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飞云诀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行,咱们就封将军,以往不是有杂号将军这个说法么咱们也封将军去再者,兄弟们也有有了家室、子女,咱们也有了子女,虽然还小,不过功劳大一些的不妨就给孩子们定下亲事,何况你们朱家又不是你一个,你不也有兄弟子侄么将来你若真成了大事,这些朱家子弟也少不得封个郡王,兄弟们都明白的。跟兄弟们结个亲家,总比那些封赏来得实在。”

“成”朱元璋一拍桌子道,“这种事儿就算现在不考虑,将来也要做,提前一点儿也没什么。年底的时候咱们就把这事儿提一提。”

“还有一件事儿,昨儿派到老四府上的大夫回来说,老太太又不行了,老六说这次老四杀的人太多,又犯冲了,”马秀英苦恼道,“老五已经过继了两个丫头,这会儿去哪儿再寻一个丫头来”

“有”朱元璋笑道,“还跟咱俩有关系。”

马秀英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

朱元璋道:“你还记得香儿么她父母被鞑子的细作扣押灭了口,可还有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姐姐,前番大战,应天内乱的时候,一家都被乱兵给祸害了,正好那时候赶上生产,自己都挨了一刀,还硬是撑到把孩子生下来才断了气。这孩子比老五的二丫头大几个七八个时辰,我知道你是个念旧情的人,就让人把那孩子抱养了过去,若是老四来求,给给他好了,也不枉香儿和咱们主仆一场。”马秀英点头同意,两人便在灯下商议封赏事宜。

与所有人大战之后的平静相比,云霄就忙得不成样子了。

云字营募兵的告示刚刚一发出去,云字营空落落的营盘前就立刻人山人海,甚至还有早就得到消息的江湖人从河北山东赶了过来。热闹的场面让应天其他将领嫉妒得眼睛都快发红。

大战之后,朱元璋立即下了扩军令,各营在大战中也减员不少,到处都缺人;胡大海奇袭广信府得手,连番来文书催援兵守城;水师趁胜追击收复了太平、采石,而且进占了洪都,再加上俘获了不少大船,缺人缺得更厉害。以往是一将难求,不过飞字营长久以来的人才储备起了巨大作用,各营将领自己跑到飞字营,如同相亲一般,看上对眼的打个招呼直接带走,中低级将官倒也不缺,文官谋士也够用,问题是,现在的应天已经发展到一兵难求的地步。

其他将领募兵的竹棚门可罗雀,可云字营的竹棚都快被挤爆了。各营将领们从飞字营大把大把地拉走了不少人才,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从云字营拉兵丁走人。看着眼睛发红的同僚,云霄只好硬着头皮找朱元璋商议,整整商议了半天才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所有大营的募兵竹棚全都撤了,只留下云字营的,凡是来应征的云字营照单全收,整编之后以百人为单位,让各营将领过来挑选,补满全额为止,剩下的才是云字营。

听到这个消息让所有将领都乐得抓耳挠腮,脸老皮厚地朝云霄说一句:“辛苦,改日请刘兄弟喝酒”然后躲到一边吃涮锅去了。

这下就苦了云霄,只得动用飞字营的商号势力,在全国各地募集人手。本来云霄也不寄多大的希望:虽然范围够广,但是一路关山险隘,最终能成行的估计不会很多。

天晓得云霄这个家伙碰上了什么狗屎运,消息传出去,最先响应的居然是河北绿林。眼下中原乱战十室九空,这些绿林好汉们别说打家劫舍,往往跑出去几百里都找不到一个“富”来济自己的“贫”。道儿上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谢青山和白海石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周济到所有的绿林同道。应天募兵的消息传到河北,谢青山和白海石当即拍板,从自己开始,把绿林里富余的人手都转到应天军中去。反正刘云霄的厉害整个河北绿林都是知道的,跟着他混,肯定不吃亏

