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雁门大战一触即发,就在卫宁与鲜卑人打了不亦乐乎的时候,南方董卓终于不甘北方战局如此平淡。

四月,便是卫宁刚率大军增援雁门之时,董卓以徐荣为将,起兵五万,出冯翊,连夺去年杨奉拿下的万年,临晋,栗邑三县,重新收复失地。大军渡过黄河攻打河东向西的屏障蒲州甚急。

杨奉重伤未愈,本就是陈宫坐镇河东。惊闻董卓起兵犯境,当即急出兵三万拱卫蒲版一带,增援蒲州,借以抵挡防守河东,同时调令徐晃即刻南下回援安邑。

连同冯翊三县的失陷,不过区区大半个月的时日。杨奉在伤患未愈的情况下,当即惊怒交加吐血三口。

而在这个时候,杨奉明显已经乱了方寸。

远在雁门与步度根大战的卫宁,收到来自河东的一纸调令,脸色几乎铁青一片,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卫宁从这公文之中,明显看出了杨奉对局势的短见,甚至连陈宫也未曾将这民族大义放在眼前。

放弃雁门,甚至定襄两郡,以云中,朔方,上郡,五原兵马即刻南下,收缩防线于晋阳一带。

这明显,便是要将大半个并州,以整个河套,上百万百姓放弃,成为鲜卑人,甚至是南匈奴人肆意放牧的奴隶

即便在南匈奴隔三差五的四处劫掠州郡县城,终究因为这几郡在此,而不敢肆无忌惮,但倘若,抽调了这些边军回援并州,河东,那这些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将再没有了一丝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

杨奉,陈宫只看到了董卓从后背带来的威胁,却不理边疆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看来,只要能保住河东,南并州,牺牲掉这些低贱的百姓,又有何不可河东之地,是杨奉势力范围内唯一富庶的土地。放弃北并州与河套地,护住河东这个根本不失,在陈宫与杨奉看来,是完全值得的。

卫宁收到这纸调令,悲愤下,付诸一炬,据行军令。

外族入寇,国与家,孰轻孰重卫宁在这一刻,才恍然,他前世的父亲的心情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九道金牌急调令

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日,雁门添卫宁援军三万,城中守备力量已经足够挡下鲜卑大军的攻夺。但自卫宁领军到时,鲜卑人攻城的次数却显然少了许多。

或许是察觉到匈奴人的参战,又或许是云中拓跋部与乞伏部联军被卫宁击溃的消息传到了步度根的耳朵里,又或许是其他总总鲜卑人避实就虚,让卫宁泛起一丝无力的感觉。

久久站立在雁门城头,看着这一片嫩草复生的土地。鲜血涂抹在草叶之上,马蹄践踏的痕迹,甚至是折断的弓箭枪柄四散在城墙之下,残破的军旗,让雁门这座古城多了几许萧条壮烈。

卫宁已经在城墙上耸眉矗立两个时辰了,而半个月的时日,显然让他消瘦了许多。内忧外患最是能让人身心俱疲,更何况卫宁还多了一层家国之间的挣扎,河东这块土地,如今陷入了凉州军兵锋的威胁,而卫宁却终究不能挥军南下,放弃对雁门,朔方一线边疆的防守。

卫宁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无论是对鲜卑人,对董卓,对杨奉,甚至是对河东,对卫家,肩膀上的责任重大,几乎快要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鲜卑人的暂停攻势,卫宁觉得这未必是什么好兆头。其中的变数太多,最让他担忧的,不外乎,董卓军在鲜卑人大举入侵的事实之中,到底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而且,鲜卑人自现在还不肯退兵,是否后面还有大军增援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仅仅从那不多的几次战斗,漫天精准的箭雨。锋利地马刀,精湛的骑术,卫宁心情就每每一丝一丝的下滑。而当鲜卑人甚至取出云梯这样简陋的攻城器械,粗拙的模仿着汉人一般攻城,卫宁更是越发凝重。对雁门放弃了攻打。鲜卑人半个月来地注意力却放到了雁门下辖的数县,而接二连三的攻陷,显然展示了这些蛮子悍不畏死的决

现在摆在卫宁面前地便是如何寻找战机,一举将鲜卑人彻底击垮。在后顾之忧解除之后,才能放心南下救援河东。林雷

但显然,鲜卑人游走肆虐,并不给卫宁丝毫机会。尤其在雁门不过四千骑兵。仍是以步兵为主的守军对上鲜卑来去如风的骑兵的时候,这样地劣势却是无限的扩大开去。

倘若有足够的时间,卫宁根本不会将城外骑兵放在眼中,但在如今董卓东进威逼河东的时候,这才是最为危险的局势。当然,昔日北上的时候,卫宁也根本未料到,鲜卑竟然能两路出击以十万骑兵入寇。

卫宁只能焦急的祈祷。公孙瓒的三万骑兵能够尽快地投入战场之中。当然,前提,便是鲜卑人的偃旗息鼓,并不是针对公孙瓒的来援。

“公子该服药了”正在卫宁冥头苦思的时候,典韦引了一名军侍,笨拙的从那侍手中捧过药碗近到卫宁身边低声道。

“咳咳咳说吧,是否又有河东消息传来”卫宁握拳轻咳了几声,这才缓缓回过头来,眼睛看着典韦,多了几丝忧虑。半个月几乎将他的旧患重新拖了出来。自张仲景妙手之后,卫宁的咳嗽大不如从前那般猖獗,但就这短短时日,却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初那般无力的病态。

典韦眼眶微微一鼓,看着卫宁憔悴的脸色。不禁有些担忧。用手摸了摸怀中那卷河东加急的薄布,半晌却又迟迟难以拿出手来。

典韦毕竟还是一个敦厚老实地汉子。卫宁看着他那欲言又止的动作,不禁叹了口气,接过药碗泯了一口,本来已经麻木的味道却重新让他感觉到了浓浓的苦涩,“河东必然又严令我领军南下吧”

典韦垂下脑袋,不愿再看卫宁那苍白的脸色,低沉地声音却添了许多愤怒,“杨奉调令穆顺前往上郡,接替云中,上郡,朔方,五原四郡兵马而又令公子立刻率领雁门守军南下可恶杨奉这厮,分明便是欲夺公子兵权”卫宁一愣,手掌一抖,药碗锵然落地,老旧地瓷碗化成粉碎,黑色的药汤四溅飞射,染满了卫宁白色长袍地衣摆。

典韦惊呼一声,看着碎掉的瓷碗,却听卫宁张了张嘴唇,喃喃道,“这已经是第九道军令了第九道了杨奉的耐性想必也早就耗干了吧能忍到现在,也算不负我了”

“公子不如退兵吧且等击破了董卓,再挥军北上宰了这群鲜卑畜生”典韦吩咐那侍从赶紧下去再熬煮一碗汤药,沉默了半晌,声音带有几丝不甘嗡然道。

“退军咳咳”卫宁眼睛一暗,回头看着雁门城中,又望了望城外,嘴角泛起苦笑,“若我退兵,这雁门十万百姓,便尽收鲜卑鱼肉,而雁门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