很紧张。李弘就像传说中的一样,高大槐梧,长发飘洒,脸上长满了浓密的胡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大概是在塞外待得太久的缘故,李弘脸上的皮肤被太阳晒成了紫檀色,这更加增添了李弘的彪悍和威猛。

李弘在高顺、吴雄的介绍下,和三人一一见礼、寒暄。李弘面带笑容,询问臧霸、孙观当初逃离翼州战场的事情。臧霸等人的情绪渐渐平定下来,和李弘谈笑风生,彼此间的距离马上拉近了。

臧霸来到高唐,是因为接到了祢衡和高顺的邀请,他并不知道李弘会到青州来。

自从黄巾军大败于峥嵘谷,河北传来北疆大乱的消息后,青州的形势便越来越严峻。虽然河北还在不遗余力地帮助青州稳定郡县,恢复农耕,但由于中原形势扑朔迷离的局势,让臧霸心中焦虑不安。他担心曹操、刘备在解决了袁术之后,马上调转矛头对付青州。

目前青州的实力有限,需要河北的帮助,但河北现在的情况并不好。如果河北放弃了对青州的援助,青州可能旦夕不保。

臧霸当然不会相信曹操、刘备对他的承诺。虽然两次攻打徐州的都是黄巾军,但白痴都能猜到黄巾军的背后就是臧霸。没有臧霸的支持,黄巾军根本没有能力出击徐州。为了摆脱青州的窘境,臧霸和孙观等人随即打算请北疆军进驻青州。

一年来,河北的所做所为已经证明了河北平定天下的决心和诚意。在这段时间内,河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们先是北移人口,输送钱粮,然后又派了大量的士子到青州诸府出任官吏,推行新政,为青州的迅速稳定和恢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臧霸和自己的手下们已经非常信任河北,他们从目前的形势出发,仔细权衡利弊后,一致认为还是尽早明确和河北的关系,投靠晋阳朝廷为好。

这是此次臧霸、孙观和管亥三位青州军统帅一起赶到高唐的主要原因。他们需要和河北深入地谈一谈。

现在看到大将军李弘突然出现,臧霸三人才知道祢衡和高顺邀请他们到高唐议事的目的。在紧张、兴奋之余,三人非常高兴。大将军此时出现在青州,足已说明河北不但己经解决了北疆的胡人叛乱,更把目光投向了中原。晋阳朝廷和大将军既然对青州如此重视,那么这次恐怕不要自己主动提出来,大将军就要建议向青州派驻军队了。

晚上的宴席很简单。

臧霸三人非常吃惊,都用惊疑不安的目光看着高顺。

在过去的一年里,双方走动频繁。高顺很简朴,甚至滴酒不沾。但在正式场合下,他拿出来招待客人的酒菜还是可以的,但今天

“高大人,大将军虽然反对奢华铺张,但你拿这些东西招待大将军,未免太过份了吧”果然,平原郡太守祢衡发难了。

高顺淡淡地一笑,“这是大将军的规定,多少年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祢大人感觉难以下咽,你就少吃一点吧。”

祢衡冷笑,望着李弘毫不客气地说道:“大将军,以你今天的地位,这么做未免太做作了吧”

高顺冷哼一声,脸色顿时放了下来。吴雄面寒如霜,眼睛狠狠地瞪着祢衡。臧霸三人看着极为张狂的祢衡,一时间目瞪口呆。他们和祢衡很少接触,但或多或少听说过他一些惊世骇俗的事。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