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今区区一个北方大战,就能造成这样的局面,确实是让人心寒无比。这样打下去,到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元气恐怕都将大伤了。

而当袁绍有了这样的决心后,河东显然也决然不可能会屈服在袁绍以势压人的手段中。无论是卫宁,还是郭嘉都能一针见血地看出袁绍的歹毒

他就是要借着这种庞然大物的压力,来扰乱卫宁后方的根本。新政的弊端,便在于剥取了不少士族的利益,人心不稳,必然就是政治上以及后方的不稳定。假若卫宁如同他一样狂征大军作为抵挡,必然暴露后方的空虚,给了那些潜藏在深层暗流下的毒瘤活动地空间和希望,而假若,卫宁不征兵,又必然在兵力上同样处于和河北争锋地劣势下,同样也会让后方左右摇摆的部分人,对河东失去信心。

很毒辣,卫宁几乎可以肯定,这样攻心之策,便是出自袁绍集团最让他忌惮地田丰,沮授,或者是许攸这三个人之手。即便有消息称田丰和沮授之间有了理念上的不合,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卫宁可不会认为他们的理性会在这个时候暴露出裂痕出来。事实上无论在智谋,忠义,以及对局势的把握上,这三个家伙,绝对便是河东最大的威胁。

若同一时空,袁绍能善用三人,能够驾驭住他们,那袁曹官渡一战的胜负,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当然,这三人最大而致命的弱点,便是性格上的缺陷有了这个依仗,卫宁凭借手中两大王牌,未必不能彻底将他们扫平。

而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坐不住了,田丰还在信都,卫宁在河内休整了不久,便也亲自领兵,上了朝歌前线。四万大军开拨,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能够得到太史慈的捷报。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三十八章 第一张底牌

二十五万,这是卫宁能够承受的底线,即便面对袁绍可能存在三十万保守估计,卫宁也不可能用动摇河东根基的代价来换取胜利。冀州,幽州,他袁绍可以不在乎,但河东是卫宁一生的心血凝集在其中,不论是于内部隐患的问题,还是面对大战带来的浩劫,都不是卫宁可以忍受的代价。

不仅如此,卫宁还要将战火一直抵挡在外面,绝对不能够让袁绍侵入半分河东土地。百姓,在他治下,便是他的子民,他绝对要对他们负责。

除去了本身河东的整个防备力量,便有二十万,但其中最起码得保留六万到七万的数量分别镇守四州之地,想比起这个局势来说,六七万的数量甚至已经可以说是捉襟见肘,根本不能再抽调一兵一卒去前线。

所以,十四万是卫宁可以动用的原本力量,如果要将战争扩大而征调兵马,卫宁还需要征兵大约六万的数量。剩余五万,卫宁的眼光自然而然的便也就放在了北方的土地上。

事实上,从袁绍的动作来看,卫宁便已经愤怒不已了,用外族来踏上汉人的土地,无论如何都是卫宁无法容忍的,这些只知道杀戮,只知道劫掠,完全就是为破坏而生存,尤其当这破坏是建立在汉人的血肉上来喂食他们的肚子,更尤其让卫宁无法忍受。在他绞尽脑汁扰乱草原的格局,动摇草原蛮夷的元气,将他们的脚步挡在了汉疆之外,却偏偏就有这样一个利令智昏的家伙,敞开了国门,不过是为了满足他权利的欲望。

而对于这些,卫宁即便早有所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却还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对袁绍的百般厌恶。而当初做好的准备,卫宁也就是为了防范这一天的到来。

匈奴人。是卫宁预谋已久地东西。

这是卫宁用来对付北方蛮夷的利剑。在袁绍用乌桓人来骚扰并州的时候,自然便应该是匈奴人出马抵挡的时候了。

当初的于扶罗因为卫宁的算计,确实元气大伤,但卫宁并没有趁机将他赶尽杀绝,而是大方地将他放回了朔方。这片匈奴人庇护于汉朝羽翼下的土地,在许久之前便已经是汉民。牧民杂居的土地,但随着汉朝的衰败,外围的牧野几乎都是以匈奴人为主的,大部分汉人都退居道朔方附近寻求城池边军的守护。

随着一场叛乱,于扶罗逃到了汉朝深处,得到卫宁的庇护,当那支在匈奴人看上去不可战胜的十万鲜卑大军,被卫宁击垮地支离破碎,于扶罗再没有丝毫的妄想。

在王权和卫宁强大军力下。即便依附在他身边的一些根基都被牺牲了不少,但也没有丝毫敢于违逆地意思。所以,当卫宁将他放回朔方的时候。同时跟在他背后的,却还有大量的汉族兵马。

在这支强横无比地军队横扫下。背叛于扶罗父亲地势力。被横扫一空。于扶罗。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地南匈奴单于。

而这一切。都按照卫宁定下地轨道继续行进着。

当于扶罗重新取得了单于地宝座。才蓦然发现。经过了汉人帮助击败他地敌人。原来。本已经有了生机。有了重新崛起地南匈奴力量。却在这一场战争中。消耗殆尽。重新沦落为必须要依附在汉朝。依附在卫宁麾下才能苟延残喘地势力。而当初朔方一带。本该是以匈奴人为主地汉民。牧民混杂区。在卫宁驱策了三十万当初从董卓手中抢过来地洛阳百姓。显然已经发生了质地变化。

没错。现在地河套地方。在卫宁先后击败了鲜卑人。乌桓人。再搅乱了。放干了匈奴人地顽固势力后。短暂但却不容置疑地真正成为汉人地土地。匈奴人在这里。一挫。成为了弱势。

于扶罗。显然是一个有野心地家伙。但也是有自知之明地人物。在如今河东如日中天地时候。即便昔日高不可攀地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中原大乱。但有一个卫宁这样地民族主义者。根本就让他没有丝毫敢于冒险地心思。

而中鲜卑地大乱。已经西。东两部地涉入。阴山以北重新陷入了无穷无止地争斗。何尝又比中原好得了多少。这便是于扶罗看到地希望。在北面。还有十万以上地北匈奴奴隶。为各部鲜卑人流尽鲜血这些都是他地族人。甚至可以说是他唯一完成他野心地实力。

所以,在卫宁若有若无的暗示或者是挑动下,于扶罗毫不犹豫的跳进了北方草原上的争端中。

可是,南匈奴人,势力已经太弱了,饶是鲜卑人被卫宁击垮,弄成了这样混乱局面。于扶罗那区区一万多的控弦之士,也根本翻不起什么花样。

自然而然,卫宁又抛出了主意

用汉民在河套地上久居的汉人,不单单善良的传授匈奴人耕种的技术,同样也学会了他们操控马匹的技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