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来大人也没有活路了”张燕平静地说道,“如果象大人这样屡立战功的悍将在大汉国都没有容身之地,那么这个天下还有什么公道可言”

李弘轻松地笑起来,指着两人说道:“现在还没有这么严重,二位暂时不必高兴。我们三人年纪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我因为机缘巧合,误打误撞,混了个中郎将,而两位呢两位是叛逆,是乱臣贼子,所以我没有活路和两位没有活路有很大的区别。”

“哦”杨凤诧异地问道,“愿闻其详。”

“我没有活路我还可以另辟蹊径,但飞燕兄和栖之兄恐怕就没有羊肠小道了。”

张燕和杨凤互相看了一眼,若有所思。

张燕缓缓说道:“大人现在兵临城下,手上有过万精兵,随时可以攻下常山。你这个时候要见我,不会就是为了告诉我没有出路吧大人想干什么,请直说。”

“我来告诉你们一条生存之路。”李弘笑道,“二位可有兴趣听”

“大人请说。”

“你们这么干下去,没有任何出路。你们失败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我们几个人领兵镇压造成的,而是因为你们的实力远远比不上当今朝廷所拥有的强大力量。你们虽然可以取得局部的胜利,但想长久地坚持下去,根本不可能。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李弘望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你们躲在太行山上,终究不过是个山贼,温饱都成问题。长久以往,你们会逐渐失去百姓的支持。一旦没有了百姓的支持,你们就会彻底失败。现在你们打不出去,又不愿意退回去,怎么办”

“保存实力,徐图再举。”张燕坦然说道:“难道大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杨凤冷笑道:“大人今天不是来劝降的吧”

李弘摇摇手。

“当然不是。你们知道今天的大汉国对乌丸族和匈奴族采取的都是什么政策吗”

张燕和杨凤的眼睛猛然亮了起来。

李弘看到两人沉思不语,继续说道:“乌丸人和匈奴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实力大减,纷纷上书称臣,要求入境居住。在他们的居住区,他们只要不造反,不掳掠周围州郡的百姓,不违反大汉律,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大汉国不但不收他们的赋税,还主动送给他们财物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唯恐他们祸害一方。”

李弘看了他们一眼,缓缓说道:“二位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张燕望了他一眼,问道:“这和投降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你们可以活下去,而且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只是没有将来。将来怎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只要现在还有希望就行,你们说呢”

“但问题是现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杨凤恨恨地说道,“我们被你打得只剩下几万人马,实力远远达不到要挟朝廷的地步。”

“对,这就是我来找你们的目的。”李弘接着说道,“现在你们当务之急是要保留手上的现有兵力,这是你们坚持下去的最后一点本钱。”

“以后怎么办”李弘说道,“以后栖之兄可以占据黑山涉县一带,飞燕兄可以占据太行山上艾一带,二位率领大军,联合附近其他首领,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称霸太行。但务必请二位记住,不能下山。你们两次失败的教训都很深刻,你们根本就没有摧毁这个天下的实力。”

“你们向东可攻冀州,向西可击并州。敌攻西,则你们可以击东。敌攻东,则你们可以击西。敌人若东西夹击,你们则直接南下攻打河内,威胁洛阳。如此一来,官军根本找不到你们的主力,只能望着太行山,徒呼奈何。”

“你们利用这个机会,壮大自己,积累钱财,囤积粮食,操练精兵,一旦实力强大了,朝廷就没有办法对付你们。到那个时候你们就死不了,但若想长久地活下去,还是不行。所以你们一旦到了僵持阶段,就要寻找恰当的机会和朝廷接触。”

“这种可能性太小了,朝廷怎么可能和我们接触”杨凤摇摇头,笑道,“大人认为可能吗”

“当然可能。在打不掉你们的情况下,朝廷只能安抚了。安抚的代价最小,双方都能得利。但安抚的方式有许多种,你们要想争取利益最大的一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

“我们这么做,和占山为王有什么区别”张燕问道,“这样下去,我们还有拯救天下苍生的机会吗”

李弘默默地看了他一眼,想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你相信自己能做到”

张燕点点头,“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我相信终究有一天有人会做到,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你这个主意的确可以暂时挽救我们,但这终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希望。”李弘轻轻说道,“希望。你们生存下来了,就有希望。”

张燕神情一动,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弯下腰,对李弘躬身行了一礼,苦笑道:“打败我们的是你,帮扶我们的也是你,你到底想干什么就是想要回常山国吗”

“要一个常山国用的着这么费劲吗大人居心叵测,到底想干什么你是不是想利用我们造反”杨凤冷冷地问道。

李弘想了半天,竟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答。

造反他连想都没有想过。自己凭什么造反就凭一身力气上百万的黄巾军都被朝廷打败了,还有谁敢造反

要回常山国他觉得也不象。张燕走投无路了,权衡利弊之下,迟早都会撤离常山。

那自己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报复朝廷里的官僚同情黄巾军

我回到大汉国,回到故土,到底要干什么

李弘站在原地,抬头望天,一副痴呆茫然的样子。张燕看他突然之间迷迷糊糊的,好象想什么事想出神了,也不理他们,赶忙对杨凤使了个眼色。

“大人,如果没有什么事,我和飞燕告辞了。”杨凤小声说道。

李弘霎时惊醒,立即说道:“飞燕兄可以在月底之前撤出常山国吗”

“我马上带部队上山。”张燕说道,“三天之后,你就可以入驻真定城。十天之后,除了上艾,其他的县城都是你的。”

李弘带着射虎和十个鲜卑义从飞速赶回大营。赵云文丑赶忙迎上去。

文丑惊讶地问道:“大人出营侦察敌情,怎么只带着小虎,不带着我们。”

李弘大笑道:“又不是去杀敌,带你干什么你两人正好都在,立即给我拟定几道文书。”

“请大人吩咐。”赵云恭敬地说道。

李弘一边大步走向大帐,一边对赵云,文丑说道:“立即上书天子,说我们已经收复常山,正在筹划西进事宜。”

赵云和文丑目瞪口呆。

赵云吃惊地说道:“大人,我们还没有和黄巾军交战,怎么就已经收复了常山我们要谎报军情吗”

李弘不耐烦地挥挥手,大声说道:“有时间我再解释。你们两人立即按我说得写,要快。”

第五十节

李弘接着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我们将在冀州集结五万部队。然而,幽州,冀州历经战祸,财政极度紧张,根本没有能力提供五万部队的军饷,装备以及粮草辎重。假如我们就这样赶到西凉战场,其不堪一击的战斗力,恐怕无助于解决西凉战场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请求陛下立即为我们筹措解决。同时,要求陛下立即给我们西进凉州的行军路线,凡部队所到之郡县,必须给我们提供粮草。”

“另外,立即给幽州刺史府下一道征调令。征调渔阳,涿郡,广阳三郡武库内的所有军需储备,铠甲,弓箭,刀枪等武器装备和各式器械都要在三月中旬送到邯郸。”

“给冀州刺史府下征调令。征调魏郡,渤海郡等尚未遭到黄巾军侵袭的郡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