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央权柄实则于我等不过区区鸡肋但便是这鸡肋。外表鲜明。看似肉味香浓,引人垂涎,但实际上却无多少可取之处何不大方弃之百年,我等追逐此物,却偏偏忘记我等优处,实在是不智,也是名之一字作樂我忠心为国的大臣。在与外戚,阉党之手,冤死者何其多党锢之祸,波及五属,几近动摇国本,这便是我等致力将目光放于朝堂之上地缘故。但朝堂之争,我等比圣上亲疏,非贤明勤政之帝。决然不比外戚。阉党受得信任,当今圣上唉”卫宁将到后面,倒有些唏嘘不已。封建社会的弊病便是这样,最高权利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倘若那个人贤明非凡,那必然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而倘若他走错一步,那也将带给国家深厚的灾难。

没有人制约的绝对权利,那实在是最为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等便该坐山观虎斗,外戚与阉党之争,不要在参与其中,无论哪方获胜,不过就是一个新的梁冀,又或一个越发骄横张让天下十三州,已有半数不稳,何不将心思放于地方,整顿这些不安因素,这也算是为国尽忠,同样,借此掌控州郡,无论朝堂之争如何,大不了以地方之势,威迫中央,这也是为我等培养保身立命之势的关键”

显然,卫宁地话,有些骇人听闻了,听他言下之意,那似乎有举地方兵政,清君侧之意。这该算是大逆不道地事了,若传出,定然会累及九族之祸语听到卫宁一席话说完,便是一直默然闭目地卫父眼皮也不住的抖动,这样的话,若父子相议,无妨,但有外人在,卫父神色不禁开始阴晴不定,微眯的眼角瞥过那杨氏子弟一眼,闪过一丝狠厉。

那杨氏儒生,最后一点从容也已经失去,脸上几乎有些泛白,瞠目结舌的看着卫宁。

“杨氏四世三公,名及天下。河东临近京畿,地属冲要,而民风彪悍,倘若京师有变,便可迅速变动有我卫家在此,宵小不可觊觎,我乃杨奉将军行军司马,自然该是尽我职责”卫宁不以为意,淡然一笑,既然能讲出这样的话来,也不怕他敢四下散播。

兰陵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少年封侯,光宗耀祖,说起来这是常人八辈子也弄不到的荣耀。但实际上,卫宁却在风口浪尖。现在朝中某些人意欲借自己这个浪头小船来开头,自己为何就不能借助某个大族来挡箭,拉上自己地船来

摆在他面前的几条路,没有一条可以说是稳妥。董卓假意兵败,阉党趁机让杨奉领军西征,而这一次,不知是杨奉的主意还是其他,显然就是想让卫宁跟随出征,谋划军事。对付黄巾那些不同谋略而战斗力低下的贼寇,卫宁或许还能轻松胜利,但这一次,不仅是面对凶悍的羌铁骑和狡诈的韩遂,还有自己阵营的董卓,李儒背后捅刀子,卫宁自认自己是绝对没有那个把握能够帮助杨奉赢下这个战争。

而如果是留在京师,作为地方士族的代表,帮助朝臣和宦官争斗。不提张让等人为祸多年,在洛阳作威作霸,擅杀大臣地事迹比比皆是,便是给他职位地上司,何进就是一个无勇无谋的屠夫,甚至和张让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倘若出事,那些世家大族绝对会毫不留情地将自己舍弃。

卫宁自然不想掺和进去,不如将自己性命小心掌握在手中,却有不能和此刻代表京官意志的杨氏违背,不如便将杨氏带上自己这条摇摇欲坠的小船

“河东靠近京畿,但近有黄巾余寇作樂,声势浩大,那贼首放言眼为逆贼张角复仇,甚至有南下京师的事态先生以为何人可以领军平定河东,拱卫京师”卫宁正了正身形,微微拜道。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授之话柄,以安其心

“混账本以为你历此许多大事,又到及冠之时,心智城府该长许多。我看你虽有谋略,看事透彻,却依旧不体半点人情你与那杨家人所言之事,岂是能够与外人所谈此等忤逆犯上之言,居然胆敢畅所欲言,莫非你自以为我卫家已经不惧天下莫非你自以为你那侯位,便敢大胆妄言”一盏铜樽,猛然摔在卫宁身前,颤抖翻滚,溅洒杯中之水,稀里哗啦的浸透地上软席。

