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卫五慌忙起身,将壁上所挂白氅取下,搭在卫宁肩上,笑道,“公子躲在此处看书,恐怕奉孝先生是忙得焦头烂额了罢唔不过,如今外面风大,公子还是小心切莫感染风寒”

如今虽已渐入初春,但毕竟还是颇为寒冷,卫宁紧了紧搭在身上的白氅,心中一暖,也是轻笑回道,“那家伙整日里便是四处耍浑,无所事事,如今正该让他出些气力”

说道此处,卫宁回转头来,看着卫五,顿了顿道,“如今四州作业繁重,你一人兼顾四州之地,委实有些劳累了唉,如今事非寻常,方有你亲自掌控我才能心安,委屈你了”

卫五心中流过一丝感动,惶恐道,“能得公子看重,这等信任,虽疲惫,又有何紧要”

“呵呵这情报网络乃是重中之重,你在其中出力甚大,若没有你帮衬,无论大军攻城略地,还是政令推行,皆如目盲一般了”卫宁微微笑了笑,半晌却是看着卫五,苦叹一声道,“唉但这诸事繁多,你却早没了昔日芳华啊我卫宁,有愧于你等兄弟多矣”

卫五低下头来,正如卫宁所说,昔日五个兄弟,他年纪最轻,可如今看上去脸色苍白枯燥,眉间皱纹依稀,看上去,甚至比他的兄长卫三还要苍老了许多。

想起当初五人兄弟随同卫宁南下颍川求学,卫五也不过二十三四,如今三十年纪却赫然有了近五十的样貌,这十数年经营的情报网,的确耗干了卫五地青春。

整个静室里,霎时默然了半晌,卫宁不曾迈动步子,环顾了一下左右,突然出声询问道,“我那侄子,如今也有儿那般年岁了吧”

卫五虽掌握情报机构,暗中行走,但在明面上却也是卫宁近侍的身份,所以也有娶妻生子,如今算起来,卫五的儿子也该有了七岁年龄,与卫相仿。

随着卫宁的突然发问,卫五愣了愣,但提到自己子嗣,脸上也浮起一丝难得温馨,当即点头回话道,“有劳公子挂记,属下那犬子今年五月便该满七岁了”

“呵呵七岁了啊想我还在这般大小的时候,还整日里浑浑噩噩,不知所以呢”卫宁也仿佛浮起了几丝感慨,这才又道,“既然如此,不如便让我那小侄一同随儿入国学相伴吧”

“恩”卫五微微愕然,但旋即而来的便是蓦然欣喜,有了卫宁这句话,便已经如同金口诺言,卫未来必然是卫氏翘楚,相伴左右,无疑便是卫宁亲口承认了他那儿子未来辉煌的前程。

而这一句话,足够扫平了卫五之子未来所有障碍

卫五几乎激动地双膝跪倒在地,任何一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有一个荣耀无比的成就,事实上,在此之前,卫五还认为恐怕要让自己地儿子继承他那暗中地职业,虽有权势,但却永远见不得光彩。

卫宁一把将卫五托住,使得他双膝未能着地。在这个时候,卫宁眼中的卫五才不是那个多少泛着冰凉气息地情报头子,而是一个真正慈爱的父亲。他已经付了卫五太多,牺牲的不单单是本该拥有的光耀名爵,还有青春,还有家庭,能有所补偿,卫宁自然是决然不会吝啬的。

不能补偿于他,自然卫宁便绝对不会亏待他的后人。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一十一章 狂生

在卫五退下去处理事务后,卫宁也缓缓踏出了门槛,身边只有十来名近卫,往日里寸影不离的典韦却是被卫宁赶走放了他一段悠闲的假期。

望了望天色还早,气候虽然还见冰凉寒冷,但天空中却有那么一轮暖洋洋的太阳,执着坚持着发散余热,希望能够早日赶走大地上寒冬不曾带走的痕迹。

“唔今日便不备车了,随我随意走动一下吧”卫宁紧了紧肩膀上的白色大氅,环顾身边的近卫,淡淡吩咐道。

“呃卫侯身份尊贵街上鱼龙混杂,若有个闪失”左右侍卫面面相觑,有些难色,为首者又见卫宁脸色不喜,慌忙又道,“若卫侯执意要散步出门,还请让小人多带人马跟随以防意外”

卫宁看了那侍卫队长一眼,叹了口气,这队长却是典韦卸下重任后千挑细选的,办事一板一眼,最后无奈道,“有你等在我身旁伺候便足够了,在安邑中,就算有突发之事,一时半刻也不回伤及我。”

“我就去郭府和典府上瞧瞧便回,不须如此紧张慎重”卫宁又见那侍卫队长要阻拦,当即摆了摆手道。

听得卫宁只是去郭嘉和典韦那串门,那卫队长皱了皱眉头,却还是默然点头恭敬的退到了卫宁身后。

倒是卫宁想到典韦,却又不由自主的想起前不久那场婚礼,嘴角挂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不久前,典韦那一场颇为“盛大”的婚礼,却硬生生成了一场闹剧。包括卫宁等河东文武目瞪口呆中,那新娘子身披彩霞嫁衣,竟是没有半点女儿出嫁的娇羞,纵马杀来,彪悍无比。仿佛一个抢婚的悍匪,趾高气昂。而那个原本长相凶神恶煞,五大三粗的新郎官。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一个可怜巴巴的小媳妇一般。

这一幕让人不敢想象地叛逆,也不知道在那一刻,石化了多少人。

新娘子不坐婚车,还纵马驰骋,如此张扬违背礼数,几乎惹得在场所有公卿纷纷指责。卫宁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赞赏这样一场别出心裁,还是与其余人一同怒斥滕英的独立特性。

不过。那在马背上英姿飒爽地红绸倩影。浑然不顾礼教儒法。倒真给卫宁留下了一道深刻地印象。

在这样一个时代。竟然能见识到这般异数。确实给卫宁带来了不小地惊喜。

自然还是卫宁最后压下了所有人地指责和弹劾。礼法之下。滕英地张扬和失礼。却是落人口实。丢给了卫宁好大一个难题。

最后。本来观礼地群官纷纷挥袖而去。仿佛在这里呆下去。都落了粗俗。除了少数与典韦生死之交地武官外。被滕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