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87

分节阅读 2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唉本就不是一场应该发生的战争啊而且还发生得如此突然沮授为何不明此理”田丰想到一直与他理念颇为相同的盟友,却在这个关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不禁一阵气苦。

早前,田丰书信南下,谏言使袁绍速战速决,以如今强兵,全力而为强攻朝歌,牧野。本意便是趁着河东兵力还为集合,而先发制人,用最短的时间里,将战火烧往河东本土,以战养战。至少,以速战为上,必可使冀州,幽州的征兵事宜所落下,则可缓和两州的民生,不至于动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终究,不管是袁绍还是麾下各个谋士,显然对田丰的建议不置可否。速战固然是好,但袁绍的打算,显然是不愿意是击溃,或者是削弱河东的实力,他更垂涎的是河东的土地。四州的版图。倘若凭借现在地人马与卫宁厮杀,胜率并不算明朗,即便卫宁兵少,但有了朝歌和牧野之间的防御带,以区区十五万对付对方的十万,显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袁绍的孤注一掷。注定了他不愿意在局部上取得一两场胜负,而是希望一口气将对方整口吞下。

所以,袁绍的战争步伐,并不显得有多快,根本原因便是他在等,等候冀州和幽州源源不断地兵马征调集合。

一但大军的数量成为三十万之巨,那么河东在心里上或是在军力的差距上,才能达到袁绍想要的效果。

征兵,集强势。这是许攸的建议,确实敲打在了卫宁的软肋上。但显然,这征集兵马的时间。却足够给卫宁一些喘息的空间。而田丰就是瞅准了这点破绽,希望能够打动袁绍的心,但终究还是无功而返,甚至,已经越发触犯到了袁绍对他地容忍底线。

“现在北还没败。主公还没败就算被你说中了我还有机会不管是昔日地杨氏还有你。也需要等到这一战结束之后。方能见分晓罢”田丰喃喃地低语了一声。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那当初乌巢之时地小叙。

“南面战场显然。将是两军集合之后地一场决战。而壶关一线。却该是我出力地时候了只要挡住壶关地兵锋。必然可以为南面缓解无数地压力显然。他也绝对不会放弃壶关这个重要地突破口吧”田丰抿了抿嘴唇。又看了案几上另外一封密报。喃喃道。“徐荣若是这个人地话。恐怕却也是有些棘手了。何况壶关。还是颇为有些易守难攻。他可以随时出兵。而我军却唯有被动防守唉”

“大人二公子遣小人前来相请商议军情”忽而。书房外。一声高呼蓦然响起。打断了田丰地思路。

心中微微一惊。他本就在袁氏父子眼中不待见。事实上。虽然名义上是辅佐袁熙。但自从移兵到了邯郸后。基本上袁熙便没有将他放在心上。加上袁绍如今地一封书函。想必却是瞒不住这个袁绍次子地

“二公子召唤可是有何事”田丰慌忙起身。或是大腿跪坐长久。血液不畅。却是一个踉跄又倒下蒲团上了。

门外地人闻得田丰地话。当即回到。“小人身份卑微。如何能知军机要事不过似乎听人说。是壶关来人”

“壶关徐荣有动作了”田丰脑中一惊,浑然不顾身体的虚弱,当即便一跃飞出府门

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慵懒神色的中年谋士,徐荣颇为觉得有些愕然。事实上,当初在卫宁引荐的时候的,便让他生出了几分熟悉感。当闻得他名号的时候,徐荣心中才生出了几分了然,是地,两人昔日毕竟同样从属于凉州集团,但这样一个人物却是在李郭之乱后方名声昭显,而即使如此,若不是如今徐荣投身在河东门下,恐怕,也不会知道这个家伙的能量有多庞大。

