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大明军队因为调停所蒙受的损失,大明乃泱泱大国,自然不会与佛郎机这种蛮邦小国一般的计较。只有一点必须强调,从此后佛郎机在大明周边范围内,不再允许有任何势力和军队的存在

面对这样的要求,罗克多只能发出了苦笑,现在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的。可是他的心里一直在想着一件事,回国后必须向国内汇报,一个强大的东方国家正在无时无刻威胁着葡萄牙本国的利益。

由于大明军队的出现,葡萄牙人得以顺利地退出了暹罗。而李定国随后命令对饱受战火蹂躏的阿瑜陀耶进行救护。

当暹罗王巴塞通王出现的时候,这位暹罗的国王泣不成声,带着他的臣民们在李定国的面前猛然跪了下来:

“暹罗小王得以活命,赶走红夷,全赖天朝大军。从此后,我暹罗终身侍奉大明,不敢背叛。若违此言,我暹罗上下就是猪狗不如之辈”

“暹罗王请起吧。”李定国淡淡地说道:“你暹罗本来就是我大明的属国,我大明岂可见属国有难而不救的道理从现在开始,凡我大明一切属国,除大明军队外,皆不许有外国军队之一兵一卒出现,否则,大明必起大军征讨之”

“大明万岁万岁万岁”

伴随着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李定国让他们站了起来,和颜悦色地对巴塞通王说道:“国王,此番暹罗已定,你是不是可以进入大明朝见新君了啊”

巴塞通王略怔了下,很快就明白了李定国话里的意思:

“不经将军提醒,险些误了大事。小王这就知附近各国国王,刻日赶赴大明京师,以谢大明不世之恩情。将军,请容我准备几日,以多备贡品献上”

第三卷大地风云

第三百三十四章大明律

在东胡,在暹罗,郑天瑞、李定国的部队取得了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在边关,以黄飙为首的四大镇将,也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让满清如芒在背。而在北京,大明的政局也在忠勇武英王朱斌的安排下,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改变

月中旬,一个新生的机构,大明皇家最高法院成立。做事从来就一丝不苟的张云乐出任了皇家法院的院长。而将在新年里颁布的新的大明律,将是皇家法院最有力的臂膀。

大明皇家最高法院,和即将问世的新大明律,标志着大明正在一步步从人治走想法治。以人治天下,君强则国强,君昏则国弱。出现明君,则天下天平,国力强盛;出现昏君,则民不聊生,外敌环绕。

以法治天下,则天下万事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凡触犯新大明律者,皆可问罪。

但朱斌提倡的法治,与韩非子所说的“法治”并不是一个概念。韩非子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巩固君王的利益而进行。而朱斌所提出的法治,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做“法制”,以法为制度,以法为准则。

从大明皇家最高法院开始,朱斌计划在一年内于全国各府、县皆建有法院。从此后,知府、知县只负责地方事物。而不再管理民间诉讼,刑事案件地判决,政法剥离,各有职司。

东、西厂、锦衣卫制度全部废除,以“大明皇家情报分析司”和“大明监察部”取而代之,分别由黄溪和骆养性充任二部首领。前者为大明最大的特务机关。分别负责国内和海外的情报。下设八部十一局,成员包括核心成员二十人,中层官员一千九百人,外围组织成员核定为十一万八千人,并且随时可以增加。但就是这十余万特务。在黄溪看来要同时负责国内和海外的情况力量还是显得薄弱,而朱斌对他的许诺是,每年可以向自己要求增加三次经费,人员随时可以扩充,只要把情报能及时地送到自己手里。

手拥十余万特务的黄溪,一跃成为了朝廷炙手可热地人物。但面对这一切。素来冷静的黄溪只在一次酒后对亲密好友说道:“巨大的权利好像把你推到了两座山之间的独木桥上,你只能战战兢兢地行走,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而大明监察部是一个制约情报分析司地机构,它拥有调查官员的权利。一应官员皆可查证。除了制约情报司外,其主要的职能为,打击大明屡禁不止的贪污腐败行为。这是大明的一个从开朝开始便存在的痼疾,朱元璋甚至用了杀人剥皮地酷刑也都无法杜绝。

而在大明景平朝,除了大幅度提高官员俸禄。高薪养廉之外,官员出现贪污腐败行为。一经查证,即有法院依据新大明律进行判决,而不仅仅是施以酷刑。

对内,则由景平帝亲自宣布,开始大幅度裁减太监和宫女的数量。大幅度削减皇室成员的规费。和用度,除确对朝廷立有大功外。不再对各王公大臣进行额外封赏。仅这几项,每年便可为朝廷省下近百万两银子。

而节省下的这笔银子,将全部投入到皇家科学院以充研究经费

对各封地的整肃也在同一时期展开。其一,在战乱时期被流寇侵扰的那些封地,不抵抗者立即收回其封地;抵抗但不力者有补偿的收回封地。封地之主战死,除非其长子才能继承,否则亦将封地收为国有。

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封地,亦将大幅度提高其税收,但其封地内对百姓地税收必须按照朝廷制定的标准收取,不得随意增加,一经发现任意增加者,封地立刻收回朝廷。

这一条明显触动了那些皇室亲王、权贵们地利益。本来以为大明恢复,自己又可以重新过上好日子的那些王爷们,一个都对朱斌痛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有人公然指责朱斌违背祖宗之法,根本就不配姓朱。

而朱斌根本就不为所动,三次上书景平帝,请求朝廷收回自己和儿子的江南与山东两省封地,但三次都被景平帝驳回,并在朝会的时候,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动情地说道:

“大明若无武英王,亡之久矣;朕若无武英王,更不知流落何方。朕地江山即是武英王地江山,今叔父只得江南一省,朕若收回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见皇上圣意坚决,朱斌只得暂时先把这件事情放到了一边。而随后,一场大规模的肃贪运动从京师率先开始了。事情地起因,便是从当初何墨进京提供的那份三十三人的名单开始。

接受何墨贿赂的三十三名官员早被罢官,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朱斌下令将这三十三名官员重新逮捕下狱,由监察部统一审讯,而其后牵连出来的官员,达到了两百余人之多。

朱斌再次展现了他的雷霆手腕,凡牵连者、涉案者,不论官阶大小,不论身份尊贵,一律交由监察部审问,而后暂时羁押,待新大明律颁布后,按律问刑。

这些官员中不乏有人在朝廷里有强大靠山,而来头最大的,是宋王朱常隽的亲外甥。这位宋王朱常隽,论辈分是当今天子景平帝的叔叔,论功劳在当初景平帝登基之时也有拥戴之功。而朱常隽平生只得三女,这外甥便被他当成亲儿子一般看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