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飞云诀 > 分节阅读 350

分节阅读 3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云霄判断得倒是不错,谢恩之后云霄和徐达被留下赐宴,柳飞儿、叶影还有谢翠娥被马秀英召去赐宴。席间一开始倒也天南地北吹了一通,沉寂下来之后,朱元璋才低声问道:“老四,各地大军已经开始集结,北边的事儿,你打算要多久”

吃饭的时候,徐达不像云霄那样放得开,夹菜、咀嚼每一个动作都很小心,听到朱元璋这么问起,连忙放下筷子起身道:“臣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时间灭元。”

朱元璋笑笑道:“都是亲家了,别那么拘束,坐下说话你说得好,这一次咱们是灭元,不是击胡,攻城略地之后咱们要在拿下的地方设立军卫,最好能掳获鞑子皇室,押到应天献俘”

有难度,可也不是做不到。徐达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道:“可以打,不过高丽局势不明朗,是不是要留下一些部队监视鸭绿江沿岸”

朱元璋笑了起来,不问云霄,转而问朱棣道:“棣儿,你的看法如何你的封地就在北平,将来那片地方的军镇也都归你管,你倒是说说看。”

朱棣想了想,朗声道:“辽东一带不须留守,咱们可以倾巢而出,直捣黄龙。”

“哦”朱元璋看到云霄已经微笑起来,反而来了兴致,问道,“为什么不用大军留守”

朱棣回答道:“铁岭卫一战,高丽人得知父皇已经降伏了辽东蒙古之后,已经彻底胆寒,以他们目下的兵马自保有余可是进取不足;金山扩阔,其人虽然骁勇多谋,可惜辽东雪灾之后尚未恢复元气,纵然有一战之力,也不过取辽东草原而已,待我大明王师西征东返之后,扩阔就会因为战线过长而陷于覆灭的境地。扩阔乃是当世名将,他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故而他也不会动。故而,西征之事,只消留下五六千机动兵力用于维持地方,其余皆可从军。”

听了朱棣的回答,朱元璋捻须笑道:“太子擅谋政,皇子擅谋兵,兄弟和睦,朝野大幸”笑了一阵,转而问道:“那扫平鞑虏之后呢”

霄心里一紧,眼睛的余光看向徐达,看到徐达也流露出颇为紧张的神色。可是朱棣却镇定异常,朗声道:“扫灭鞑虏并不代表天下从此太平。自先秦两汉至于两宋,历代王朝无不深受鞑虏祸害,今日扫灭,鞑虏可能西迁,休养百多年后鞑虏必定卷土重来。儿臣以为,最上者,莫过于缓步推进,每略一地,则先安置军屯,数十年后,则迁徙无地百姓于其上,则百年之后草原皆为我大明国土。”

朱元璋顿了顿,含笑朝云霄道:“老五,早就听锦衣卫说你私下根据几个皇子的封地来调教他们,看来效果不错嘛”

云霄赧然道:“皇子们封地各异,地形、民生、赋税、军力相差极大,李师傅几个为稳固皇权计,只教皇子们诗词歌赋,长此以往,恐怕战火一起,亲王失陷,白地丢了大哥的脸面。”

朱元璋呵呵笑道:“我没怪你的意思,兄弟们一路走到今天,当真不容易。老四拘谨,只有你在我面前还算和当初一样。说实话,我也寂寞啊你们看看,在你们面前我都不称朕了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咱们兄弟能够和以前一样”

云霄和徐达齐齐道:“明白。”

朱元璋表情不变,微笑道:“实际上,老四的想法跟我一样。这话也就是咱们在这里说说,都别往心里去咱们大明从义军起家,到现在这个地步,若是我还没这个眼力也算白活了可老子的皇子多啊,棣儿又是庶出,只能给他个藩王,可老子知道老五你的能耐,调教出来的人断然不会差了;要不然,老子也不会把这些个孩子放到边镇去老子也知道,自从孟子移庙之后,不少读书人私下里都说老子是个暴发户,可老子心里想的却跟他们不一样哪”

云霄谨慎道:“大哥,这些,不用再说了吧”

