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452

分节阅读 4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弘和诸将在李云的陪同下四处查看了一番金雪原,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

“羽行、国让,你们看把汉北郡的治所放在这里怎么样”李弘指着远处巍峨雄伟的东山,笑着问道,“这里有山有水,地形险要,非常适合筑城。”

“这里金雪原”田豫犹豫了一下,恭敬地说道,“大人,这里距离边塞太近了,治所应该再向北,应该在距离边塞五百里左右的地方。汉北郡南北相距近千里,把治所放在中心位置是不是更合适一点”

鲜于辅望着奔腾的清澈河水,点头道:“我看这里合适。”接着他手指杨凤、玉石两人,“你们说呢不要再看风景了,也帮忙出出主意,这可是国之大事。”

杨凤笑道:“虽然这里距离边塞近了一点,但等我们建好汉北郡之后,边塞就在北方,在稽落山、朝天原和夫羊句山一带。治所如果放在汉北郡的中部,距离边塞就很近了,这里是大漠,没有高山阻碍,铁骑一泻而下,五百里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所以为了安全,治所还是放在距离内郡较近的地方为好。”

“将来,如果我们和胡人打仗,战场就在大漠里。为了避免战火迅速波及到阴山以南的内郡,我们需要在大漠里一直坚持下去,这时,和内郡的联系以及粮草辎重的供应就成了重要问题。所以,汉北郡的治所必需要放在距离内郡较近的地方。”玉石说道,“大人说的对,这里很还,是个好地方。”

李弘看看犹豫不决的田豫,“太守大人,你怎么说这里行不行”

田豫想了一下说道:“就依大人吧。这是边郡,不同于内郡,兵事远比民事重要。”

李弘笑道:“民事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汉北郡的胡人生活极度贫困,无法生存,这大漠还是要战火纷起。就象你说的,我即使手上有十万铁骑,也无法保证北疆的稳定。这几天我看你沉默寡言,一直在想汉北郡的事情,你可有什么心得”

田豫说道:“汉北郡有几个难题急需解决。目前最紧迫的是胡族北迁和各族领地的划分问题,其次是胡人的贫困和控制胡族实力膨胀的问题。”

“大人这次远征准备充分,进攻速度极快,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部落族众很难撤到千里之外去。也就是说,我们大概要俘虏十几万鲜卑人口。大人把这些人作为战利品赏赐给胡族诸将,北迁大漠的各族各部落的人口和实力都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大的增长。所以,胡族北迁和各族领地的划分,必须要考虑到将来能够妥善控制他们,能够遏制他们实力的膨胀。”

“要想控制和遏制胡族,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田豫说道,“胡人内迁大汉国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先辈用了各种各样软硬兼施的办法,比如给地封王,安抚和亲,内迁州郡,边郡开市,招揽胡人贵族子弟到京城定居,到太学学习,甚至还让他们放弃畜牧改学耕地种田。很多胡人因为生活得到改善,生存有了保障,对大汉国感恩戴德,忠心臣服。这些办法今天我们也要用,但诸位大人注意到没有,这些办法并没有根本解决胡人的生存问题。”

杨凤忽然说道:“田大人说得好。我大汉国的天子和朝廷连我大汉百姓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何况胡人的生存问题。田大人难道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没有,我没有。”田豫急忙连连摇手,“和先人的智慧比起来,我算什么”

“国让,有什么好办法就说说。”李弘笑道,“对后人来说,我们也是先人,所以我们的智慧一定不会比先人差。我们既然在大漠建了汉北郡,我们就要把它建好,让它成为我大汉国最牢固的疆域。”

