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溪向他道了声谢,又闲聊了一会,却恭恭敬敬地把他送了出去。才回来,却见张家人派人给他送来帖子,上道大后日是张小妾生日,张在家中大设酒宴,请黄溪在百忙中务必赏脸光临云云

“来人。”黄溪将帖子随手放在一边,叫道

见门口进来一人,黄溪随口问道:“薛隆,张大人来南京多少时候了,见了谁还有,后日他为小妾摆酒只事你可知道”

那叫薛隆的赶紧说道:“回大人话,张是前日到达地,和一帮读书人在秦淮河里泛舟吃酒,还写了篇什么游记,别的倒没有少年状况。至于他小妾的事,我倒地确看到张大人暂时地住处这两天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想来也地确是有此事”

黄溪点了点头,顺口道:“你给我看着点,对了,顺便你亲自去趟曹家遒那,让他今夜到我这来一趟。”

薛隆应了下来,快步走出。黄溪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忽然觉得有些疲劳。南京城里即将发生的这些风风雨雨,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他黄溪生死是小,可要耽误了武英王的大事,那真的是万死不能赎罪了

“老爷,再吃一点吧,你几天没有回来了,这次好容易回家来趟,我特意让人准备了几道你喜欢吃的菜,别总是喝得那么醉”在曹家遒的家中,他最宠爱的小妾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道。

曹家遒却反而把饭碗放了下来,叹息道:“我哪有什么心思吃饭,保国公去了有一段时候了,这仇什么时候才能为他报许庆城有勇无谋,听了高杰和刘良佐地话,贸然想要起事。可他也不想想,把动静闹得那么大,黄溪岂有不知道的道理万一他借着这个机会除掉我们,保国公的仇还有谁能为他报啊。”

“我是个女人家,原也不懂得什么事情。”小妾劝慰着道:“可我以前听公爷府的人说过,他手下论忠勇勇猛,自然是许庆城无疑。可要论智谋判断,却是老爷你第一人了。老爷,为了保国公,也为了我和肚子里的孩子,你可千万要保重了”

曹家遒才想说话,就看家人引进薛隆,见了曹家遒,薛隆便把来意说了一遍,说完,也不打扰转身就走。

“黄溪找我,却是何事”曹家遒皱和眉头说道。

“老爷,你总说黄溪这人如何坏,会不会是想害你”小妾担心地说道。

“不会。”曹家遒摇了丫头摇头:“我现在和他并无直接冲突,他若贸然害了我,必定会引起公爷那些老部下的惊慌。我想,黄溪不会这么做的”

他心中有事,饭也吃不下,焦虑的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好容易等到天黑,叮嘱了小妾几句,便孤身一人前往黄溪之处。

才出家门,正想上马,忽然后背一疼,他猛然扑倒在地,一阵阵地巨疼从后心传来,他竭力睁开眼睛,想要看清楚是谁想暗算地自己。

就见两个黑衣人从暗处走来,当先一人手里拿着一张弩箭,讥讽地道:“想去黄溪那出卖我们,邀功请赏吗兴平伯早就预料到了你会这么做,你死得不冤吧”

“我,没有”曹家遒在地上蠕动着,绝望地用最后的力气说道:“我不会出卖高杰的,是黄溪找我去地

两人对看了一眼,领头的那个汉子道:“这可和我们无关了”

说完,他拔出了一把快刀,用力向曹家遒扎了下去。曹家遒很快便没了气息,只是他一直到死,都不明白高杰为什么认定自己会出卖他们

第三卷大地风云 二百八十八广元城下攻心战

祯十六年底的时候,本来已在湖南和江西取得重大进忠,忽然弃两省之地,大举进入四川,原因很简单,李自成势力已成,张献忠自知无力与其争夺天下,,索性走远一些,以免两虎争食

在率先攻克重庆之后,张献忠把目光投向了成都。成都乃二百七十年大明富藩,可惜蜀王虽然知书达理,诶崇祯帝呼为“蜀秀才”,但为人异常抠门,不肯拿出王府金银犒军。

经过四天对成都的攻城,张献忠入城。蜀王夫妇、当地巡抚、总兵为不落贼军之手,皆投井自杀殉国。

成都失陷后,四川大部分州、府、县应声而溃,很快皆为张献忠所占。当时,四川只有遵义,石柱以及黎州未下,其余皆非明地。

当张献忠在成都立稳后,便建立“大西”国,称帝。

“大西”建国,全无制度,数十万大军衣食所需,只靠抢劫和搜掠,没有任何赋税政策。不过张献忠会铸钱,他下令把从王府和大户抢来的所有精钢及佛像熔毁,铸为“大顺通宝”。其钱肉色鲜亮,光润精致,颜色不减赤金,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军费的问题。

当时,李自成已败归陕西,他试图派兵来攻击,却被张献忠打回陕西。仅仅几十天过后,李自成便弃西安而逃,这样,张献忠的北面就暴露给向四川进剿而来的江南军。

充做先锋大将,率领江南军向四川进军的。正是朱斌麾下爱将郑天瑞。

郑天瑞初入四川,即在剑阁、青川、南江之地与大西军发生了几次小规模地战斗,三战三捷,击溃贼军数万,俘获又有万人。但将俘虏审讯后得到的情报,却让郑天瑞吃了一惊。

原来,自张献忠进入四川后,仅在最近征召入伍的川籍士兵。便有十七万之众。所部大西军全部军力加在一起。不下七、八十万众。属于张献忠嫡系。比较有战斗力的也有十来万人。

最是让人头疼的,就是四川崎岖险峻的地势,以及当地的气候变化。郑天瑞所部大多为江南人,能否适应当地的水土,对要长期在四川剿匪地江南军来说,也将成为一个极大地问题。

过去无论是在山东作战,还是在关外决战。江南军都采取地是速战速决,因此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问题还并不严重,而在台湾作战中,从钟建回报的军情来看,这样的问题很快便暴露在了江南军将领的面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