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化龙道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弧度前所未有的大,让人一看就十分担心防护会告破。

同时,一位将领跑进来大叫道:“不好了,敌人发动了全面进攻”

“这么快”

阴丽华失声叫道:“飞剑传书没那么快啊,难道王莽等人也开发出了瞬息就至的法术”

起身走了出去,入目的就是潮水一般涌将过来的人潮,前后左右都是,无一处缝隙。

五罗轻烟虽然厉害,却也有点招架不住这全方位,无休无止的饱和攻击,有告破的迹象。阴丽华那里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手捏法诀,加持法宝的威力,抵消攻击力,大喝道:

“没办法了,我们只能各自遁走,各安天命了”

“还想走,先闯过我这关”

张敬霸道之极的声音就在上方炸响,阴丽华抬头看去,就见头尾绞缠似剪刀一般的神龙霹雳下来,中间还可隐约看见一个人影,正是身剑合一之术

阴丽华身边就有一个剑修,晓得厉害,却没慌了神智,正要施法应对,作为她忠实跟班的邓奉却已经按捺不住,暴喝一声:“大师姐小心”

同样身剑合一,附身在宝剑之中冲将上去。

“来得好”

张敬在长安城大局已定的时候,就知道阴丽华等人要逃,立即发动攻击,没想到果然猜中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眼下胜利是理所当然的,就看能不能留下阴丽华,邓奉,翟义等人,竟个全功

张敬附身闪电剑中,真仿佛闪电一般从上至下,势不可挡,邓奉却也不差,好像一轮急速升起的明月,两下里撞击在一起,轰

张敬被巨大无比的力量掀飞,足足有两三百米,却很快控制住,再次御剑劈将下去。

邓奉则更惨,如断线的风筝一头栽了下去,在地面上砸出老大一个人形大坑,勉强爬了出来,已然是七孔流血,伤得十分严重,不关心自己,反倒对阴丽华道:

“大师姐你快走,我挡住他”

阴丽华二话不说,运起五罗轻烟的威力把张敬往外面挡上一挡,乘隙就把法宝收了,只裹住她和邓奉两人,化道轻烟朝着远方遁走,不忘提醒:

“翟义大人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翟义满脸苦笑,看着五罗轻烟的结界消失之后,失去阻拦后如狼似虎一般扑进来的官军,那里还逃得走不如就此战死,也博个生前身后名

杀杀杀

是役,柱天大将军翟义死于乱刀之中,先锋将军陈丰也未能幸免,被翟义拥立为天子的刘信被活捉,羁押到长安,于闹市中斩杀

军师陈庆则不知所终,阴丽华和邓奉则重创逃脱,让张敬不是很高兴,尤其是知道长安城之战,以少对多,胜得干脆利索,一个主脑也没有逃脱,心情就更是差劲。

好在十万气势汹汹的大军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一个偌大的威胁算是解决了,立即让人给长安城中发捷报。

天下遂又归于平静。

这时,却又有一道符命出现了。

这回出现的不在是郡县地方,而是供奉历代汉帝的太庙。而且那符命也非同小可,是以汉高祖刘邦的名义,传位给王莽,符命全名为地“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

策书开头写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应当遵照天意行事。”

而且这赤帝,还好心的给黄帝准备好了辅政大臣,连每个人该干什么,该当何官职,甚至连爵位都写好了。

张敬为立国将军,更新公。

王舜为太师,安新公。

孔光为太傅,就新公。

刘秀为国师,嘉新公。

哀章为国将,美新公。

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

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

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

王兴为卫将军,奉新公。

廉丹为更始将军,成新公。

孔休为前将军,崇新公。

王莽是和心腹大臣们一起观看的,看完之后,全都无语。

有人反应的快,干脆就此劝进。

“请摄皇帝顺从天命民心,建立新朝”

“请摄皇帝顺从天命民心,建立新朝”

“且慢”

王莽心中疑惑重重,总觉得这个符命不简单:“这道符命上安排的新朝大臣人选,朕大多熟悉,只是哀章是谁有何德何能为国将,美新公”

第十五回新朝

“这些可以先不管,摄皇帝陛下,这符命建立新朝的意思却一定得照办下去。虽然仓促了点,但也是到时候了。”

王舜,孔光,刘秀,甄邯,王寻,王邑,廉丹,孔休一齐跪下,同声说道,态度十分坚决。

王莽沉默了一下,说道:“好吧,就如你们所说,三天后建立新朝”

众人大喜,起身商量了一下各人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忙碌起建国大业。

光明宫中,王政君已经得到王莽即将代汉自立的意思,真是愤怒难平,怒发冲冠之际,宫人来报,太保王舜和立国将军求见。

“他还敢来见我让他滚进来”

王政君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们来是为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乃是当年汉高祖刘邦从秦末代君王子婴手中得来,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由皇帝亲御,镇压天下气运,世代相传,称为汉传国玺,怎么可能轻易给人

一见到王舜进来,还没等他施礼,王政君就怒冲冲地破口大骂:“你们承蒙汉家浩荡皇恩,世代享受富贵荣华,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趁托孤寄重之机,谋篡汉家江山社稷,丝毫不念及恩义二字。人到了这个份上,连猪狗都不会多看一眼,天下哪有像你们这样的王莽自以为上承天命,做了新朝皇帝,既然已改变了汉家正朔服制,那么就应该自己另制国玺,传之万世,何必索取我汉家的亡国之玺,难道不怕是不祥之物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