他的名声在天下并没有多么响亮,但仅止于其余地方,河东之人,没有任何人会怀疑郭嘉的谋略,但,却连番被他戏耍了两次

而当卫宁亲自郑重其事的对徐荣引荐介绍,甚至语气还颇有尊敬之意,徐荣不管如何,都不可能对他有小觑之心。

他,自然,便是北上安邑的贾诩了

用贾诩这样的顶尖谋士,加上徐荣这样一个统御名将,对于壶关一带的战事,卫宁已经放下了一百个心

“先生凉州来并州的毋丘兴将军,统兵三万,昼夜不休,已近了北地,想必要到晋阳,只需要半个月地时间了”徐荣微微一笑,看着眼前这个慵懒地中年人,却似乎很想从他的身上看出与众不同地地方,“而如今南面传来,卫侯已经亲自提兵四万。彻底加固了朝歌,牧野一带防线,两军胶着,显然袁绍是等待冀州,幽州两地募集兵马,而毕其功于一役。如今我军北路战线。便是重中之重”

但很可惜,这样一个面目平凡,懒懒散散的样子与他心中所想的世外高人很有一些差距。不过转念一想到郭嘉的放荡,卫宁的悠然,心中却是多了一些释然,从某方面来看,似乎贾诩和卫宁总该是一个性质地模样吧

贾诩打了个哈欠,微微睁开眼睛,仿佛睡眼朦胧一般。看了徐荣一眼,这才拍打了一下脸颊,肃正脸色。笑道,“呵呵将军乃全军之首,这些事情,本便是将军做主”

徐荣眯了一下眼睛,依旧微笑道,“先生说笑了荣北上之时,便受卫侯多番叮嘱,若有行军,多可向先生问计。如今晋阳已有一万兵马。壶关赵阳将军两万,若在加上毋丘兴将军三万人,六万大军的调度,我却也有些吃力了不若正趁毋丘将军还未抵挡,向先生交代一二,也好使先生有妙策连珠,为我河东北路战线出力”

贾诩微微挪了一下身子,努力让自己摆出一个严肃的模样,却依旧还是看上去懒散无比。事实上。他北上河东,本是受了张济的请求,而自己也正想远离前线战场,所以便应允前来安邑,却不知道,不单单自己寻求安全的地方的愿望没有实现,反而又被卫宁拖到了另外一个更为险恶地环境。

心中老大不愿意,可人家当朝太尉,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也对他毕恭毕敬。他就算想要推脱。却也不可能触犯于对方。不过,就在安邑小住的那段时间。别人多以为他每日醉酒偷懒,足不出户,却不知道,那双眼睛却是从没有离开过天下的局势,路边行人的谈论,对河东环境人流的变化,兵马的调度,都是一条条宝贵的消息,足够使他看出一半现在的局面。

很显然,贾诩在受到卫宁隆重地礼遇下,没有推脱,而北上来辅佐徐荣,正是因为自己并不认为河东会输掉这场战争

没有人会比他更能嗅到危险的气味,一但在鼻尖里冒出这样的气息,他定然会是第一个逃之夭夭地家伙。

北面的战场其实说到根本处,反而比起南面的压力,要轻松了太多,留给北路军的壶关,便是一道天然的巨大筹码。当然,也因为壶关的地理放在手中,却也让人有种不能建起强大功业,则必然有些对不起人的感觉。

贾诩却没有徐荣这样的心里压力,他既然答应了卫宁出谋划策,却只会是为这一场战争而竭尽全力,绝对不会如郭嘉一般,总是将目光放到更远处明哲保身之道,本就不应该太锋芒毕露啊。

郭嘉用放荡不羁,骄横嚣张来伪装自己的才华表面,贾诩却是用慵懒无害,恪尽职守,甚至“逃”,来减弱别人对他地敌视。

甚至在这个时候,贾诩也并没有何徐荣抢夺功劳的意思,不过却因为卫宁的叮嘱和拔高将他推到了前台。

“若还等毋丘兴将军半个月时间,南面袁绍的军力必然将庞大到另外一个层次了所以,我军恐怕是无法再等待下去了,最不济,也要牵制住袁绍大军的走向所以”贾诩闭了闭眼睛很快从脑中形成一幅有效的图画,低声回道。

“出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