卫父一脸愤红,胸口此起彼伏,带起颚下长须一扬一荡,双眼圆睁,死死盯着卫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父亲无须如此动怒”卫宁面对自家老父那汹涌澎湃的怒火,却毫不在意,依旧淡然赔礼道。

“不动怒你做这荒唐言论,叫我如何不怒罪大可及犯上作乱,胡言妄语,岂能由你来说若是与我谈也罢,若是与你心腹谈也罢,可此人不过初见面,你便如此大胆万一流传出去,必然给我卫家带来偌大劫难即便他不与人谈,那我卫家也算受制以人话柄,万事皆处于下头,荒谬,荒谬”卫父恨恨的敲打着案几,却觉得卫宁似有后话,虽然大声怒斥,但也微微平缓了下心头怒气。抬起眼皮,却看卫宁在那木然发呆,胸口勉强压下的怒气噌然又冒了出来。猛然一拍案几,大声喝道,“说你到底为何如此大胆妄言”

卫宁静静地坐在那听完自家老父大发雷霆,双眼轱辘,左右乱飘,只是左耳进右耳出,神游物外,没进只字片语。蓦然间只听一声木板嘎吱欲裂的声音。回过神来。才发觉他老爹已经满脸涨红。

“咳咳父亲息怒。息怒”卫宁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讪讪赔笑道,“孩儿如此,定是胸有成竹了。何况就算孩儿鲁莽,不是还有父亲您吗如果孩儿没有猜错,倘若父亲决意,那杨氏子弟也定然无法安全回归洛阳才对”

“哼”见卫宁讨好的模样。卫父冷峻的脸只微微一哼,只瞪着他也不回话。

卫宁耸了耸肩,这才慢慢严肃道,“父亲适才我与那杨氏子弟所说的,却实则也是对您进言杨氏如今死抱朝堂中央不放,而父亲的心愿也偏偏是再度让卫家跻身朝堂,这本是雄心壮志,但在此时此刻。却不见得是为我卫家好”

“光武中兴。外戚历来由,马,邓。窦,梁四家把持。如今马氏势微,当初梁氏受三族齐齐打压,后来梁冀独霸朝纲,几乎灭掉马氏。其余两族也削弱不已,否则,大将军窦武也不会那么容易被阉党铲除。但梁冀为祸,整个梁家几乎被屠戮干净,外戚四族,已崩其二,余者也不过芶延残喘。何进者,区区杀猪贩肉之辈,虽因其妹当得大位,却少根基,加上其人出身卑贱,无论眼光,才干,皆是难有作为我闻太子辩不比王美人所生王子协而受宠,圣上沉迷女色,身体掏空,必然不能长久在位。太子年幼,且母系贫乏,王子协之母,乃是大族王氏出身,这便是地位不稳。何进虽得朝中世族拥护,不过借他之名以对抗阉党而已。其人胆小,而无远见,他日帝崩,何进不是与阉党联手护住太子之位,便是起禁军图灭宦官。我卫家在朝中无甚根基,若趟了进去,反倒弄的衣襟尽湿”

“既然阉党势大,中央有圣上昏聩,烂至此,前有黄巾为祸,丧尽天下国本,现有羌之乱,几近倾厦天下必将大乱乱天下者,必何进也非是何进有谋,有略,有野心,正是此人一无所有,才是动乱伊始地方为乱,不服中央,何进无半点根基,如何能号令天下,如何能保新帝帝位稳妥到时国将不国,帝将不帝,朝堂非朝堂,这权柄徒要又有何用我大胆妄言,敢将此把柄受之与杨氏,正是以安杨氏之心,也正是提点杨氏之意借天下为乱之时,以杨氏为屏障,为我卫家遮风挡雨,等他日天下大乱,军阀横行,我卫家不必仰杨氏鼻息,便是这句空话,他杨氏敢奈我何”卫宁缓缓站起身来,一时间眉飞色舞,语气越发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