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335

分节阅读 3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撤出美稷,我们迅速南下,在长城要塞的支援下,进可攻,退可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接回左贤王呼楼兰继任大单于。只有我大汉国天子认可的大单于才是匈奴人真正的大单于,这一点,几十万匈奴人都知道。只要单于庭重建,大单于举旗高呼,杀死大单于的须卜骨都侯即使自立为大单于,也得不到匈奴人的拥护,到那时,他和白马铜进退失据,败亡也就是早晚之间的事。”

“我们以四万兵力在西河一带拖住叛军,这样并州的两万铁骑就可以支援句注要塞,挡住鲜卑人的入侵。鲜卑人失去了匈奴叛军的支援,攻打要塞又受阻,我看他还怎么玩只要将军大人率军从幽州返回,他们就等死吧。”

于夫罗望着滔滔不绝的麴义,看着他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匈奴人着想的样子,心里一阵阵冒火,肺都气炸了,恨不得和他当场撕破脸。说到底,麴义不是匈奴人,麴义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守住句注要塞,如何保住太原上党不受侵扰,他才不管匈奴人的死活,不管单于庭能不能继续存在。

麴义接着又说了一句让于夫罗气得几乎喷血的话。

“右贤王要是不走,我们走。你死了其实无所谓,无关大局,反正继任大单于的是左贤王,和你没什么关系。”

站在右贤王后面的单于庭官员和一般大小将领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忍不住破口大骂。

铁钺拔刀吼道:“叫什么叫找死啊。”

麴义怒视匈奴人,非常骄横地指着单于庭一帮官员说道:“你们必须跟我走,一个都不能留下,重建单于庭还要靠你们。”

“右贤王,你想好没有。”麴义指着他说道。“如果想好了,立即收拾东西,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掉。”

于夫罗强忍怒气,站在河边想了很长时间。麴义如果带着大军走了,靠他这一万人肯定很难守住美稷,而且麴义一走,去卑的援军还会不会来就很难说了。要想给大单于报仇,要想重建单于庭,要想剿平叛军,仅仅靠自己左部落的这点人马肯定不行,必须要依靠大汉国和大汉国的军队。虽然叛军的背后有强大的鲜卑人撑腰,但自己如果得到战无不胜的豹子相助,有什么事做不成

“好,我们南撤。”

右贤王于夫罗刚刚离开,须卜骨都侯的信使就到了。

且渠匈奴军队高官兰离弃是匈奴贵族,家世地位都很显赫,他直截了当地对麴义说:“大人只要同意左谷蠡王须卜骨都侯为大单于,我们就撤兵议和。”

“议和”麴义冷笑道,“须卜骨都侯有什么资格和我议和”

“大人,左谷蠡王须卜骨都侯和右谷蠡王白马铜联手起兵,并不是背叛大汉国,这只是匈奴内部之争而已。”

“内部之争笑话。你们杀了大单于,危害我大汉国边塞安宁,这还不是背叛我大汉国”

兰离弃是个四十多岁的消瘦中年人,小眼睛里露出一丝精明,他看看麴义,心里十分不安。这位新任的护匈奴中郎将怎么这么难说话,难道非要打个你死我活才过瘾

“大人,羌渠这个大单于是当年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所立,他既不是呼征的继承者,也不是匈奴各部所共同推立的。羌渠买通张修,杀了呼征,篡夺了大单于之位,他早就该死了。匈奴的大单于本来就应该是须卜骨都侯。”

麴义冷哼一声,说道:“我不管那些陈年旧事,我只知道匈奴的大单于是羌渠,这是我大汉国的皇帝陛下亲口告诉我的。你们杀了他,就是造反。”

兰离弃有些恼火了。你当真以为我们怕你我们是给你脸,给你台阶下,要不然早就把你杀了。他忍了又忍,强做笑脸道:“大人,如今事实摆在这,大单于已经死了,匈奴各部要求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大单于,大人何不顺水推舟答应了。这样大人既能得匈奴之心,又能平匈奴之乱,还能建功立业,一举三得的事,大人何乐而不为大人为什么一定要你我双方打得血流成河”

“须卜骨都侯不仅仅想做个大单于吧”麴义怒极而笑道,“他想做大单于做梦去吧,我叫他作鬼都不成。”

兰离弃再也忍不住,推案而起,大声说道:“大人太过份了,难道我匈奴人怕了你”

麴义猛地一拍案几,纵声吼道:“难道我怕了你匈奴人”

“来人,给我杀了他,斩下头颅送给须卜骨都侯。”

须卜骨都侯望着地上血淋淋的头颅,气得咬牙切齿。

匈奴人臣服大汉国已经两百多年了,历任大单于继任之后都要得到大汉国天子的承认,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匈奴各部也不会俯首听命。以羌渠的身份根本不够资格坐上大单于之位,但因为大汉国的支持,他照样做了大单于,匈奴各部落也不得不听命于他,他的后代也照样可以继承大单于之位。

这次众多的匈奴部落首领虽然被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两人软硬兼施,答应支持他们,但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你须卜骨都侯必须要做大单于,得到大汉国承认的大单于。否则,将来谁保证他们的生命只要须卜骨都侯做了大单于,得到了大汉国皇帝的承认,大家就不是叛乱份子,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但如果不是这样,大家就是大汉国的敌人,是单于庭的背叛者,后果不言而喻。和连之死就是前车之鉴,强大的鲜卑国都被打败了,不要说匈奴人了。

“大单于是匈奴人的大单于,和他大汉国有什么关系”白马铜笑道,“我们说你是匈奴人的大单于,你就是大单于。”

须卜骨都侯苦笑。如果没有大汉国皇帝的承认,自己就是做了大单于也没几个部落会依从。只要左贤王呼楼兰一回来继任大单于,重建单于庭,匈奴众部落十有八九都会跑到呼楼兰的单于庭去。大汉国的天威已经在匈奴人心中扎下了根,不是动动嘴皮子,有几万大军就可以改变的。尤其去年鲜卑人的大败更是让匈奴人畏惧镇守北疆的豹子李弘。

“呼楼兰回不来了,豹子也回不来了。”白马铜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捋须笑道,“大单于放心吧,过不了多久,大汉国皇帝就会派人来恭贺大单于了。”

须卜骨都侯沉吟良久,问道:“拓跋锋的大军到了雁门关吗”

大汉国中平五年公元188年4月。

并州刺史张懿接到麴义的急书,立即命令句注要塞守军严阵以待。

“麴大人怀疑拓跋锋要来攻打雁门关,你看有这可能吗”张懿和雁门太守郭蕴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心情沉重。

“匈奴人敢在这个时候反叛,一定有所倚仗,他们难道不想想后果”郭蕴叹道,“你也知道,鲜卑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