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358

分节阅读 35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卫宁倒是看出了点端倪,弄了半天便是郭嘉耍赖,反而被贾诩趁机摆了一道,心中好笑,本还以为这家伙难得的不耍些小手段,却是自己被瞒过不说,还被另外个变态趁机整了一整。

卫宁也乐得看郭嘉吃瘪,眼看郭嘉咬牙切齿就要耍混撒泼,憋着笑道,“好了,好了既然结果出来了,那么奉孝,你便辛苦一下了”

“不行”郭嘉几乎条件性的便要反悔,却听卫宁斥责道,“这阄是你做的,也是你让别人先选的,莫非还要反悔”

郭嘉哭丧着脸,“去关中好苦啊,吕虔重伤不能理事,就个徐晃,又没什么帮手,大小事都要我来处理兄长,你舍得我就在关中累得精力衰竭,英年早丧么您看,我的头发都开始白了,小弟跟你那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可不能这样对我啊”

卫宁好气好笑道,“你头发哪来的白丝,休要胡搅蛮缠,你要不去,行,那我就让你去幽州去讨伐公孙度吧,那边的帮手倒是不少”

郭嘉脸色一变,顿时义愤填膺,“周瑜肆虐关中,却是祸害,不除不行,罢了,罢了为了兄长大业,我就算客死关中,也要扫平他们”

卫宁一阵呕血,实在无语,却看到贾诩在那阴笑不已,不由更是无奈。

“好了,好了你此次南下,我也知道许多职责重大颇为辛苦,你有什么要求,可提提吧“卫宁看着郭嘉还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好生宽慰了一下道。

郭嘉一听有补偿,不由便精神一振,既然南下必不可免,那此刻不张张虎口,岂能对得起他雁过拔毛的美誉

郭嘉皱着眉头,在卫宁静静等候下仿佛在考虑什么难题,挣扎,犹豫,欲言又止,只让卫宁都捏了把汗,还以为这小子真要大张口了,却见郭嘉半晌终于缓和脸色,无比坚毅镇定,铿锵有力道,“我不想加官,但是要加俸禄”

“滚”卫宁脸色终于漆黑无比,操起案几上的纸张揉成一团便向郭嘉扔了过去,后者灵巧无比的飞身躲过,仿佛早就预料到会这样一般

于是,兴平六年公元一九九年六月,卫宁用郭嘉领军,并以辛评,辛毗两兄弟为辅佐,加上河北降将尹楷,凉州降将杨秋,梁兴,调拨并州兵马两万,即刻南下袭入关中。

这两万人也是卫宁准备蓄谋许久的战力,自从当年卫宁劝降高顺不过,但却得了高顺投桃报李的陷阵营训练方法,卫宁虽不得其精髓,无法做到八百陷阵破万军的效果,但经过几番修改,卫宁将八百人的严苛限制去掉,扩大到大规模的军团运用中。虽然如此必不可免的造成兵士无法做到陷阵营勇士那样骇人听闻的战斗力,但是却也比一般的练兵方法要强上了不少。

两年来,卫宁一直隐而不动,将这两万人打散掉入并州北面,交托给卫三训练,整顿,并且一波暗中又遣返回并州各地,平时只将这些人手当做防御各个县城的普通守军,但实际上,这却是千挑百选的精锐之兵。

而不单单如此,这两万人中,更有五千河东最为盛名的卫宁亲队,宿卫营。集合起来的战斗力,其实可当四万人使用事实上,卫宁将这支兵马已经早已经暗中集合拱卫在安邑附近,就是为了迎接孙曹那支同样战力惊人的三万精锐,但显然,对方并没有选择北进,那么这两万人的南下,便可来一次硬碰硬的较量。

其实,现下的河东统治了整个北方,要是真的大肆扩军征讨,莫说现在用于战事的二十多万人,就是直接达到五六十万也绝非不可能。朝歌一战,袁绍不过两州之地,就能动用三十多万人,卫宁现下实际控制力更强,又岂会弱于他

只是卫宁深知军队不应该良莠不齐,而去糠留精,才能更大程度的上升军队的战力,而一直不曾如同袁绍等人一般,只为声势浩大,而无休止的强征兵马,加上河东虽然正值战事,已经拖延了民生的复苏,卫宁不可能用大伤元气的做法去拼个两败俱伤。

