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78

分节阅读 2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连自己尊严都不能维护的新朝廷,岂不是还如同那董卓。李郭之流一般,又如何能号令天下

“召部大人。各军主将。即刻前来见我卫宁狠狠地将手中地战报。扔开。咬牙切齿道。

似乎很久没见过卫宁有这样地火气了。从新婚过后又再次担负在卫宁身边地典韦。也隐隐有些担忧。

点了点头。典韦却也没有丝毫敢怠慢地意思。当即抱拳沉声下去吩咐起左右近卫四下去召集所有心腹谋臣前来商议计较。

等典韦出去吩咐妥当。转回书房地时候。却只能见卫宁忧心忡忡。一副疲惫不堪地模样。

典韦心中微微一紧。当即嗡声道。“公子何须如此烦恼。那袁绍不过徒具虚名而已。我河东大军自成军以来。败黄巾百万。逐鲜卑十万。退曹操精兵。破李郭韩马。何尝有过一败他若赶来。我必以一双铁戟。生擒袁绍。献于公子麾下”

听到典韦那铿锵有力地劝解。卫宁心头微微一暖。抬起头来。算是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紧皱地眉头。显然并没有多少开怀。摇了摇头。半晌才言不由衷道。“呵呵我只是担心战事一起。河东必又将陷入烽火。生灵涂炭了”

如何只会是担心百姓而已

如今河东,卫宁再如何,也知道潜藏在地下地暗潮的危险,北方的世家大族虽不至于如同南方士族那般权柄滔天,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君主的权柄和威信,但固有的利益下,反对的声音,又何时会弱过。

事实上,他的手伸得太快,太长,甚至连自己提拔的部曲,牵涉在其中的利益也微微有所触犯。虽然河东现在看上去声势骇人,一时无二,但终究,知情者,都能知道,现在地河东,其实才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卫宁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关头,是否真的就能信得过这些人物。而面对袁绍的号召力,卫宁可不认为,自己的魅力真的足够强大。

不过,事情或许还没有到达卫宁所想的那般田地,但若是不战,却反而更容易让四郡军民对他失去信心。

信心,在现在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而如何稳定治下所有人的信念,甚至是震慑,恐怕,还是需要用战争来激励,胜利,再胜利,一道道摧毁袁绍地力量,让所有不敢动侥幸的心思,也不敢对卫宁再有所怀疑

或许,卫宁现在最能相信的,却还是军部的人了。

事情突发,显然,并没有瞒过多少人,就在卫宁传召前,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等候卫宁召唤的准备,当卫府近卫上门请召的时候,所有人当下没有一分拖沓,便直向河东而来。

大堂上,卫宁已经没了适才的忧心模样,一副淡薄冷静,仿佛袁绍的动静,在他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自去灭亡一般。

徐荣,典韦,黄忠,徐晃,太史慈,马超,庞德等等猛将,智将一一案列入席,文如郭嘉,陈宫,司马朗,裴潜等人也依依到来。

冷眼扫过,卫宁能从每个人的眼中看到百般不同地模样,或紧张,或焦急,或不以为然,或沉稳冷静,让卫宁值得欣慰地,便还是没有人他人的眼中看到,幸灾乐祸又或是摇摆不定。

不管他们能有多深地城府来隐瞒心中的主意,但在这个时候,至少算是给了卫宁一个安慰的理由。

事实上。这一场商议并不算重要,稍迟的,势必还会有一场更为尖锐的探讨,比起这些武将来说,显然还是需要将一部分人剔除在外了

“如今袁绍策反吕布来攻刘备,刘备已数告急与我。而此刻历城又已被吕布夺取,刘备退兵邺城袁绍长子袁谭,次子袁尚,各自又领兵两万,三万屯扎魏郡和濮阳,随时都有南下的动作如此局势,诸位有何看法,不妨畅述己见”等诸人皆到,卫宁这才缓缓张开嘴巴。淡然问道。

卫宁地平静,何尝不让在座所有人也颇为惊讶,仿佛袁绍的威胁根本就不放在他眼中一般。

上位者能有如此冷静从容。无疑便是给了下属一道稳妥的定心符。

事实上,在这个节骨眼上,并没有多少人往深一处去想,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并不是一直给人鲁莽表现的典韦率先出头,却是新来乍到的太史慈抢先出列,求声道,“如今玄德公兵困邺城,时日不待所计。末将不才。愿为卫侯亲提大军前去救援,纵然袁绍前军万马而来,末将必然保住邺城不失

卫宁看了太史慈一眼,心中始终有些酸意。却不想,刘备地影响力在这些时日里,还未从他的身上所抹去,显然,如此急切求战,便是想要为刘备做点补偿吧。

对于太史慈来说。卫宁却并不担心他会再投身刘备的麾下,就算他太史慈敢,刘备恐怕也不敢接受。在不久前,太史慈便已经宣告了正式的效忠,以他的品行,自然也不会出尔反尔。

“邺城要救,则是必然但若我河东轻易出兵,便正中了袁绍下怀。以探马细作所报,显然袁绍是早做了准备。我军仓促之间还未集结力量。若就这般出兵去邺城,恐怕正让袁绍有了借口。全面而来。届时,我军军力还未稳,军备不齐,以积蓄多时候来对仓促防御,必然有所闪失”陈宫是一个典型的士族利益维护者,虽然对卫宁有所埋怨,但投身河东已久,可以说在河东能有如此声威下,依旧有了他不少的汗水。事到如今,陈宫或许有所心思,但毕竟不会表露出来,还是本分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卫宁看了陈宫一眼,事实上,在座中人,最让卫宁担忧地人物,却也正好是他。历史已经证明,这样一个士族利益的强势维护者,曾经险些将曹迫到了绝境,而曹操整顿当地豪门的手段比起自己来说,却是远远有所不及地。更何况,陈宫背叛曹操的另外一个重要理由,也是因为他的自恃才高,认为比他不如而高于他地位之上的人比比皆是,心有不满方有反心,同样以现在的情况对比,卫宁依旧算起来,对他除了提携之恩,也没有多少给他太高的地位。

以此来看,在这个节骨眼上,卫宁却是真正的将陈宫放入了第一个需要戒备的对象。

不过,在他出声进言的时候,言语间言之凿凿,卫宁却也不禁有所疑惑,事实上,陈宫地建议,确实掐准了要害之处,对河东自然是有利,但卫宁本身便多了几分怀疑,却反而更加不解。

或是,陈宫本身便不是历史上形容的那般,又或者是陈宫他在辅佐河东东征西讨的历程上,已经有了融入感和认同感

卫宁不知道,但却也无法从陈宫的进言中看出半点端倪和破绽,微微看了郭嘉一眼,后者同样也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卫宁笑道,“公台所言不错,如今我河东军力几乎有一半分散在凉州,雍州与司隶三州,河东,并州兵马不过也只有区区六七万之数。袁绍敢以十五万大军西来,并上吕布两万兵马,声势浩大,又是早有准备,若以太史将军草率出兵,反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