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160

分节阅读 1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进,随着时间地推移,关宁军逐渐失去进攻的势头

正当关宁军与大顺军酣”,难解难分之时,多尔衮才进入关城,听得西边喊杀声震耳,金鼓大作,惊天动地,风助喊杀与鼓声,直震百里,战场上的飞丸乱射,已散落到城内数里许的庙堂附近。

但是他不想马上参战,他要看看大顺军地虚实,更主要的是,他要利用关宁军打头阵消耗大顺军的实力,使清军以逸待劳。

于是他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说道:“你们不能越伍躁进,大顺军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

接着,他部署兵力,清将士向海的方向鳞次布列,冲击大顺军的阵尾。。阵首已被关宁军咬住,两头进攻,使大顺军无法合围。

部署完毕,清军待命。多尔继续观阵,寻找战机。

战斗已持续到中午,关宁军激战半日,已筋疲力尽,眼看支持不住了。多尔看得十分清楚,抓住战机,突然下令突击,蓄锐待战地清军闻令,如弦上之箭,一下子飞也似地冲了出去。

三吹角,三声呐喊,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数万铁骑从关宁军的右侧插入,恰似万马奔腾不止,惯于骑射的清兵,从马上发射出一批批箭矢,像飞蝗一样密集地射向大顺军,刀枪并举,剑光闪烁,锐不可当。

李自成发现白旗一军已冲破大顺军阵势,下令后军迎击。可是。大顺军也已鏖战半日,处于疲惫状态,加之损伤不少,战斗力急剧下降。

而清军铁骑正以旺盛地锐气,勇猛冲锋,其势如风卷潮涌。铁骑所至,无不披靡。吴三桂军得到清军增援,顿时振作起来,与清

联合作战,战场形势迅即改观。

李自成不知吴三桂从哪来的援军,正在惊异之际,有一僧人急忙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

李自成色变,但却没有说一句话,策马下岗西走。

李自成治军颇严,不得命令,谁也不敢后退。大顺军仍在拼搏,大将刘宗敏一直在战场上厮杀,也中箭负伤。

当沙尘散开后,一发现带发辫的骑兵,都惊呼:“满兵来了”

大顺军阵势顿时崩溃。丢戈弃弓矢,忽拉拉地败退下来,自相践踏,一片混乱。

关宁军和满清联军穷追猛打,大顺军死伤累累,活着地竞相逃跑。约有一顿饭地工夫。随着尘沙远去,石河战场顷刻变得空旷寥廓。

清军、关宁军跟在大顺军之后,一直追击四十里才收兵。有一部分大顺军跑到城东海口处,被清军追上,逐一斩杀,而投海淹死的又不知有多少

石河之战,是一场拼实力、拼消耗的空前规模地血战,打得十分惨烈。大顺军死数万人、大帅十五人。关宁军死伤也不少。

双方留下的尸体已弥满遍野。沟水尽赤,被遗弃的辎重、军械到处都是。石河西的红瓦店一带是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那里地惨状简直让人不忍目睹

“二十年前战马来,石河两岸鼓如雷。至今河上留残血。夜夜青照绿苔”

关门一场血战,其结果改变了清朝、李自成、吴三桂的各自命运。这一点,他们当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胜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多尔衮曾说过,大业成否在此一战;李自成也知成败在此一战;而吴三桂的命运系于清朝,荣损与俱。清朝是很幸运的,由于种种的偶然,在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特大的硕果

这场决战的失败者李自成,对他而言,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也是大顺军的大悲剧。但是李自成地之败,归根到底,是他进北京后一系列的失误所造成的

他出征山海关,失之轻率,没作准备,就匆匆出师,已伏下了失败的因素。军队的士气已不如前。进北京后,意淫掠,身各怀财物,谁人还有斗志

当一听说清兵将至,已生怯心,而刚一接战,即溃逃不敢战,这些加在一起,终于招致了大顺军的全线溃败

一场关系命运地决战,山海关大战就这样悲壮地结束了。

而在此次大战之前,大明王朝的历史被大顺军给翻过去了,经此一战之后,清军则把大顺军的历史给翻过去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的新纪元,看起来即将开始。

而吴三桂作为大明臣民的历史业已终结。从此,他要为新主人,满清,谱写另外一篇岳章

但是,历史从则这里开始转弯,开始走向另一条道路,开始了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一场的血战,将注定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和满清,将永远没有胜利者

李自成率大顺军余部,自山海关向永平撤退,于当天晚上退到永平,收揽溃散地士卒,重新集结兵力,又得数万人

一方面,他力图保存大顺军的力量;而另外一方面,阻击清、吴军的追击。李自成为了赢得撤退的时间,缓解清、吴军地追击,又使出了他一贯使用的伎俩,特派明降官张若麒赴吴三桂军中议和。

正在紧追不舍的吴三桂,接受了李自成议和的要求,其条件是李自成必须归还崇祯的太子和两王;速离京师,奉太子即位而后罢兵。

而李自成表示只要允许他不受阻碍地回到北京,一定把太子送到吴三桂的军中。

吴三桂当即同意,便停止了对大顺军的追击,率部返回山海关。

吴三桂明知其父尚在李自成手中,却不提以交还其父为条件,相反,坚持要朱太子和两王。这不能不使人强烈地意识到,吴三桂心中别有长图;将太子掌握自己手中,获护驾拥立之大功,且能以此号召天。

显然,索要太子远比索要其父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

但是,这毕竟是误吴三桂与李自成的一厢情愿,多尔衮岂能放过大顺军他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大顺军,以便夺取整个中原。毫无疑问,他不可能允许吴三桂以得崇祯太子为交换条件,放弃对大顺军的追击。

恰恰相反的是,他要遵循既定方针,乘胜进军,不给大顺军喘息的时间,防止他们逃离北京,携带大量财物而去。

虽说他急于进军,也虑及到他和他的八旗将士及关宁军连日跋涉与苦战,需要暂作小憩。所以,他于山海关之战当天晚上在追击大顺军一段路程以后,也返回到山海关,他们不进城里,却选了离山海关五里靠近战场的地方宿营。

清军从关门大战中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多尔衮用此战利品,大赏诸将士。

吴三桂获得了最高奖赏,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他为平西王,赏赐玉带、蟒袍、貂裘、鞍马、玲珑、撒带、弓矢等物;又令吴三桂以下各将领,及山海关城内吴军皆剃发。

吴三桂受封为平西王,标志着他彻底降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