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忠见了献帝这般模样,心中早已是失落无匹,从刚才的恭敬缓缓变得冷淡,甚至带着几分蔑视。是啊,何曾想过,高不可攀的天子,竟然是这般懦弱模样,那代表着无上的威严,竟然流落到如此悲惨落魄

“谢陛下”刘协的封赏,并不能挽回他失落的印象,黄忠只抱拳谢过,心中却闪过一丝悲哀地轻蔑。

蔡邕好生宽慰了献帝一番,而黄忠先前召来的行军医官也是满头大汗匆匆赶来。蔡邕推搪让医官先为皇帝诊视,后者只道刘协只是受惊过度,开了几味宁神药方,便叫军医营的人从后方辎重中取了药材煎熬。

卫宁制定的军医制度实际上不过是为了防范战后的瘟疫蔓延,以及行军打仗为士卒的修养生息做最妥善地调理,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将占领区的潜在威胁消灭在隐患之中。而这些善后工作看上去虽轻,但却有效地保证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能够延续下去,不会因为蛇虫鼠蚁又或是水土不净而形成大面积的战斗力不堪。

当然,当时的医术并不能成规模而有效地成为大军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对于解决一些主要人物地难题还是能恰到好处。

等处理好了献帝的身体状况,那军医这才为蔡邕好生把脉。知道眼前这个老儒生便是卫宁的岳父,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恨不得把后方辎重所有珍贵存药全部拿出来献上。

显然才杀散了王方追兵,这里并不应该多做停留,但黄忠一想到后方还有郭嘉后军紧随,也变稍微安心了,只让所有人兵甲不卸,严阵以待。

“将军这时追捕那群四散逃窜叛臣的兵马也一个个回到中营,将捆成粽子一般的叛臣就这般重重摔在地上,纷纷上前回令,“回将军令这些逆臣全数捉拿回来,敢问将军如何处置”

除去了初时便绝望投降的那批外,其余的也全部被捉拿归案。黄忠援救时便分明看得清楚,这群大臣围困蔡邕当中,绝非善茬。

一想到郭嘉在他临走前的叮嘱,黄忠沉吟了会当即一挥手,让众将将那群逆臣全部看放一起。

郭嘉看着手中地文告,不禁微微一笑,看着西南方向,双眼炯炯有神,“果然不愧是兄长多多赞赏地人物一举三得,便将我军拖入了这泥沼之中,贾诩这个名字,我记下了”

张济放弃咸阳,无异于引狼入室,但同样主人连着室也不要了,那么这狼的威胁,自然便该留给另外一个要收购房子地买主了更何况,咸阳门房大开,更逼迫河东不得不硬头面对这头猛虎,牵扯住了长安的乱局,无异为张济攻略宛城扫除了后方可能带来的威胁。

献帝在手,何尝不也是引诱卫宁深入长安的诱饵而送,与得,便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

郭嘉也不得不佩服,贾诩的算计。

而同时,贾诩的横空介入,使得本来做得布置全部打乱,而郭嘉也不得不临时改变原本的既定构想。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实上,蔡邕的信使早已到了渭南,而郭嘉迟迟未曾发兵,也不过是顺着贾诩的算计,而进行自己的计策而已。

奉天子以令不臣,献帝必然是要牢牢掌握在手中,但是如今汉室衰败,名存实亡,天下诸侯早是各自拥兵自重,而刘协这个皇帝,在董卓废立之时,便已经注定了他必然只能是以一个傀儡的身份苟活。

这个天下,能忠诚于汉室的,没有兵权。而有兵有地者,又有几人还有忠心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献帝在手边也如同一柄双刃剑,利则利矣,但如若不慎,必然重伤己身。而要彻底掌控住献帝在手,那么,那附带的流亡朝廷,断然是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道理。

