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402

分节阅读 40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云望着庞德的背影,很羡慕地说道:“令明的运气真好,随便敲个门就能碰上美女。我要是也能遇上一个”

李玮抬手拍了他一下,大声笑道:“子龙的心也动了。 不过凭你这样子,我看不要去敲门,开门就能看到。”

蔡邕住在悬瓮山脚下一座简陋的小院内,开门的是一位容貌秀丽气质高雅的少女。赵云和她对视了一眼,愣了一下,那女子却失声低呼了一声:“赵大人”

赵云顿时想了起来,他高兴地笑道:“你是文姬一年不见,你”他本来想说你变漂亮了,但随即觉得这话说出来太失礼,于是又把这话吞了回去,“你还好吗”

蔡琰对赵云的突然出现显得非常激动,她白嫩的面孔上忽然泛出了一层迷人的红晕,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赵云,娇艳欲滴的樱唇嗫嚅了半天竟然没有说出话来。赵云躬身施礼道:“听说先生身体不太好,将军大人特意来看望”

蔡琰蓦然惊觉到自己的失态,整张脸霎时红透了,她害羞地垂下头,小声说道:“大人请进,我这就去叫醒父亲。”

赵云望着蔡琰袅袅婷婷逐渐远去的背影,心跳越来越快,脸上竟有了一丝发烫的感觉。

蔡邕看到李弘亲自来看望他,同行的还有李玮、赵云等许多曾经冒死救他的镇北将军府僚属,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兴奋。李弘说,我本来想请先生到龙山大营给众将讲讲兵法,说说经文,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蔡邕说,我只是略感风寒而已,过几天就好了。将军既然有所请,我必定择日赶往大营。李弘连声道谢。

蔡琰乖巧地陪坐在父亲身侧一直垂着头,但那双眼睛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看着赵云。赵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发现只要蔡琰的目光望向自己,自己就是低着头也能感觉到,甚至他连对方目光里所蕴涵的羞涩和紧张都感觉到了。赵云心跳很剧烈,他时不时地偷眼看着蔡琰,越看越觉得她漂亮、美丽,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一种超凡脱俗让人不敢心生亵渎之心的美丽。自己去年护送他们父女回来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蔡琰有这种摄人心魄的魅力呢

大家谈笑闲聊了一会,随即告辞。李弘指着赵云对蔡邕说:“过几天我就要离开晋阳,临行前我让子龙留下,专门负责护送先生到龙山大营,先生意下如何”

蔡邕大喜,乐呵呵地拱手相谢。蔡琰惊喜地抬头看看赵云,喜不自胜。

李弘处理完晋阳的事,立即回到了龙山大营。

朝廷圣旨到,天子同意了李弘的整军方案,并擢升了大批将领。整个龙山大营顿时沸腾起来,欢庆的战鼓和号角响遍了龙山各处。

天子正式迁李弘为征北大将军,平乡侯,持节钺,督三州两郡兵事,统帅北疆各军,北疆诸将皆归其节制。天子同时免除了司徒丁宫大人兼领的征北大将军职,命令河东的征北大将军府和原晋阳的镇北将军府合二为一,两府掾史归统一府。

大臣们对天子执意任命李弘为征北大将军颇有看法。有大臣认为征北大将军毕竟只有资深者才能任之,李弘年纪轻轻何来资深之说这个头一开,今后会给将军职的任命带来混乱。征北大将军同等于左右前后将军,但比左右前后将军要尊贵,但李弘怎么说也不会比皇甫嵩的这个左将军要尊贵吧给他一个征北将军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就给他一个右将军。天子说,如果诸位爱卿不同意,那就免了何苗的车骑将军,让李弘做吧。当年皇甫嵩和朱俊两人一个是左车骑将军一个是右车骑将军,各自统军作战。按资格,李弘是比不上这两位爱卿,但按战功,李弘却是绰绰有余。既然皇甫嵩和朱俊可以做车骑将军,那李弘当然也可以了。大臣们一听更不乐意了。李弘不过一个贱民,升职靠的都是军功和天子的恩宠,他要是做上车骑将军,还不丢尽了大汉国的脸。算了吧,还是退一步让他做征北大将军吧。反正战打完了,这将军职也就没了,将来李弘回朝最多不过就是一个诸卿,勉强可以接受。