河北绿林行动起来之后,比河北日子更难的其他几个省也主动和飞字营联系上了,紧接着就是山东、河南来人,随后山西的人也来了,最让云霄哭笑不得的是,就连关中、甘凉一带吃不上饭的百姓,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消息,以为应天有米粮派发,居然拖家带口地也来了。

最太平的川中没什么动静,可是湖广却被云霄的缺德主意害惨了。本来湖广一带的粮食就被云霄指使飞字营收了个精光,陈友谅一败,粮价飞涨,治下的百姓眼见日子过不下去,立刻拖儿带女朝应天赶,甚至还有吃不上饭的非陈友谅嫡系兵卒成建制地带着兵器过来投降,足足让应天周围的州县好一阵紧张。

天下所有的州县都把目光投向了应天:水陆商路一应俱全,海路畅通,物价低廉,赋税极低,有粮吃,有钱拿,有名将,老打胜仗。寻常百姓,但凡觉得日子快过不下去的,都带着家眷朝应天前进。

到了年关的时候一清点,算上正在路上的和全家老小的,足足有三百万之众。议事厅里朱元璋捧着云霄递上的条陈,手都在发抖:三百万人啊一人一天一斤粮,一天就要消耗三百万斤的粮食,足足两万石一天两万石,到明年秋收之前,能活活把人吃穷还没算上安置需要的石料、木料,春耕配发的农具、耕牛,越冬需要的棉衣,烧饭取暖用的柴火、薪炭

除了掌管应天府库、财税的几个人脸色发白,其他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武将们最乐:兵员问题彻底解决,三百万,就算精挑细选,少说也能募集几十万精兵。

文官儿们也跟着乐:明公大义,百姓赢粮影从,这是大吉之像啊这些百姓虽然没有“赢粮”,但毕竟“影从”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帝王之资,盛世之资登高一呼,应者以百万计,说起来荣耀啊当下七嘴八舌地凑到朱元璋跟前,摆出笑脸讨论朱元璋祖上跟炎黄二帝,尧舜禹汤之间是否有亲戚关系。

不过就算真被这些文官儿们考证出什么结论出来朱元璋也没这个兴趣听,他更关心的是应天大库里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等文官儿们罗嗦完毕之后,便直接询问云霄。

云霄不假思索地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步甄选,挑选出精兵充实到各部,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裁汰一些老弱去屯田,把应天兵马的战力提升一个档次;第二步安置,几次大战下来州县荒芜的田地不少,正好可以安置一些拖家带口的百姓,开过春立刻发给种子农具,来年免一年税,随后三年三十税一;第三步调粮,根据各地安置的具体数目就近从飞记商号调集粮食,安置的百姓和粮食全部由水军运送,一来有了护送的力量也节省运送的成本,二来可以让新募的水军熟悉操船,沿途还可以编练水战阵法,展示军力,让前来投奔的百姓可以安心耕种;第四步屯田,裁汰下来的老弱和落选的青壮派发出去屯田,闲时操练,将来还有大战减员时可以直接调来补充。”

又开一卷了,求票啊求收藏

第二百一十六章 熟人刺客

“照准”朱元璋大手一挥,下定决心道。

云霄也不都说,连忙拉着李善长、胡惟庸、刘基到偏厅商议细节去了。留下一群喜孜孜的文武在大厅陪着朱元璋乐呵。

从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应天的百姓对飞字营和云字营最大的印象就是整个大营没有操练的呼喊声,反而传来一阵接一阵拨拉算盘珠的声音震天响。

一直到除夕,这次大胜的余波总算渐渐消散,整编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对于整个天下看来,朱元璋的地盘与过去相比,不过就多了一个广信府,可对于应天来说,这过去的一年里,变化可以说得上是天翻地覆的。

朱元璋和马秀英一直在张罗孩子们定亲的事,可兄弟们却一点都不热心,不因为别的,犯不着这么着急。心直口快的徐达直接向朱元璋两口子吐露了实情:既然大家注定不能跟未来的太子搭上关系,那么何必着急不如等朱元璋的儿女们长大成人,好歹也能让自家兄弟优先挑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