能够支撑到现在的所谓朝中重臣,哪个不是天下门阀大家,屹立百年不倒的望族豪门。倘若一股脑的全部给救走河东,这便是甩不掉的身后尾巴。而汉朝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单单是昔日宦官,外戚专权,这些从中渔利的所谓大臣,大半尸位素餐,同样带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真正的忠良,有能力者,如朱隽,皇甫嵩,荀爽,卢植等人哪个还在朝中为官大部分忠肝义胆的仕宦在经过了董卓,李郭的暴政下,弃官的弃官,身死的身死,说得彻底,现在还能苟活的,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毫无半点用处,却偏偏身份不低的废物倘若随同献帝一并带走,便是为河东带来一批难以处理的毒瘤。

按照郭嘉与卫宁早前所计较,应当是使蔡邕撇去这般大臣,借其为饵,吸引李催郭汜的注意力追赶,而兀自与献帝乔装打扮北上。进一步。冯翊本在李催掌握之中,就算有那群废物能够成功逃入冯翊,也可诈使兵将将之一刀了解,推搪在冯翊溃兵身上。

贾诩的横插一脚,蔡邕的仁慈不忍,都将郭嘉与卫宁的计算打成一片散沙。

是以。当蔡邕信使到达渭南时,郭嘉压住兵马不出,正是为了算计这批现在地“叛臣”。能够看出这些人有限甚至没有的才能,自然也能看破他们人性的劣质,贾诩有意将这群毒瘤丢给河东,而堂而皇之,敲锣打鼓宣告天下。便好似给了河东天大好处一般,却反使得河东不可能再明目张胆动手。

看穿了贾诩的心思,郭嘉自然不能让他贾诩如愿以偿。

而这一等,便真正等出了郭嘉预谋料定的结果,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叛臣终于顾不得最后地脸面。反而群起而叛之,重新抱起郭汜李催的大腿起来。

还有什么比叛逆大罪,更好的借口

贾诩小小的阴谋,郭嘉也是轻描淡写,将他化解与无,更解得堂而皇之,光明正大即便昭告天下,这群叛贼也是死得理所当然,大快人心。而充当正义使者的河东兵马无形中更兼起了一层忠君为国的光环。

两个人。一个动动嘴皮,便将一道辣手难题丢给对方,而另外一个不过在城中悠闲品茗坐等半刻,便又轻松化解。

这个时代,名分,依旧还是重要,即便是暗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潜藏的规则,却也无法就这样随便跳出前台。正如同这一次地暗中较劲。始终图的是名分上的优势。

微微眯了眯眼睛。郭嘉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如今长安威乱。能寻得如此一个有趣对手实属不易,却不知道他跑到南阳,还有没有机会再交手呢

“传令加快行军”郭嘉淡淡的挥了挥手,当即一紧马鞭,青衫动荡,又快上几分。

“卫侯有令让将军速速渡河,务必击溃李催,攻取长安”却说渭水河畔,赵云眉头深锁来回踱步,只看北方一骑快马绝尘,慌忙紧张上前,终于听到这早已期盼的声音。

赵云当即跨上,军中早已经整顿完毕,而典韦搜集的渡船还在河畔赵云早派人将其牢牢看守。

“传我军令速速渡河目标长安”一声令下,四五匹令马飞奔而出,战鼓敲响,整个军营霎时沸腾开来。

整军备马,操刀握兵,很快便形成队列。

骑兵先随坐骑上船渡过黄河,赵云当仁不让,便是首批过去。两万兵马,三千骑士,剩余皆为步卒。与典韦五千兵马渡河一般,这三千骑士更显不济,才上船不到渭水中央,便吐得七荤八素,上了岸边,几乎更是面色土黄一片。

赵云无奈,心中暗恼,早知道便先渡河再等军令下达,此时此刻虽后悔万分,也不得不就地继续挺驻,让这群昏船地士卒好好休息。

既然要攻长安,便要兵贵神速,赵云出身北方,马战顶尖,实际上渡河时也颇为难受,随同大小诸将,修养了片刻半天,这才勉强恢复了战力。

经过这场耽搁,赵云心中更加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