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个陈登这么多文武,却不想,就他一人看得如此清楚他是徐州大族此话,到底是试探我还是真心要为我做大事”卫宁心中不禁思度,却无法从陈登脸上看出半点端倪。

半晌,卫宁锋锐的眼角终于缓和下来,淡淡笑起,“元龙出自徐州,想必曹操的手段,使你陈氏颇为受难吧“

“卫侯所言不错曹操入主徐州大杀当地世家大族,收刮私仓填补军用,不少豪门迫于无奈只能散财免灾,我陈氏如今的田土,家资也散去了不少不过比起一些负隅顽抗的家族,被曹操赶尽杀绝,也实属不易了”陈登点了点头,不禁有些感叹。

“那元龙,有志重阵家门,或甚至有再进一层的想法嘛”卫宁又问道。

“家父自是希望能够恢复家族昔日荣光,可下官强行北上河东投奔卫侯,卫侯又如何看我”陈登道。

“好好好元龙,果乃我之良才,宁必不负元龙一族”卫宁眼睛微微一缩,顿然抚掌大笑道。

众人不知道陈登和卫宁在哪一问一答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却知道其中必有深意,无人敢擅自发问,但只觉得话题越扯越远,都扯到徐州陈氏上面去了,不禁有人忍不住咳嗽一声,小心提醒道,“不知卫侯对刘备之事如何看待”

“哈哈既有元龙在此,刘备覆灭不过是旦夕之间,我又何须再言”卫宁哈哈一笑,将身体向前微微探出,撑起手按住前膝,两眼炯炯有神对陈登道,“我无伤人之心,但求无人有伤我之意。此话,元龙明白否”

陈登想了想,却还是摇了摇头,“却不知道卫侯以为何事才是有伤卫侯之意”

底线

卫宁微微一愣,却反被陈登这一句话问得心中一愣。

“是啊我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是彻底将世家大族连根拔起不可能的士族门阀甚至到了隋唐时代都还是存在,以现在这个社会怎么可能除得尽那我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卫宁不禁自问,但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答。

想到西晋的腐烂,想到五胡乱华带来的战乱,想到万千寒门子弟报国无门,卫宁的眼睛终于缓缓退出了茫然,反是煞气腾腾的盯着陈登,一字一顿道,“不危社稷“

卫宁陡然转变的气势,让在场诸人心中蓦然一跳,这种常年身居高位,掌握生死的霸主气势却非常人所能承受,有人甚至额头都冒出了一丝细汗,惊讶卫宁这么久深居简出,竟还有这样的杀伐果断却不是明,为什么,卫宁会突然这样。

“不危社稷”陈登重复的咀嚼了卫宁这四个字的含义,深深吸了口气,俯身拜倒,“若如卫侯所言,下官,请兵东进,平叛刘备只求卫侯莫要擅毁国之基石”

“事不可为,我之难为,我亦知,事不可为,我亦要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不悔疥藓之疾,依可成患,看似无忧,却成重病,既知其害,若不早除,我必后悔请元龙放心,底线,我能斟酌”卫宁拱手,语气铿锵有力。

“有卫侯此宏愿,朝廷日后,可再杨汉武,光武皇帝之雄威也”陈登心中一股豪气,高声回道。

与此同时,一直都在观望不曾出声的贾诩,郭嘉,刘晔等卫宁真正的铁杆心腹,纷纷露出会心之笑,眼睛看向陈登已是接受他正视成为他们一员的意思了。

而另外一群,游离在河东高层和卫宁心腹之间的人虽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却还是明白卫宁好像已经准备对刘备动手,而操起屠刀的,便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徐州亡臣。

陈登从没有怀疑过卫宁早就有平定刘备的策略,而他更看出了卫宁真正所图谋的东西,事实上他只是担忧卫宁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太过激烈,甚至动摇朝廷,动摇这个天下的根基,但是,现在看来,他至少得到的答案还是比较满意。

与那些庸才所不同,只求光耀门庭,只求能够高居显位,陈登的抱负却是要打造一个诺大强盛的帝国,平息这个乱世,名留青史所以他的眼光不单单在徐州陈氏上,更是放眼天下,卫宁的话,深深打动了他,也在这一瞬间,才让他起了誓死效忠的念想

“元龙东去,安邑不会与你一兵一卒,但是,一切条件都可与元龙调度,以你之智,刘备覆灭,只是信手拈来,勿要让我失望”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九十八章

“信都守军听着卫宁挟持圣上,把持朝纲,实乃谋朝篡位之国贼我家主公,乃大汉宗亲,当今圣上皇叔,托圣上密旨,与江东文台公,兖州孟德公同起讨伐,拨乱反正,诛杀汉贼,还我大汉正统现如今,我家主公已发兵十万,席卷冀州,沿路州郡,皆闻大义献城降伏,此乃大义信都军民,何不早降,共讨国贼”刘备先锋关羽领兵八千,已经兵临信都城下,信都城高,关羽不愿折损太多兵马,遂打着大义名分搬出刘备那个被世人都不认可的皇室身份使一员裨将在信都城下高声劝降起来。

现下防守信都的是原袁绍麾下的降将蒋义渠,其人才能平平,并没有多少韬略,放在安稳地方还能勉强胜任其职,是以这两年来,卫宁便将他放到信都当了一方太守。

蒋义渠原本便是袁绍麾下大将,在河北一带算是颇有些名声,有他坐镇,河北一带也还算是相安无事,一方太守的职位已经是秩比两千石的显位,虽不若在中央为官那样权势彪炳,加上卫宁统一整个北方,太守的实权也大大削弱,既无自行收缴制定赋税的权利,也没有自行任用官员的权限,更别说是征调兵马了。

不过作为降将身份,蒋义渠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也算是感恩戴德,加上信都在整个冀州都是精华所在,不免早抛弃了对袁绍最后一丝忠义而全心全意的侍奉于卫宁麾下。

事实上,当初袁绍麾下投降的河北文武,卫宁都并没有弃之不用,想另外个时空,曹操击败袁绍时, “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觎此地哉”这样一句话,便道破河北真是藏龙卧虎。

如田丰沮授皆是智谋能断之士,如颜良文丑更是万人敌,就连一直为人病垢的审配,也在守护信都城时,让另个时空的曹操尝尽了苦头,或许他们有缺点,但是却不能够掩盖他们的优先,一个成功的王者,不就是应该扬长避短,善用人才

当然,那一场朝歌大战,一场信都大战,几乎将河北名士杀了大半,残存下来的精粹显然也不算多了,但终究,这些人汇聚在一起,还是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卫宁虽无法做到运用自己原班人马那样如臂驱使,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他们的剩余价值,又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认可,赐予相符合的身份,那么治理整个河北也并非什么困难。能够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将冀州,幽州全部掌握在手,这些人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却是不小。

只是,能征善战的大将谋臣,死的死,亡的亡,有用的大都派遣去了南面,或如田丰随赵云出征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