朱元璋因为多喝了两杯,情绪反而高涨起来:“不不老五啊,我就在这儿跟你交个底。我既然是开国之君,百年之后自然免不了一个太祖的庙号,可我这个当太祖的也要有个太祖的样子标儿性子柔,我正是看上了这一点才会给这些孩子清君侧的权力文臣们都说这道命令会举国大乱,我却不这么想。一来,实力最强的几个藩王都是在边镇,他们要花大力气跟鞑子对耗,二来,标儿跟他们几个私交极好好吧,纵然这个不算理由,那么第三,藩王们的封地看似不错,实际上早就跟刘邦分封的时候大不相同,咱们大明的藩王再强,封地、兵马加起来也顶不上皇帝的什一,他们就算要反,能反到什么地方去”

第五百二十八章 朱棣决心

一席话,说得云霄和徐达冷汗涟涟,两个人举着酒杯,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元璋借着酒兴说道兴头上,也不管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直接拍拍胸脯道:“标儿的子嗣老子不敢说,可是标儿老子敢打保票,以他的性子,兄弟和睦断然不成问题,几个藩王的性子我也知道,他们也断然不会对标儿做出什么不弟不臣的事情来何况他们手上的实力也不够,所有藩王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将来真有什么事儿,标儿的勤王兵马不会少于百万,所有藩王加起来也没这么多除非嘿嘿,标儿听信佞臣的话,做出了什么不妥的事情来,让天下州县全都站到藩王的一边”

云霄和徐达都没有开口,他们当然知道大哥这个想法是多么美好,也知道这个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这正如用朱元璋亲自拍板的大明军制一样,落实到云霄自己身上的时候,虽然不可以招兵买马,可是养多少家丁却没人过问,纵然家丁不可以装备长矛弓箭这些制式兵器,并不代表家丁就一点儿战斗力都没有,云霄的家丁训练的时候都是用长棍代替长矛,猎弓代替制式弓箭,可一旦上了战场,难道这些家丁列装了新武器之后就不会用了未必吧

看见云霄和徐达没有搭话,朱棣昂然道:“棣儿自当永远追随太子皇兄”

朱元璋含笑点点头,额角已经在美酒的作用下,渗出了汗珠,拍拍朱棣的肩膀道:“皇子里面,老子就最看好你了去了北平,给老子做出一番事业出来,有朝一日,也好风风光光地接受你舅舅的朝拜”

云霄顿时一脑门汗:“大哥,高丽的事,自从李成桂废了高丽王另立新君之后,还没下文呢”说归这么说,李成桂在高丽闹出那么大动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若是说朱元璋对高丽局势的关注次于对元廷的关注的话,那么云霄早就已经不把元廷放在眼中,而是将绝大多数情报力量都投入到了高丽,现在,单是高丽一线的消息,他知道得比朱元璋还要早。

如今的高丽局势绝对不是废立这么简单,云霄不过是装傻充愣罢了。自从李成桂废黜了高丽国王辛隅之后便另立了新君,并且在国内大肆开始清洗亲元势力。作为名义上的宗主国,朱元璋虽然对李成桂的做法大为赞赏,可还是不得不表明一下天朝上国的态度。于是下诏说,大明与高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明皇帝对高丽进犯大明领土铁岭卫表示最强烈抗议并且授权边关军队进行有限度的反击;同时,大明皇帝对高丽国内发生的变乱表示最严重关注,呼吁变乱双方保持克制,严禁使用投石车、回回炮之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和平方式解决变乱双方的分歧;另外,大明皇坚持一个高丽的立场,坚持当今天下有且只有一个高丽,大明军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入高丽干涉高丽内政,高丽的未来应该由高丽人民自己选择,大明皇帝尊重高丽人民的意愿,等等。

可是这封可以当作国书的诏书还没有送到高丽国王的手中,高丽国王就已经被废黜,而当这封诏书到达高丽的时候,高丽亲元派顿时一片哀号,辽东落到大明手中之后,他们与元廷的联系早就断了,这个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大明皇帝能够以一封诏书力挽狂澜,希望大明皇帝不计前嫌,可以下诏放过他们一马,可惜他们太高估了朱元璋和云霄的心胸,包括徐达在内,所有的大明臣子意见空前地统一:高丽人自己搞清洗就搞吧,搞完了清洗再坐回谈判桌继续谈,大不了你们全国上下都死绝了,咱们大明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填千儿八百万的百姓过去开发高丽,到时候高丽直接改成大明高丽行省就可以了,或者沿用秦汉旧名,叫东莱、带方也不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