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斌却知道卢象升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早就心力憔悴,对这大明王朝已经彻底丧失了希望。他之前所做的,不过是因为感激崇祯对他的信任,而在那报答知遇之恩而已

他曾经和自己的舅舅说过,自己在外领兵打仗。和敌人浴血厮杀。结果朝廷里权臣当道,不断诽谤自己,若不是皇上信任地话。只怕自己早就被下油锅了。

岳武穆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而这时候地大明恰好是满天下文官爱钱,武将怕死。那些朝廷里不做实事的官员们,对战场上流血流汗的将领诽谤不断,恨不得将他们一一杀死方肯罢休

“累了。累了,你和朕一样都累了”崇祯喃喃地道,忽然,他挺直了身子,直直地看着卢象升道:“卢象升听旨”

卢象升赶紧跪倒在地,就听崇祯说道:

“卢象升,朕命你总督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迅速练出一枝精兵。抵御金虏,不得有误”

“臣卢象升接旨”

一旁地朱斌注意到,当崇祯把这道任命宣布的时候,有两个人的神情完全不同。得到提升重用的卢象升。看不到一丝喜悦,反而却有一种迷茫、沉重。甚至是悲哀的感觉

而边上的杨嗣昌,眼睛里嫉妒地神色却是一闪而过

“你们累了,一个个都可以辞官归乡,可是朕呢,朕累了该怎么办朕心里的苦该跟谁说难道朕也可以和你们意义,扔掉这个皇位,什么也不管不顾吗”崇祯凄凉地说道:“好了,卢象升、杨嗣昌,你们下去忙自己的事去吧,朕要和武英侯说会话”

一声声的咳嗽声响起,有几次,崇祯甚至显得极其痛苦,咳得整个人都弯下了腰。

“陛下,千万保重龙体啊”

“朕不碍事,不碍事。”崇祯勉强笑了下:“来,武英侯,坐在朕的身边来,咱们好好说几句自己人才能说的知心话。”

等朱斌坐到了自己身边,崇祯叹息着说道:“这大明啊,在朕看来就没几个将才,洪承畴算一个,卢象升算一个,你是一个可朕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有本事的人,不想着为朝廷效忠,想辞官的辞官,任着自己性子胡来,一个个都别有心思呢”

朱斌心里“咯噔”了一下,他似乎隐隐觉得崇祯话里有话,犹豫了下说道:“陛下,其实很多事往往身不由己,就像卢象升以前说地那样,大臣在外领兵作战,可朝廷里却有人对他不断的诽谤,您说,这让他们怎么才能够安心,怎么不心灰意冷”

“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崇祯反复念了几遍:“这天下的事,如果都用这四个字,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南宋的岳飞,当年打破金虏,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何等地威风啊,他统管雄兵,若想造反实在是易如反掌,可他只要一见皇帝的圣旨,一听说皇帝有难,那都会毫不犹豫地赶回京师,这些本都是做臣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说对吗,朱由斌”

朱斌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叹息了一声:“陛下,我知道您说的是我在关欲岭之事吧。当日非臣不愿回兵,而是实在事出有因”

他把那天如何围困住李自成,如何即将全歼反贼,自己当时又是如何考虑的前后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崇祯听着,也不说话,等他全部说完,忽然道:

“那看来,倒还是朕错了,朕该和你说句对不起啊”

朱斌当时就惊得冷汗连连,崇祯这句话扔出来实在太狠太重了。正想跪下请罪,崇祯摆了摆手:“坐着,坐着,朕不生气,只是觉得有些难过而已咱们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咱们都姓朱那,姓朱的如果不帮着姓朱的,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外人吗你少年得志,未免有些骄狂,这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大不了的。你又自小流落民间,于朝廷法度上总会欠缺了些,将来好好改了也就是了。今后我非但会如现在这般用你,而且会更加地重用你你看,这份就是和你有关的密折”

崇祯顺手拿起一个折子在朱斌眼前晃了下,接着就凑到了面前的蜡烛上,折子很快燃烧起来,崇祯看着那火焰出神地说道:“这事就和这折子一样,没有了,过去了。咱们之间以后谁也不许再提了”

折子终于慢慢地燃成了灰烬。崇祯好像像卸了一个大包袱一样地笑了:“好了,江南军久驻京城之外,朝廷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来养他们。你在外

久,也该回去好好休息休息了。贼匪已成流寇,我处出击,其已不足为虑。江南军在外经年有余,朕可舍不得把他们累坏了,明日就回江南去静养。以待再为朝廷效力”

朱斌起身谢恩,可心中却长长叹息一声,崇祯皇帝终于对自己起了疑心了,再不如当初般那样信任自己,什么事都放手让自己去做,他只管做自己的后台靠山了

他很想大声地告诉崇祯,自己地这颗心,始终忠心耿耿地向着大明。始终对崇祯忠心不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这个朝廷,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这位皇上

看着朱斌离开地背影,崇祯心中也是一片茫然。难道真的错怪这位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侯爷了吗这个武英侯,不管从哪里看都是对大明。对自己忠贞不二地,平贼寇,败后金,整治江南,有声有色,名声甚至超过了自己

名声甚至超过了自己崇祯心里忽然一动,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朱斌不肯回兵的事如此勃然大怒了。后金入关,自己居然连发七道圣旨召朱斌救驾,和这武英侯站在一起相比,本应是英明之主的自己,反倒显得那么的懦弱,处处都要依赖着朱由斌

“陛下,就这么让武英侯走了吗”不知什么时候,周后悄悄出现了在身后。

“江南省政务军务繁忙,一刻也离他不得啊”崇祯平静地说道。

这时候他听到周后发出了一声轻轻地叹息:“既然陛下心中对武英侯有疑,为什么不干脆把他给换了呢”

“换武英侯功勋盖天,没有他咱大明明天就会亡啦”崇祯忽然又变得暴怒起来:“怎么换拿什么换他江南乃是朕剿匪靖关的重要财政来源,换掉他,朕拿什么剿匪,朕拿什么来个皇太极打仗换掉他他手下有八万精兵,这次只带出来了三万,还有五万怎么办难道非让朕再逼出个吴桥兵变来”

这几句怒吼像是把崇祯浑身的力气都用光了,他颓然坐到了椅子上,苍白憔悴地说道:“现在不是这些大臣离不开,而是朕离不开这些大臣了啊。他们对朕不满意,可以拿辞官来威胁朕,就算被朕杀了,也能博个谏臣地好名声可是朕呢,朕就算对他们再不满意,也得忍着,哄着他们,朕心里面的苦,又对谁去说啊”

眼泪一直在周后的眼眶里打转,这位皇帝登基以来,废寝忘食地处理着国政,繁重的政务,把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皇帝,压得看起来快要四十岁了,可为什么底下还有那么多人不明事理要和他作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了解皇上的苦心啊

周后看着外面沉沉的月色,心里在那默默祈祷,武英侯,武英侯,希望你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厚望,做一个像岳武穆那样地大忠臣吧,我代大明,代皇上谢谢你了

告别崇祯的朱斌,心里带着满腹的惆怅,他的神思像是回到了才来到这个时候,第一次见到崇祯地时候,那双充满了期盼,充满了鼓励的眼神

跟随在他身后地黄飙和郑天瑞,不知在皇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剿匪的功败垂成,以及到了京师的一事无成,让他们心里也不是个滋味,默默地跟在了朱斌的身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