对于李弘提出的建八军三十五营的做法,大臣们是齐声赞同,无一人反对。这事尚书台早就想干了,但北疆的骑兵都是胡人,步卒都是黄巾军,谁都不敢随意乱提,一旦惹恼了李弘和张燕,那后果就严重了。这种建制其实就是大汉军律规定的建制。校尉统营,平时驻军各地。将军只有在出征时凭天子的兵符才能征调诸营,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只有几百亲卫,对国家形成不了威胁。现在李弘自己提出这种整军方案,正是朝廷求之不得的事。

如此一来,张燕的黄巾军算是没了。李弘借整军为名把这个巨大的威胁解除了,这不但让朝中的大臣们松了口气,就是天子自己也暗自庆幸。这个李弘,真是懂得朕的心思,大汉的股肱之臣。

另外,北疆大战结束后,天子可以利用这种建制迅速把征北大军的所有部营交给八个军的将军,从而把李弘的兵权完全剥夺。因为大军分散为八军,各军都有统帅,李弘即使不在了,各军也不会陷入混乱。即使中间有一两个军叛乱了,也还有其他诸军进行镇压。等北疆逐步稳定了,天子就可以慢慢把这八军统军主将逐个征调回京,最后北疆各地剩下校尉统领的诸营了。各营平时驻防各地关隘和军营,没有天子的兵符谁都无法征调,这样,整个北疆大军对大汉国的威胁就算彻底解除了。

太尉马日磾当时拍手相贺,他笑着说,八军太少,应该建议征北大将军改为十八军。司徒丁官说,那可要再迁升十个中郎将。马日磾说,就是再迁升二十个中郎将我们也愿意。相比于北疆十八万大军对大汉国的威胁,这几十个中郎将算什么难道这个时候我们还吝啬几十个中郎将的官职大汉国两千石的官员比比皆是。

李弘要是听了这话一定后悔死了。他为了凑足八军主将,特意选择了战功最多的赵云。就这样他还不敢要大官,仅仅就替赵云要了个行中郎将。

司空刘弘带头恭贺陛下,要不是陛下圣明,支持征北大将军出征塞外,这北疆大军的威胁还不知何时才能解除。陛下圣明。

卢植感叹说,征北大将军为了打赢北疆这一战,被迫整军,被迫采用这种可以发挥最大威力的军队建制,也算是破釜沉舟,不惜一切代价了。说起来,他算是我大汉国最忠诚的大将了。他为了大汉国的安危,放弃了一切私念,甚至自己的生命。如果这种人还不是我大汉国的忠臣,那还有谁会是大汉国的忠臣

众臣默然无语。

李弘把这个整军方案送给朝廷之前,他不可能没有想到这种军队建制在大战结束后会给他自己带来什么的后果。他能做到这一步,除了对大汉国和天子的绝对忠诚以外,的确没有任何私欲了。他只要有一点保存实力的念头,他的整军方案都不会做得这么彻底,这么完善。

“忠臣。”天子说,“大汉国最大的忠臣。”

但接下来大臣们又为八军主将的官职争执起来。天子要给徐荣等人升职将军,许多大臣不答应。有大臣说,当年蚁贼叛乱,皇甫嵩朱俊卢植董卓等人都是以中郎将之职统帅兵马,在西凉战场上,李弘不也是以中郎将之职统帅五万大军吗为什么现在反而要给李弘的手下升职将军这种统军主将的官职还是小一点好,将来北疆大战打赢了,再升他们为将军,他们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忠心耿耿的。也有的说现在升职好,可以鼓舞士气,有助于即将到来的北疆大战。最后支持给北疆大军将士封官加爵的一方占了上风。

按照天子的旨意,北疆十八万大军的统帅是征北大将军,节制三个将军、五个中郎将,下辖一府八军三十五营。征北大军计有三十个各级校尉,三十二个各级都尉,别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更是多达两百多位。

李弘再次召集张燕杨凤和诸多黄巾军首领征询整军之事,征求他们的意见。其实此时张燕和一帮黄巾军首领就是不答应都不行了。天子圣旨已下,不答应就是叛逆。李弘连逼带劝,已经给足了他们面子。李弘说,只要北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