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178

分节阅读 1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同样,箕关将河东,河内一分为二,随着文丑南下,一路将赵云奇袭夺取的冀州城池收复,河内的位子便显得颇为危险,隐隐有孤城之势。

正是如此,赵云收拢了大半部分军力,退缩在邺城与河内之间,卡住最后门缝。当断则断,赵云的做法却是让郭嘉等人也觉得颇为赞赏。

赵云能将河内,邺城守住,却是已经出了郭嘉的预料之外,原本的计较,却是能死守河内已经不错了,却还附带了一座冀州大城邺作为添头,自然让郭嘉喜笑颜开。

当然,赵云深入敌境,四面八方皆是虎视眈眈,加上身上担负守护卫宁家眷的重责,更是让他心力交瘁。

是以,黄忠镇守邺城,调度河内兵马,让他暂时退回河东,可做修养。

能完成这样一样重责,能松上一口大气,也让赵云颇为欣喜。确是如此说来,赵云身临险境,超额完成任务,使得他在卫宁军系中的地位陡然上升了一大步。

邺城城下,大战袁绍帐下赫赫有名的文丑,一枪重伤于他,这般武艺,便足够拥有一席之地,而名头更是响动天下。

一时间,诸侯也多惊颤,卫宁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有多了一员如此猛将

当然。现在的赵云却是不知道他的名头霎时间便传遍了整个河北,还渐渐向河南风靡。如今骑在马背上,更多的是对自己不负卫宁重托得反,而心中松弛。

遥遥在望,安邑的城墙显入眼中,赵云并不曾来过这里,但对河东的富庶还是多有耳闻。在并州,幽州多是坚城要塞,民生也并不多么繁荣。却是没见过这般广阔的城墙。

而看清城门口时,赵云却是吓了一条,原本地人潮汹涌并非他所想的士卒,却是人人衣冠楚楚,大多安邑豪门。更站在前处的,分明便是卫宁郭嘉。

一扬马鞭,夹紧马腹,赵云跃马奔走上前,神骏无匹,没多时,便到了城门之下。

众人只见是一名少年将军。手握寒铁银枪,胯下宝马早是河东人耳熟能详,纷纷让开道来。

但更多的人,却是没想到,在邺城下一枪击退凶威赫赫的文丑,竟然是如此年轻的一员武将,而那俊秀的面孔,也不似常人眼中的横肉蛮夫。

赵云不等马停,精良的马术能让他一步跳下,沉稳落地。早有宿卫将马缰接过。

赵云双眼炯炯有神。大步上前,猛然半跪着地,抱拳高声喝道,“末将不辱使命都督家眷,无半分损伤”

卫宁早已经激动得浑身微颤,慌忙上前,将赵云托起。结舌道。“赵赵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老小妻儿全仗将军神威,宁当感将军大义也”

赵云也缓缓站起身来,现在地卫宁哪还有平日里那点淡薄,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儿子,丈夫,父亲。

卫宁眼中,那辆朴素的马车却是如此珍贵,但同样却对那匹驽马多少有些埋怨,仿佛每一秒都那么漫长。

护送马车兵马不多,不过百人,既然赵云上前,卫宁也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便向前走去。

身后一干河东官吏也只能匆匆跟了上去。

两边人马,一起动作,却霎时有些壮观。

“停车罢一声苍迈的声音响起,车夫闻令当即勒停马车。

卫宁走到马车之前,双眼已经多少带着朦胧。

他却不知道,到底自己这般激动为何是为父母,是为妻儿,又或是为自己心里的避难港不曾有损地激动。

乱世中,每日里的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寄托啊。

“母亲母亲到家了么是父亲来了么”一声清脆而又显得胆怯的声音从马车里响起,卫宁听了终于忍不住清泪横流。

“娴儿”卫宁轻轻的呼唤了一声,却不敢擅自敲开车门,他之前的行为,不顾卫家,置自己父母于危难中,便是不孝。

听得卫宁的呼唤,一声脆叫带着无与伦比的惊喜响起,卫娴娇小地身影踉跄着走出马车,看清楚了外面密密麻麻的簇拥着一群人。卫娴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惧怕,小脸霎时一凝,又惶恐的将身子缩了进。

卫宁心里一痛,当初活泼的女儿,竟然会如此怯懦,也不知道受了多少磨难。

“娴儿,别怕,是父亲”卫宁手指轻轻带过眼角,又再低声唤了一下,那个娇小的身子这才探出一个头来,紧张的看着马车之外。

“父亲父亲娴儿好想你,母亲也每天都想你”看清了卫宁,小卫娴终于不躲藏了,一身飞扑便从马车上直接向卫宁怀中抱去。

年幼的身体,远比昔日清瘦了许多,那张粉嫩的小脸,也多少带着几许削弱。尤其那双本该灵动的大眼睛,现在却掺杂了几丝恐惧卫宁心中便如同一根一根的尖刺,钻营。将卫娴地脑袋涌入怀中,卫宁双眼已经再难控制,滴滴如雨,带着语无伦次,“娴儿别怕父亲回来了,再没人敢欺负娴儿了,再没人了”

卫娴享受地闭上眼睛,只觉得卫宁那颤抖的指尖,在她的小脑袋上划过,带着无与伦比的安全感。而往日里,那排骨横生的胸膛,也是从未有过的温暖。卫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鼻尖有些酸痒,不知不觉,大眼睛也滑过眼泪,低声抽泣起来,染湿了卫宁胸膛一片。

那双小手死死抓住卫宁衣襟不放,他也索性就这样直接将女儿搂入怀中。压下心中那点犹豫和愧疚,卫宁一咬牙齿,便摊开衣摆,抱着卫娴猛然跪倒在马车之前。

“孩儿不孝,使父亲,母亲受此劫难还望父亲,母亲恕罪”卫宁地头缓缓低下,声音带着颤抖地嘶哑。

旁观者众,不由得脸色一变,有些不知所措,纷纷别过脸去。

马车内终于有人坐立不住,却是卫母,不忍儿子长跪,也不理会身旁依旧面色阴沉的卫父,抢着站起身来,埋怨道,“既然宁儿已经知错,你又何苦这般”

卫父不语,卫母心中一恼,便欲下车,蔡琰,柳媛见了婆婆动作,看了看卫父,心中地激动,却也是促使她们慌忙扶上了卫母的臂弯,担忧的将她送下马车。

长辈在,蔡琰与柳媛也不敢自作主张,只能担忧的看着卫宁,却是卫母哪容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