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372

分节阅读 37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唯一的解释,可能便是张辽已经看破了信都的这个陷阱。

既然是看破,那么远在平原的那个布局人怎么也应该看出来了,也不该还让自己就这样蹲在山林中苦苦等候一时间,关羽对单福终究是多了几分怨怒。

事实上也是如此,自从单福投奔刘备之后开始,一干刘备的原本嫡系老人,如张飞,如简雍等大多轻疏了太多,张飞直接就被调到了冷僻地方去,而简雍则成了个内务总管四处救火,其余大小事情都必须要先问单福而后才与众人商议计较。若非关羽一向不怎么和刘备唱反调,却还是能够得到倚重

一向自视甚高的关羽在泰安时候便曾看不惯单福的所作所为,甚至联合张飞曾经还抵制过对方,但自从单福用计帮助刘备一跃而起,成为一个可以搅动天下的人物,也给了他关羽一个可以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个时候,关羽才勉强服气了一些

只是他的临阵脱逃,让张飞独木难支,却是更加惨淡和清冷了。

关羽毕竟念在兄弟之情,多有劝解,但迎来的却只是张飞冷冷而带着几分陌生的眼光关羽有那么一段时间觉得单福的确还不错,还觉得张飞太过固执。

但是自从夺取了信都后,战事越来越不顺畅,刘备的一些指令在关羽看来都不知道内幕,似乎左右刘备的人物已经不是他们两兄弟了,而是换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外人。

就比如现在让他潜伏信都这么久,也不曾有过半句来自平原的书函和指示,而他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等候多久,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

想当年兄弟三人,食同席,睡同床,无话不谈,畅抒大志,现在似乎都已经开始各自生疏冷漠

而这样的源头,关羽已经看得清楚,却是单福的出现

一如同所有人般,关羽总觉得单福似乎脸上总带着一层迷雾,看不清他的内里,似乎有所隐瞒,但所作所为却也的确是帮助刘备一路走向坦途可是,当他不着痕迹的将自己放到了左右刘备思想的地方甚至大于两个结义兄弟,这份举动,便足够带着几分蹊跷了

关羽不知道单福是不是可以信任,但是他的大哥刘备能够毫无保留,自己也根本找不到借口去判断,也没有能力去判断至少,他不会如同张飞一样鲁莽,去直言不讳的排斥他。

或许,张飞是不是就发现了什么东西

关羽心中生出了几丝警惕

当然,他并不知道更大的危机还在等着自己

而此时此刻的刘备在平原却觉得很是身心气爽,自从被单福全谏后,便索性不顾张辽的反常举动决心就这样和他耗下去。而后勒令简雍尽快的平息南皮,平原,德州等郡县的民患。

毕竟简雍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即便在谋略上无法给予刘备太大的帮助,但是自从他起兵开始,简雍一直鞍前马后任劳任怨,功劳莫大,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也是得心应手。

加上刘备曾经便在平原任过县令,也曾经挑起过反旗对抗袁绍,即便被袁绍迅速的击败而流亡他乡无法营造出足够的名望,但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是能有些用处。

刘备军一直打得是仁义牌,而这一张牌面却也正是所有乱世百姓最希望也是最有效的东西。简雍的处理手段很好,在尽可能的丑化河东军将一些细作逮出处死后,将当年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所做的事情都抖了出来,又亲自吊死了不少那些当初为恶的士卒后,民怨终于缓缓开始了消退的迹象。

毕竟这些百姓真正挑头的不多,先前闹的沸沸扬扬一是因为陈登的故意设计挑拨,二也是因为高唐的民变成功给了他们希望

但是,当刘备大军不再深居信都后,三万大军的规模,足够让周围领郡都不敢再擅自冒头,只是暗潮汹涌,而简雍加大力度的逮捕,使得一时间陈登派出的习作纷纷暴露身份被揪拿出去。

是以,州郡各自开始平定,而局势也开始渐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刘备自然是喜不自胜。

当然,张辽军在平原城外的那支兵马却始终是刘备喉咙中的一股细刺,不拔除,只会寝食不安。

当后方稳定之后,刘备的视线不由自主的也便放到了张辽军身上

事实上,当他将目光转移的时候,却又惊愕的发现,对方似乎也有了开始行动的迹象。

平原城外的近三万张辽军,竟然有了开拔攻击平原的意图。

刘备突然觉得,这仿佛仿佛此前的等待就是对方刻意等候他稳固后方

他不知道原因,也不想知道原因,却害怕对方似乎有什么阴谋诡计等着他。

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备流亡半生,见过阴谋诡计太多,他无法去看破,但是对于这些味道却是有着天生的敏感。

但是,不管如何,对方提兵前来,刘备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对自己不利的理由。最后还是小心谨慎的开始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两日后,一直沉稳不曾动弹的张辽大军仿佛吃了某种药物一样,开始了猛烈的爆发。

二十天的时间,足够让张辽建造起数量庞大的攻城器械,加上从清河地方运送来的投石车,强弩这些少有的军工品也有不少

河东当初在卫宁亲自批示下,兴起了以马均为首的军工科研派,并且授予了实权的官职,一下子便分出了官工和民工两类。亦如同当初的医学院,分为官医和民医,开始享受了不大不小的特权。

本书下载官网

所谓士农工商,士在金字塔顶端,而商在末尾,虽然有个排名,实际上,就算全部工农商加在一起都不及士的地位。

而卫宁取了个巧,将部分农工商中具有特殊才华的人物授予了“官”字,这些人毫无例外的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与军事上带着关系。

当医生随军出战,救援伤兵,当工匠制造器械协助战争,当农民缴纳更多的粮食,当商人运送更多的战略物资这些都被卫宁定做了军功。

这些军功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但是,当卫宁细致的将其中的厉害关系挑明后,却得到了广大士卒的支持和肯定,甚至不少大将也认为这样的功劳的确不容抹杀

那么以军功在身,从而授予了官位爵位,这些事情似乎就成了水到渠成。即便那些顽固的士族敢于反对,但是,乱世之中,这些人的声音,永远比不上最大而最具权力的机构军部。

而军人的最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