“大人远征大漠,建汉北郡,北迁胡人,其实都是为了安置北疆的灾民,为了保证北疆顺利屯田,所以汉北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了北疆的稳定。”田豫看看众人,皱眉说道,“汉人在阴山以南屯田种地,胡人在阴山以北畜养放牧,我们必须要保证汉人和胡人都能生存,北疆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阴山以南的七个边郡不是土地肥沃之地就是水草丰茂之区,既适合屯田,又适合放牧,条件相对于阴山以北的大漠要好得很多。也就是说,汉人和部分留在边郡的胡人要比大漠里的胡人富裕。所以,我认为汉北郡和这七个边郡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用自己的优势填补对方的劣势,这样贫瘠的汉北郡就能从屯田中得到好处,胡人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取长补短”李弘好奇地问道,“怎么取长补短”

“就是以屯田为主,耕种和放牧互补。”田豫解释道,“我们还要在边郡开市,让汉人和胡人可以非常方便的以物易物,促进货殖交易,让边郡百姓都能从各自的劳作中得到收益。”

“汉人以屯田耕种为生,收成较好。虽然他们要承担一定数量的轻微赋税,但足够维持生活。胡人以放牧为生,因为产出低,大部分人都很贫困。所以他们应该免缴赋税,而且还应该得到一定数量的赈济。不过胡人可以给内郡提供大量的牛羊等牲畜,可以提供彪悍的战马给边军和屯田兵,他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换取汉人多余的粮食和物资。边郡大市里的商贾是促进这种货殖交易的重要人物,少了他们这边市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但他们获利丰硕,必须要他们承担相对较高的赋税。”

田豫把自己的想法做了详细说明,滔滔不绝说了很长时间。李弘和诸将都听明白了,对年轻的田豫不禁大为敬佩。

“还有什么”李弘问道,“一起说来听听”

“鲜卑国虽然分了四个鲜卑部,但他们没有郡县,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每个部落占据一块领地,由鲜卑诸部大人统领这些大小部落首领,治理难度非常大。”田豫说道,“现在我们在大漠上建了汉北郡,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治理这些部落是按鲜卑人的办法以太守统领大小部落还是按大汉国的办法在大漠上划分郡县,再由这些郡县府衙统领各地的部落”

李弘和诸将头一晕,觉得这事太难办了。如果还按鲜卑人的办法,很明显无法有效控制大漠上的各部族,更无法遏制各部族的势力膨胀。但如果在大漠上划分郡县,势必要和胡人部族产生冲突,这直接关系到胡人生存的领地和各部胡族首领的权势,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大漠毕竟不同于内郡,胡人北迁大漠后和他们当初内迁汉境寄人篱下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还有吗”李弘神色严峻地问道。

“汉北郡是大汉国的疆域,那么,生活在汉北郡里的胡人是不是汉人如果他们不是汉人,只是臣服于汉人的胡族,那么他们就象单于庭一样,拥有自己的军队,这对汉北郡的安全是个巨大的威胁。看看去年的匈奴叛乱,乌丸叛乱,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他们随时都可以祸乱大汉国。如果他们是我大汉国的人,是大汉国的子民,他们就没有理由继续保留军队,他们的安全由我大汉国负责。西疆的归属羌人就是这样,他们的首领可以在族内保留一定数量的亲卫,但不允许他们拥有大量的武器和五百人以上的军队。”田豫严肃地说道,“汉北郡内的胡族各部也应该这样。”

李弘沉默不语。他抬头看着天上自由自在的朵朵白云,专心致志地看着,心灵突然间被白云的美丽所震撼,那是怎样的一种纯洁,一种令人窒息的纯洁。如果自己能抛弃这人世的一切,能象那白云一样无忧无虑地自由漂游,能带着小雨远离这尘世的喧嚣,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如今自己深陷在这尘世的泥潭里无法自拔,越陷越深,越来越看不到希望,自己已经心力交瘁难以支撑了。

他蓦然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我到底从哪里来的我又要去干什么自己的大名如今天下皆知,为什么自己的家人还没有找来呢他们是不是都在连番战祸中丧生了

“大人”田豫看看湛蓝的天空,又看看李弘,轻轻喊道。

“这两件事先放到一边,以后再说。”李弘摇手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筹建汉北郡。”

“大人,这两件事宜快不宜迟,如果我们不能在建郡初期解决将来的问题,那等到将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