事实上,这样的政策初时候,还很让河东不少武将不解,但一次次战事发生,河东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每战都显示出了麾下指挥兵马如臂驱使的畅快,每队兵马的战力强横,河东许多武将都是降伏自各处,比较起以前统御的兵马来,许多人顿能察觉到河东军制的优势,也才明白为什么每次河东出兵看似都比对方弱或是是不相上下,却总是能够以压倒性的实力击败对方的缘由了

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郭嘉既然挂帅南下,卫宁已经放下了心,因为以前做的准备既然都给他调度的话,这便是一个莫大的优势。南下两万人的精锐,关中徐晃加上张济合共两万五千人的战力,以及正在领军五万攻克宛城,北上关中的张颌大军

整整接近十万人的战斗力量,卫宁不相信,凭借郭嘉的才能,占有了这样压倒性的力量,还会失败

而领军的人才方面,孙曹联军猛将有孙策,有许褚,有曹洪,有周泰,智者也有周瑜这样一个俊才英杰,但是对比起河东军来,武将也有徐晃,有张颌,有马超这样的当世猛人,谋臣有郭嘉居中运筹帷幄,看上去半斤八两,但河东军的军力,却是压倒性的

只要郭嘉能够做到不让对方窜逃入雍州凉州,那么战局,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

留下了这一支几乎战局了孙曹联军十分之三战力的绝对精锐,留下了一批猛将谋臣,那么东面的战局,自然而然便直接倾向了河东

何况卫宁所谋算的却不单单只是这个方面而已。

利用杨氏,利用裴氏暗中搅乱风雨,让安邑表面性的呈现一种各家大族内乱的假象,诱使孙坚曹操判断失误,并且卫宁再度将潜伏下去的安邑不稳因素一一挑出来,举起以屠刀,才是另外一大算计。

可惜的是周瑜的突然介入看破,使得卫宁内在的想法并不能够轻易实现,只能捉上那么一两条小鱼,但是这也算是勉强还能接受,卫宁就不相信那些暗地里还对他抱有敌意的家族或者还立志要建立起世家大族与皇权平起平坐的家伙就当真不怕血流千里,当真就以为自己是铁打的脊梁

等到郭嘉领命南下后,卫宁的准备也已经做完。

兴平六年,六月中,卫宁穿上太尉朝服,率领百官,亲自登上朝议大殿,上表,请讨伐孙坚,曹操

皇帝刘协自从被卫宁彻底的压制沦为傀儡,一干心腹老臣被杀,终于看清了卫宁那和善面孔下的狠辣,以前被卫宁故意养成的无知和放纵已经再无可能成为明君,只求能够吃喝玩乐,便不敢再对卫宁有半点指手画脚的意思。

朝廷已经成了卫氏的朝廷,当卫宁请表讨伐孙曹,刘协自不敢有半点异意,因传世玉玺丢失,如今的朝廷文书只是用替代品盖章,当即便将玉玺盖上了圣旨,发布天下。

于是,曹操,孙坚两人皆被除去官位,爵位,打做反贼,天下两大诸侯,可与卫宁比肩割据的人物,竟然就如此被卫宁轻易的夺取了正名。

而当这圣旨昭告天下之后,几乎人人都以为卫宁疯了。这已经宣告了卫宁将要采取极其疯狂的攻势,而这场北方与孙曹之间的战争,也意味着,将会是不死不休

孙曹被卫宁打入叛逆的恶名后,也是不甘示弱,当即便起草了檄文,召集天下诸侯共同反抗卫宁。指卫宁为奸臣逆贼,更有篡上作乱之野心,比之以王莽,董卓,更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尽数卫宁污点,不管是夺杨氏,还是皇室,又或者是屠杀世家大族等等大罪仿佛罄竹难书,更为恶劣的是,不知道曹操或是孙坚听从了哪个人的建议,将卫宁一些小事污点也尽数揭露出来,比如是当初击败乌桓应降而吭杀,比如卫宁在信都城下,当袁绍面杀其子等等,仿佛卫宁便是天生的恶人一般。

两家同仇敌忾,打起清君侧之名,亦是大义凛然,圣旨下来剥夺两人官爵,却是不痛不痒。曹操自命为大司马,孙坚为大司徒,以曹操为盟主,孙坚为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