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228

分节阅读 2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数项。

由魏晋南北朝而及元明,此风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年东晋祖逖手下一批游侠,当饥荒之年,劫掠富室,尚不能称为害民间。那么像南朝末时的王僧达。纠合乡里公行剽掠,就不仅以富室为限了。有些游侠更等而下之。干脆入山人海,干起了盗贼的勾当。

大明时的高捷日便与群盗剽掠行旅,挂着游侠地牌子,却做着无耻的盗匪勾当。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地特点,那就是动不动就说自己有某某奇遇,为自己在百姓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当国家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些游侠便成为了百姓们的希望所在。认为官府做不了的事情,这些游侠可以替他们出头解决。

这次宁阳府被杀事情就是最好地例子。堂堂地朝廷大员,居然被一个布衣百姓杀死,传来出去那是大明朝廷天大的笑话。在朱斌地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游侠,只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杀人犯而已。

而最为恶劣的是,铁鞭金居然公然打出了武英王的旗号。那些百姓们哪里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况只当这铁鞭金是朝廷的人,杀人那是奉了朝廷的命令。一旦更多的人群起而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抓。”朱斌咬着牙道:“必须把这什么铁鞭金绳之以法。查明他过去所做的事,依照律令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从即日起,一切所谓游侠必须到当地官府自首。一切游侠组织必须解散。否则,朝廷将毫不犹豫地予以查封”

黄溪却显得有些担心:“王爷,这些人在当地还是很有名胜的,百姓们不辨真情,不免私下议论朝廷,加上他的党羽如果借此散播流言,勾连不法富人,打击朝廷威望,属下以为这对王爷是非常不利”

“再不利也要抓”朱斌不暇思索地道:“这就好比身上长了一个毒瘤,明知挖起来会疼不可耐,但不挖任其蔓延,最后,只会取了自己的性命,早挖比晚挖好,至于百姓那边,要让官员们详细对他们解释,阐明游侠的危害,要相信大明的子民能分辨是非对错。”

黄溪点头应了,接着又说出了第二件让朱斌头疼的事情来。

原来自从朝廷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并一举解决了张溥的势力之后,一些张溥余党便纷纷跑到了山东曲阜,寻求他们的祖师爷,衍圣公孔胤植的保护,而那衍圣公孔胤植也都把他们收留在了家中。

这孔胤植做为这一代的衍圣公,地位非同小可,当地的官员看到了他也是必恭必敬,不敢得罪,此时朝廷犯人都在他孔家,抓又不敢进去抓,只得把这事上报给了朝廷,将难题交到了朱斌的手里。

听到孔胤植的名字,朱斌冷笑不止,这人可实在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他身为孔子的后代,他却毫无骨气可言,只一味的贪生怕死。在真实的历史上,在李自成贼军进占山东之时,孔胤植即授意曲阜世职知县孔贞堪乞降,结果孔贞堪被授“照旧管事委票”。

李自成贼军失败后,清军攻占山东,孔胤植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表文中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表示“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等等。

为了答谢朝廷的“恩例”,顺治二年正月,孔胤植即进京谢恩。顺治皇帝特派字员慰劳,赐予甚丰。朝见时,孔胤植班列阁臣之上,并蒙赐茶赐宴。

正月五日,清帝钦赐孔胤植三台银印;五月十二日,钦颁令衍圣公孔胤植铃束族人及所属官员役专敕一道,同时在京都太仆寺街上赐宅一座,即北京的衍圣公府邸。

顺治二年六月,清政府发布全国剃发令,企图以武力强制推行满族习俗,宣布“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二十六日,衍圣公孔胤植隆重举行剃发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府内所属员役“俱个剃头讫”,可谓无耻之极。

要依着朱斌的性子,哪里管他是什么公,只管抓了了事。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明绝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动乱。尤其是孔胤植的特殊身份,更加成为了他做有力的保护伞。

天下的士子们可以任何朝廷的新政,可以支持朝廷新的科举制度,可要一旦动了他们的老祖宗,那些耿脾气的读书人,为了护卫他们心中的圣人,非拿自己的性命和朱斌拼了不可

第三卷大地风云

第三百四十四章治统和道统的区别

这位孔圣人的后代,所做的坏事当真不少,而他的那位儿子孔兴燮,也更加不是个东西,比起自己的老子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升为堂堂的衍圣公后,草菅人命,杀个把无辜者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孔府有个家人叫刘国栋,后来投身王府,做了校尉。后来回到曲阜看望在孔府当长班的唯一兄弟刘国梁,并请求孔兴燮允许他弟弟跟他一起到北京住几天,孔兴燮拒不答应。

刘国栋心中着急,言语上不慎冒犯了孔兴燮,孔兴燮非常生气,喊来三品执事官、管家等人,将刘国栋拿下,打了一百棍,刘国栋被打后仍不服气,继续争辨,孔兴燮更加恼怒,下令把皇帝所赐龙边索命银牌木铡抬出来,将刘国栋活活铡死。

刘国梁目睹长兄惨死,悲痛不已,嚎啕大哭,孔兴燮竟然又命人将刘国梁活活勒死。可怜刘家两兄弟,居然在一天之内双双死在了孔兴燮的手中。

而不仅仅是这些,山东曲阜简直成了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一个王国。孔府的主要职责是祭祀孔子,祭祀孔子需要很大的费用。为此,自汉代以来,历代政府都赐田给孔府,到了明朝初年,孔府祭田已达二千大顷,并有专门自行任命的官员。

在曲阜,已经很有些只知孔家,而不知朝廷的味道了

“现在收拾孔家。你以为可以不可以”朱斌随口问道。

“属下以为断然不可。”黄溪摇了摇头:“孔家自历代加封,已至衍圣公之尊位,离王不过只差一步而已。贸然动了他,只会引起天下大乱。张溥地事情方才平息,现在我以为最紧要的是尽快恢复元气,尽量稳定士子之心。”

“是啊。现在还动不得。”朱斌苦笑了下:“可是孔家的存在,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个刺,我早晚都要拔掉。不光是要拔掉,我还要把我大汉千来的惯例颠覆。”

他这么考虑是有自己想法,孔子的思想对于目前的这个国家影响实在太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